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来源:网络)
UQ ~7,D`=# iQI$Y]Y7 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夜晚,正是同一轮明月高挂在安徽泾县的桃花潭上,将它的清辉洒入万家村巷,而村巷深处,依山靠水的汪氏别居西厢之下,汪伦美丽的女儿汪芦,万般娇羞,为大诗人李白轻褪薄纱。
q|[P[7z I9 R\)3" 那年李白五十四岁,已经名满天下,“李杜诗篇万口传”。可是自从十年前,被杨贵妃和高力士赶出长安,人生境遇每况俞下,已到悲鸣“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地步。
w ?+v+k\ ^6Std
x_ t#p*{S 3u 这年秋天,在安徽秋浦游完之后,他收到临近的泾县汪伦的一封信,信中说:“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乎,此处有万家酒店。”
.$k2.-k J6)&b7 李白大喜。想此人必与自己意趣相投,非道即隐,非隐即士,非士即侠,非侠即民,总之都是“我喜欢”。于是立即前往拜访。
Fk 5; H3?HQ>&O7 见了汪伦,李白才发现自己被“忽悠”了。汪伦乃一乡绅,只是在桃花潭边的万家村买了一处房产。所谓的“十里桃花”,是指“十里之外,有一桃花潭”;所谓的“万家酒店”,是指“万家村中,有一酒店”。所谓的“桃花潭”,也并无桃花,只是潭水取名作“桃花”罢了。
N]k(8K %ys-y?r 李白义愤填膺之余,一定哭笑不得。正当李白暗骂自己之际,得意洋洋的汪伦已带了七分醉意,不禁向内室唤道:“汪芦,出来为大诗人倒酒!”
6.!3g(w ppBIl6 门帘一掀,李白眼前一亮。一位苗条清丽的美人,抱着一坛“女儿红”,轻轻来到李白面前,面若桃花,雨打芭蕉。
k$hNibpkt P9RIX;A= 李白狂喜。心想了,汪伦啊,汪伦,你在信中怎么就漏了这一句,“先生好色乎?此处有一绝色美人”啊。哈哈。
d/Z258 y.LJ5K$&a 人皆言李白好酒与好游,岂知李白好色如好酒或好游乎?好色,乃男人之本性,李白概莫能外,何况他天才高旷,放荡不羁,风靡万千少女心。
%Ny`d49& A|D]e)/6+B 夜深人静,明月高悬。汪伦烂醉如泥。把父亲扶回内房休息后,汪芦就和李白开始坐在西窗之下一起看月亮。汪芦很崇拜地望着李白,问了一些问题后,神秘地抱出一坛女儿红。
(;11xu =>0+BD 这女儿红是汪芦用桃花潭水亲手酿制的,已珍藏多年,一共两坛,为今后出阁之用。李白看到好酒,没把汪芦的话放在心上。两人月下对酌,李白醉眼朦胧,明媚的月光下,美人汪芦面若桃花,她杏眼含春,轻轻地卸下了罗裙。
iSZiJ4AUq ly{Q>MBM 清晨,“雄鸡一叫天下白”。李白酒醒,发现怀中搂着半裸的汪芦,床单上一片落红,吓坏了。汪伦邀请他到家里做客,热情款待,自己却把人家女儿睡了。怎么办?趁天刚蒙蒙亮,跑!
O;ty
k_yM 8-wW?YTG 于是收拾细软,已到了门口,又回来抱上那剩下的半坛女儿红,撒腿就跑。
Px>Gc:!> 3]X9 z 终于到了桃花潭边,李白跳上船,叫道,“船家,快开船!”正在这时,他忽然听到岸上传来马蹄声,心想,“遭了,汪伦追来了!我李白不仅晚节不保,性命休亦。来者果然是汪伦,还有一帮村民。一个个凶神恶煞。]汪伦:“李白,为何要走,是汪某照顾不周吗?”
^lP_{c #e!4njdM 李白:“不是。”
R`RLq1WA &y}nd
7o 汪伦:“那是为何?”
