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风光摄影创作所需的基本技术、理论知识、实拍经验和后期技法进行了由浅入深的介绍,并将大量的摄影知识总结为320 个知识技巧,通过总结和量化,可以极大地方便读者的学习。
BN*:*cmUl K0w}l" )A 第1~111个知识技巧为基本技术讲解部分,包括相机、镜头与附件等硬件知识,还包括曝光、影调、对焦以及虚实、动静与画质和色彩等技术知识;第112~162个知识技巧讲解了摄影创作相关的基础理论;第163~274 个知识技巧介绍了风光摄影实拍经验;
x`E<]z*w} 第275~320个知识技巧介绍了风光摄影必备的四大后期技法。虽然本书介绍后期处理的内容不算太多,但涵盖了
风光摄影后期处理必备的二次构图、影调重塑、色调调整和画质优化等重点技法,并且内容讲解侧重于原理分析加实战训练,以帮助读者在学习时能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举一反三,快速掌握风光摄影后期处理的精要。
mTe3%( LD `gSMb
UgF 本书内容全面、图文并茂,由浅入深地展开讲解,适合风光摄影爱好者、风光摄影从业人员阅读和参考
APu$t$dmm Jg#0g
eU
i(~DhXz*T TV`1&ta t6Iy5)=zY 第1章 摄影系统:相机、镜头与附件 SZGR9/*^ 001 像素决定了什么
Q/o,2R 002 镜头解像力决定了什么
Yxq!7J 003 相机画幅:底大一级“压死人”
9NTNulD>P 004 单反相机与无反相机的具体区别
ni;)6,i 005 入门型相机
=3-=p&* 006 高端入门型相机
@$
7 GrT 007 专业型相机
UPtj@gtcY 008 佳能、索尼与尼康相机品牌的选择
HK)m^!= 009 恒定光圈与非恒定光圈
d(IJ-qJN 010 焦距与拍摄视角
UL[,A+X8D 011 镜头性能曲线图(MTF图)
4cQP+ n 012 定焦镜头特点
rrL.Y&DTK 013 变焦镜头特点
('x]@ 014 广角镜头特点
$+j1^ 015 标准镜头特点
|WB-N g 016 长焦镜头特点
dN5{W0_ 017 法兰距与转接环
/&Q{B f 018 近摄环的优势与劣势
TcZ.5Oe6h# 019 增倍镜的优势与劣势
IiE6i43 020 风光摄影配镜方案
N7?]eD 021 UV滤镜的用途
)rEl{a 022 偏振镜的使用方法
B*tYp 023 渐变镜的使用方法
y:)^*2GA-B 024 减光镜的使用方法
tz;3 025 柔光镜的使用方法
*}2L4] 026 其他滤镜,以去光害滤镜为例
N.*)-O
027 三脚架、云台和快装板的选择
>XtfT' 028 大力夹:“爬楼”与景区的拍摄利器
(dlp5:lQz
029 快门线:大幅度提升创作可能性
L:HvrB~ 030 相机清洁
fkI 5~Y| 031 无人机摄影的优势与劣势
97liSd 032 手机摄影的优势与劣势
^J]&($- 033 拍摄入门:持机姿势与快门控制技巧
36.,:!%p 8-#kY}d. 第2章 曝光与影调 m>=DJ{KQ 034 曝光的过程与要素
}=X: F1S 035 曝光与测光的关系
1L,L/sOwB& 036 18%灰与测光
pU_3Z3CeE 037 点测光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w(RJ/ 038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bK:U:vpYm 039 局部测光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E$$FvL 040 评价测光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rMDGZm? 041 测光与曝光补偿的关系
}y6)d. 042 向右还是向左曝光
$udhTI#, 043 控制光圈值,改变曝光值
.B]l@E-u 044 控制快门速度,改变曝光值
biHacm
045 控制感光度改变曝光值
V'9.l6l 046 “白加黑减”的秘密
VAiJL 047 自动亮度优化
exq5Z c% 048 高光色调优先
mx^Ga=:
? 049 多重曝光的4种常用模式
a``|sn9 050 曝光与直方图的关系
T'p L&@,Q 051 直方图的5种常见状态
xM%4/QE+ 052 特殊曝光的场景
SnE^\I^O 053 光圈优先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M50I.Rd 054 快门优先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M\{n+r-m 055 程序自动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1"yo\ 056 全手动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M[r= 057 B门的原理与用法
yzN[%/ 058 全自动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vRe{B7}p; 059 场景自动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l~<|\4,wv 060 手动编辑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Z3]I^i
FI wPg/.N9H 第3章 对焦没那么简单 L/"MRQ" 061 对焦原理
m*m),mZ" 062 相位检测对焦
>Y>R1b% 063 反差式对焦
*}\M!u{J 064 自动对焦与手动对焦的使用场景
^fsMfB 065 10倍放大对焦法
6]v} 066 峰值对焦法
Db"mq'vT 067 光源对焦法
+vkmS 068 单次对焦:适用于绝大多数场景
&_L%wV|[ 069 连续对焦:捕捉运动对象
uHU@j(&c 070 怎样对时静时动的主体进行对焦?
