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1;jRIOA 高低频法磨皮在国外已经开始流行。这个方法将图像的形状和颜色分解成了高频、低频两个图层,不仅可单独调整,而且互不干扰。低频层可以用来调节图像的颜色、去除色斑,这些调节不会影响到图片的细节;细节在高频层,这里的操作只改变细节,不改变颜色。使用得当,可以获得较满意的效果。此方法比较适宜处理难的图,一般的皮就不必劳它的大驾了,毕竟操作稍嫌麻烦。
`i
vE:3k 1j]vJ4R_\
v]'\]U^ 本期带来高低频磨皮教程,高低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深莫测,这也是我建议新手学磨皮的第一种方法,首先他相对中性灰、双曲线来说更高效,其次,它也比网上很多通道磨皮、滤镜磨皮的效果要好,还有高低频能应用的范围可不止是磨皮而已,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得到,例如图片修复、皱褶修复、甚至摩尔纹修复,现在不展开讲。 58t_j54 ,`8:@<e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高低频,高低频磨皮的原理就是把图片的光影层和纹理层分开;光影层就是低频层,它主要表现的是图片的光影,我们会利用低频层来控制整体的协调性,改变皮肤的光影分布情况,使皮肤明暗过度自然不显得那么突兀;纹理层就是高频层,主要的磨皮操作就在纹理层,主要体现的是皮肤的的
质感和纹理,对纹理层进行修改。简而言之,在两个层面分别进行操作,高、低频互不影响。
$WiUoS 在此感谢热心网友提供的原素材.jpg.
qL?$u07<9' 首先我们拿到一张原图,如下
6o1[fr
b5#Jo2C`AJ kpRk.Q* 我们把原图在CAMERA RAW里面稍微裁剪、调色,由于拿到的不是RAW,所以大致调整一下就可以了,调整后效果如下
0Q~\1D 9g
X"V)oC Gs>4/ 1、在PS里面打开图像。
!<<wI'8 2、连续按两次CTRL+J复制图像,得到图层1和图层1副本。将图层1重命名为:低频,图层1副本重命名为:高频。
!ir%Pz^)
Elt"tJ 6"9(ce
KX 3、选择低频层,执行:滤镜 - 模糊 - 高斯模糊,模糊半径根据实际情况调节,一般以看不清脸上的大斑点为准,没有一个确切的参数,在这里我输入了12。另外还有一个技巧,将取景框放在双眼皮处,双眼皮看不清了,那参数就差不多了。当然你会想到,把模糊半径调得很大,但是那也是有弊端的,那就是高频层会包含太多的细节和颜色,这样在你后期调整低频层的时候,效果就没那么明显,那分高低频就没有意义了。
QuBA'4ht
,:{+-v( .)E1|U[L 4、选择高频层,执行:图像 - 应用图像,打开应用图像对话框,设置如下:应用图像的混合模式选择减去是用高频层减去低频层的模糊图像,剩下的就是细节信息,划重点:缩放2,补偿值填128。
_4
YT2k
?^ R"a##
`[&%fTW+ Uuktq)NU 按了确定之后,就成了这个鬼样子,不过不用担心,我们接下来看下一步
QBCEDv&j
kZ0z]Y BQ=JZ4& 5、将高频层的混合模式设置为:线性光
BxiR0snf0q
DFbhy ;D<;pW 6、按住CTRL选择高频和低频两个层,然后CTRL+G创建一个组,这是为了方便对比原图,也不容易和别的图层混淆。然后按住ALT新建一个图层,选择柔光模式,填充50%灰(这是我平时的操作,用中性灰来调节一些光影分布和深入的修图,但本期教程没有讲到,你也可以忽略这一步)。
6H!l>@a7v
yb-4[C:i U1D;O}z~ 7、创建一个黑白调整图层,一个双曲线调整图层进行增加对比处理,是为了方便观察皮肤细节,让后一样CTRL+G创建一个观察组。(没有配图,你可以做到的!)
g'9~T8i& ^ 8、低频层的处理。终于步入正题,图层已经创建好了,余下的才是真正考验你的技术和耐心的时候(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啦!)。首先,我会先把高频层前面的小眼睛关掉,在低频层上操作。用索套工具将要修改的区域圈出来,然后羽化5个像素(视具体图的大小而定),用动感模糊或高斯模糊,将一些不和谐的光影、过度不自然的光影调整平滑。
.7+"KP:
~wu\j][2 ,E8g~ZUY9 例1:动感模糊的用法。在有方向性的高光或者阴影处,将需要虚化的区域选择出来,羽化,把角度调节为与圈选区域一致,使光影过度自然,比如鼻子、下颚之类的有方向性的光影。调整半径慢慢加,观察图片的变化,我也不能给你一个具体的参数。
g77 :92
},;Z<( HOr Xxxp1^ 例2:高斯模糊的用法。如果皮肤轮廓光影过度的太硬,也会显得不太好看,这时候,我们将明暗交界的地方框选出来,执行高斯模糊,使明暗交界的暗部和亮部边缘融合在一起,就能使光影过度平滑。(但并不是说所有的明暗交界处都要这样处理,有的粗犷的线条就是要表现出来的,就不能这么处理,要观察五官正常的立体光影,否则磨出来就跟硅胶似的,估计也不好看)。模糊半径也不是统一的,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要一下子模糊半径太大,否则边缘处会出现明显的线条。
ctPT=i60
~i]4~bkH2 [[O4_)?el 9、高频层的处理。高频层的处理相当的关键,相当于你前期做的所有工作,都是为了这一步而铺垫的。打开高频层的小眼睛,可以观察到脸上的细节都回来了,我们要做的是,利用你可以利用的所有工具,对这些不平整的疙疙瘩瘩进行处理。你可以用仿图章工具、污点修复画笔工具、修补工具、甚至是内容感知移动工具,将好的皮肤去替换差的皮肤,重点是,脸部的肤质是不一样的,比如,额头的肤质、鼻子的肤质、两颊的肤质和下颚的肤质都是不一样的,利用你修补区域附近的好皮肤,去替换掉差皮肤,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这里我用的是修复画笔工具,像素小一些,调节成有角度的是因为用手写笔比较顺手,总而言之,磨皮修的好不好,就要看你投入的多不多,修的精不精。修得好是造化,修不好是业障,没事,看心态,实在不行用滤镜,都无所谓,就看你能不能折腾了。
;3iWV"&_A
JH#p;7; /GF"D5 10、最后,对高低频进行总结,网上流传了好几种高低频的方法,有的用滤镜进行模糊的,有的用高反差保留的,我没有一一进行比较,因为其内涵不外乎是将图片以高、低频的方式分别进行修改从而使磨皮自然罢了,高低频只是一种方法的统称,具体怎么操作就另当别论了,你可以说我的方法是错的,都没有问题,最终目的达到了就行了,如有不当,请留言指出。再次感谢看到最后的朋友,我们下期再见!
E;YD5^B 差点忘了加上对比图。图为放大200%效果(高分屏图小看不清)。
&srD7v9M8
psuK\s ex.^V sf_
B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