4rh*&' `y26OYo 李白:“我想趁现在还是秋天,再去游游黄山。”
5G\CT&cQR iuX82z` 汪伦:“就算你要走,也应该给我打个招呼吧?”
u
I \zDR B~0L'8WzW 李白:“多谢汪兄款待,小弟走得匆忙,失礼之处,还请海涵。告辞!”
Pw"o[8 p:hzLat~ 汪伦:“你这样就想走了啊?”
v%e-vl 李白心虚了,“那汪兄还想怎样?”
2nQrCdRC b$24${*' 汪伦:“你吃我喝我这么长时间,总得要有所表示吧?”
tkG0xRH g 36\%L 李白:“汪兄,你想要我做什么?”
6G<t1?_yD ::xH C4tw 汪伦:“送我一首诗!”,“诗句里要有我的名字!”
=!G3YZ +!I7(gL 李白与汪芦的事情,汪伦似乎没有发现,李白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他现在终于明白,汪伦的真正目的,是求诗,出名。
$hkMJ),T~ 6PS #Zydb 李白内心很是反感,却又不得不从包里拿出纸笔,在船头展开,题上“赠汪伦”三个大字,想写几句日记了事:
Y{ho[% r/![ohrEB “抱酒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马蹄声。”
T/_JXK>W 6!,Am^uXM 突然,人群中传来女子的歌声,李白心头一热,抬头一看,果然是汪芦,她穿着美丽的红箩裙,胸前抱着另一坛女儿红,用脚踏着节拍,翩翩起舞,为李白送行。她的脸仍然娇羞红艳一如桃花,眼神深情而忧伤。
l
@hXQ/ _/W[=c 李白看了看桃花潭水,看了看汪芦和汪芦怀抱的女儿红,想起昨夜的万般柔情,千言万语汇集心头,刹那间,灵光闪现,提笔挥下:
n: ~y] |vZ\tQ
“抱酒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芦一夜情。”
nC3U%*l 7H-,:8 写到最后一句,才发现不妥。写到“汪”字后,生生地改成“不及汪伦送我情。”
#L{+V?
r~sx]=/ 李白的本意是,就算桃花潭水有一千尺深,可以酿成成千上万坛女儿红,也比不上和汪芦的一夜情让我如痴如醉啊。
$>3/6(bW zs@#.OEH 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意思,却成了,桃花潭水有一千尺深,没有汪伦送我的感情深。这明显十分虚伪。虽然李白喜欢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但是,桃花潭水有几尺深,是万家村人都知道的事情。而且李白和汪伦平素未有交情,短短几日,哪里能达到这么感人至深的友谊。杜甫、高适、孟浩然这些李白的知交老友读到这首诗,一定嫉妒死了,纷纷说,“汪伦是谁啊?他算老几啊?”李白就会说,“别放心上,一个有点钱、想出名的老流氓。”
93Yo}6> 2o`a^'Iw 本来是李白信口说来的几句,因为汪芦的关系,真情流露,笔下生辉,竟写出绝妙佳句。
.oJs"=h:m G36}4 “抱酒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to"X7/ N
F[v/S [伦看了当然高兴。但他还是不满足,说:“这首诗里没有你的名字啊。谁知道是你赠送给我的呢?把你的名字加上吧。”
ZwLD7j*) OAc*W<Q0 李白无奈,只好重新展开一张纸,把首句的“抱酒”改成“李白”二字。大诗人把自己的名字,写进诗里,也算是很搞笑了。却也平添了几分朴素、
自然、真切。
brkR,(#L3 0,T'z, 千古名篇《赠汪伦》就这样产生了:
8QeM6;^/5 uhuwQS=X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eB:OvOol*^ >b |TaQ 汪伦虽然因这首诗名传千古,可至死不知,是靠女儿与李白的一夜情缘换来的。
FTy`#*7Ul R;P>_ei(LK qNhQ2x\ AQ!FJ(X( ^KU:5Bn [ 此帖被桃花潭水深千尺在2011-09-13 20:4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