JmCMFqB9 071 单点自动对焦
)JzY%a SP 072 多点自动对焦
gGMfy]]R 073 使用超焦距法对焦
e!5} #6Kd 074 锁定对焦与余弦误差
1Ms]\<^j 075 花卉题材的对焦
Ay(p~U;gN* 076 自然风光题材的对焦
b,Wm]N 077 合焦、跑焦和脱焦
Uxjc&o 078 无法自动对焦的原因
lp}S'^ y l@);U%\pS 第4章 虚实、动静与画质 F` ybe\ 079 光圈级数
FJeh=\ 080 认识景深
CyIlv0fd} 081 用大光圈拍摄得到虚化的背景
Cu7{>" 082 用长焦距拍摄得到虚化的背景
C6)YZC 083 靠近拍摄对象得到虚化的背景
9rEBq& 084 最佳光圈
H9)@q3<
085 叙事性光圈的应用
hC2Fup1 @ 086 分离性光圈的应用
)9H5'Wh# 087 快门级数
O|H: 088 快门与画面动静
z>N[veX% 089 安全快门
L('1NN2 090 拍瀑布或喷泉
~/G)z?+E 091 快门速度与防抖技术
) lUS' I 092 三脚架与防抖设定
[rx9gOOa& 093 感光度的原理
-+"#G?g 094 感光度与画质
poBeEpbs 095 原生感光度与扩展感光度
7Bj,{9^aJ 096 不同光线下的感光度设置
mGE!,!s} 097 降噪设定与画质变化
V}V->j* 098 高性能器材
u+V*U5v 099 一定拍摄RAW格式
yz68g?" 100 设定最大尺寸
*?<N3Rr* 101 运用合理的技术
u=0O3-\h jz8u'y[n7 第5章 决定照片色彩的要素 k ]NZ%. 102 认识白平衡
E`TZ:W]r, 103 弄懂色温与白平衡,色彩尽在掌握
Ic(qA{SM 104 自动设定白平衡与手动设定色温
Qxz[ 105 自定义白平衡
|O(>{GH 106 调高色温值得到暖调画面
2Wzx1_D"a 107 降低色温得到冷调画面
-+E.I*st 108 照片配置文件
qA[lL( 109 曝光值对色彩的影响
h,{Q%sqO 110 sRGB色彩空间与Adobe RGB色彩空间
| In{5Ek 111 你所不知道的ProPhoto RGB
S"!6]!~^ [e><^R*u 第6章 摄影美学:构图·用光·色彩 4AJ] qu 112 理解构图
y`RzcXblIZ 113 构图元素
+RJ{)Nec 114 内容独特
X9| Z?jJ 115 主题鲜明
_=$~l^Y[ 116 主体突出
bqbG+g 117 画面干净
%"`p&aE: 118 表现力强
t2,II\Kl 119 远景
yX!fj\R 120 全景
]r;rAOWVV 121 特写
{]>c3=~FQb 122 横画幅构图
k3bQ32() 123 竖画幅构图
:$D*ab^^P 124 画幅比例:主流的1∶1、3∶2与4∶3
ZO/e!yju 125 宽屏系列:16∶9与18∶9
k'iiRRM 126 俯拍的画面特点及拍摄方法
v*.R<-X: 127 仰拍的画面特点及拍摄方法
k>ErDv8 128 几何透视
LtRRX@qJw 129 空气透视
|jIH gm 130 光线透视
.,u>WIUxj 131 黄金构图法则
b^HDN(v 132 三分法构图
