刚写的一篇博文,写完马上同步贴到论坛,希望各位
摄影指正!
wAF>C[ <\ ==================================================
j<"0ym)A 一张图片主要是由两种要素构成:明暗和色彩。明暗控制
照片的光影、锐度、立体感等,人的眼睛对明暗关系的敏感程度要远远高于色彩,所以,当一张照片的失焦的时候,普通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但如果色彩(如色温)失准,则需要一定经验的人才能察觉到。正因为如此,在图像压缩的JPG算法中,色彩空间的压缩要远高于明暗关系的压缩。同时,在镜头生产上,现代镜头的厂家更注重镜头的解析度,所以一般的自动狗头在锐度上往往表现不差,但是论及色彩,就算是所谓的大牛镜,也要逊于高龄的手动镜头。而手动镜头中,唯德系镜头马首是瞻,相信这点是没有什么疑议的。
(J\D"4q *yiJw\DRN 在各种色彩中,蓝色主控冷色调,可以说是展现或者控制照片
风格的重要色素。老镜头出来的照片,其暗部往往带有迷人的蓝调,使得照片整体十分有味道。就像上面那张图,由东蔡的Carl Zeiss Jena 24/2.8 MC拍摄,经过绘画风格处理,尽量减弱明暗关系,使整个画面失去立体感,真正变成一幅在二维平面上的画;再加重色彩,水里出现的暗蓝调十分迷人。
sN5x\9U H1s{JJAM>i 西德卡尔蔡司(康泰时)的镜头捕捉的色彩是非常真实的,这种真实度可以说是以不变应万变,返璞归真。下图为康泰时Carl Zeiss Sonnar 135/2.8 T*拍摄,拍摄于巴塞罗那海岸,在极少
后期处理的条件下,蓝色十分接近真实,而且捕捉到了不同蓝色之间的过度。
[<1i[\^ y!blp>V6 N95"dNZE 色彩是可以作后期调整的,但不代表镜头的色彩性不重要。下面这张是有索尼a7m2套头FE 28-70/3.5-5.6拍摄的,拍摄于那不勒斯海岸。此头锐度很好,色彩确实一般,但经过精心的后期仍然能获得如康泰时135/2.8一样的色彩。但是关于这支套头的出片,有三点需要注意:1.
对蓝色的变化捕捉得不好,整个海洋完全是一个颜色。2. 整个画面
色彩很“硬”,即所谓的通透性较差,波浪中的黑色过强;3. 这张
后期处理所消耗的时间是康泰时那张的5倍以上。关于第二点,我在后期时已经专门注意处理过了,但是还是不如康泰时那张柔和
自然。这种过硬的风格经常出现在现代自动套头上,因为这种风格可以是照片更浓郁抢眼,以弥补色彩本身的不足,但是这种风格在拍摄
人像时,效果会很差。关于第三点,看似不重要,其实不然。后期并不是人人都愿意作,同时,直出片对于摄影师在现场灵感的启发非常重要!下面这张的后期还是参照上面康泰时的片子来做的。
dK|MQ < n!ea)+^ '=\]4?S 与西德蔡司不同,东德蔡司(即Carl Zeiss Jena,俗称冬菜)也有不俗的质量,其很多老镜头给出的蓝色是非沉郁,有一种历史感和沉淀感。下面这张是由Carl Zeiss Jena 24/2.8 MC拍摄,摄于那不勒斯海岸(从这里可以看出那不勒斯海洋的蓝色确实是有变化的!)。由于是广角镜头,色彩固然比不上135mm焦段的人像镜,但是蓝
调色彩的柔和性,以及对色彩变化的捕捉能力,仍然是非常棒的,有种碧石一样的质感。需要强调的是,本片也几乎没有怎么后期。这种蓝色经常出现在东蔡的广角镜头,以及50/2.8等早期的镜头中。
tN3Xn] AY[7yPP jdXkU 这支广角镜头在拍摄天空时,也会有类似的蓝调,下面这张拍摄于巴塞罗那Tibidabo山,当时天空仅有如图一样的少量云朵,由于是正午,阳光实际上十分强烈,在这种条件下,色彩很容易被阳光曝成惨白色。
:*0k:h6g <!5N=- k3sP,opacX 下面这张是由Carl Zeiss Jena Biometal 120/2.8,摄于巴塞罗那海岸。这是一支P6口的中画幅镜头,既然相机都是中画幅了,没理由镜头会是狗头。这支镜头的蓝调色彩很鲜亮,不过如果和广角对比,上面那支同样是牛头的东蔡24/2.8确实吃了焦段的亏。和康泰时135/2.8相比,这支120/2.8的风格大不相同,具体哪儿不同,还真是不好描述,大家看图吧。
E 7;KG^
:}+U?8/"7 y{!`4CxF 下面这张仍是由康泰时135/2.8拍摄,同样是摄于巴塞罗那海岸,但是拍摄的时间不一样,摄于傍晚,此时正是摄影的黄金时间,由于夕阳的光线十分温暖柔和,照片在蓝绿色中带着一种温暖的黄,真实的场景亦是如此,此片也几乎没怎么后期过。
UF,T 9oKRu6]D- w{I60|C]* 说道这里,不得不赞一下德系镜头潘泰康Pentacon 200/4 MC这支镜头。下面这张图同样摄于巴塞罗那海岸,同样摄于傍晚,除了海的蓝色带有一点点东蔡的味道外,其在绝大部分场景下的色彩素质几乎赶上了那支康泰时135/2.8,称潘泰康是德系镜头的性价比之王,一点都不为过,十分建议初尝德味的摄友们从潘泰康开始尝试,反正如此性价比,保值是完全没问题的了(是否会升值,谁又知道呢?)。
HR['y9U qf4|!UR{
BL]!j#''KE
总结一下: p KKn 德系镜头在蓝色上,可以说是各有特点。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取自己喜欢的,才是最好的。此外,虽然色彩可以后期,但是毕竟后期出来的东西不是很自然,时间与精力成本又很大。同时,在拍摄过程中,能在现场直接体会到色彩的魅力,也是获得拍摄灵感的重要来源,所以镜头的色彩素质绝不能忽视。最后,无论是拍摄时的灵感也好,后期的灵感也好,这些都依赖于摄影者对色彩的理解,故
多看、多想、多试,培养大脑对色彩的敏感度和想象力,比器材来得重要的多。
[9[tn- (注:楼主尝试的蔡司镜头有限,水平也有限,故不能给出最全面客观的论述,故仅在已知范围内给出观点,仅供摄友们参考;拍摄相机为索尼a7或a7m2)
5\:#-IYJ ==============================================
_~HGMC) 欢迎访问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5146238141 yw#P<8{/[ 部分闲置镜头在蜂鸟二手转让:
http://2.fengniao.com/price/def-1_1.html?u=ranshiju Sn7.KYS [ 此帖被ranshiju在2016-08-30 04:1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