L62'Amml 133 对比:远近对比的要点在哪
cb_C2+%8NA 134 对比:阴影反衬受光部位
W^iK9|[qp 135 对比:以虚映实
O=A R`r# u 136 对比:强烈的色彩反差
v_zt$bf{Y 137 对比:营造画面的动静对比
OG}890$n 138 加法:调整取景角度
{($bzT7c 139 加法:添加更多精彩瞬间
H?"M&mF 140 重复构图
vYRY?~8 C 141 对角线构图
[+o{0o> 142 框景构图
EA~xxKq 143 对称式构图
#R5\k-I 144 S形构图
}sxs- 145 C形构图
"=a3"/u 146 V形构图
*}vvS^ c0 147 光比与光的软硬
1>e30Ri,g 148 顺光追求色彩和细节
~IZ-:?+S^ 149 侧光有利于营造丰富的影调
[WDzaRzd 150 斜射光强调轮廓与立体感
K e4oLF2 151 逆光的特点
nZioFE} 152 红色系画面
GQt5GOt 153 橙色系画面
xCZ_x$bk 154 黄色系画面
k^}[+IFJ 155 绿色系画面
|!(8c>]Bo 156 青色系画面
W5u5!L/ 157 蓝色系画面
Fu.aV876\f 158 紫色系画面
Ubu&$4a 159 互补色画面
e]1=&:eX#d 160 相邻色画面
2mEqfy 161 照片的冷暖色彩怎样搭配
!`_f 162 色不过三
HwFg;r *fm?"0M5 第7章 山川场景实拍 cx:_5GF 163 通过太阳从中间分割的画面
^\v]Ltd 164 让视线集中在天际线处
%<kfW&_>w 165 三分画面时让切割线位于画面上1/3的位置
8sj2@d 166 使用对角线构图,让画面更灵动
=OK#5r[UV 167 借助航拍,展现与众不同的视角
dSwfea_ 168 用长焦镜头表现山川连绵的韵律之美
K#A& 169 用超长焦镜头表现远处雪峰的细节
.
Z&5TK4I 170 用山峰来串联画面
<~mqb=qA$ 171 用逆光渲染山体的气势或氛围
~k34#j:J65 172 利用山路光绘展现优美的山景
&m--} 173 利用侧光展现山川更多的色彩
l-w4E"n3 174 利用光影效果增强画面的层次感
[6TI_U~ 175 利用水面的倒影增强画面的层次感
7=fM}sk 176 利用建筑物丰富画面内容
\>S.nW 177 利用蓝天白云的变幻增强画面美感
!IOmJpl' 178 用夸张的前景使画面更加立体
:Ak^M~6a5 179 用人物视线衔接画面景物,让画面更紧凑
^x&x|ckR! 180 利用全景接片全面展现实景地貌
jN+`V)p 181 日落后的山川颜色更加丰富
DG;u_6;JR 182 将山川作为地景表现星空,画面会更加震撼
ZJ{DW4#t 183 充分利用冷暖对比强化画面影调
=\]gL%N-| 184 借助于云雾丰富画面层次
w}1IP- 185 借助于云海塑造画面美感
}!^h2)'7 186 捕捉光线照射山峰的瞬间,强化视觉中心
d_
=K (}eR 187 局部光线照射下的视觉中心,让画面更有秩序感
XI`_PQco Mg\588cI 第8章 草原场景实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