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99
- PS币
- 8
- 主贴数
- 16
- 鲜花
- 153
- 违规
- 0
- 我的相机
- PS版本号
- 辅佐软件
- 其他软件
|
PS的调整图层有曲线、可选颜色、通道混合器等18种之多,而且每个调整图层都有混合颜色带色阶调整参数。 01cBAu
N
J3;[qJ epy2}TI DiFLat]X 5EYGA\ 在网络上曾经看到有教程说:拆分黑、白小三角型,并拉开适当距离,作用相当于蒙版的“羽化”值。言下之意,拉开的色阶对应的选区边缘被适当“羽化”了,选区的边缘是被“模糊”了,选区是不清晰的而是模糊的。就像下图的文字蒙版选区,由上至下分别羽化了0、1、2、3、4像素一样,两个小三角型的距离拉的越开,相当于“羽化”越大,蒙版就越不清晰,也就越模糊。 .9~j%]q c(Q@5@1y: dC C*|b8h ;ALWL~Xm #QNN;&L]R 果真如此吗?其实,这是一个相当错误的理解! \}Q=q$) 以下是我的学习体会,也许有错,仅供参考! ORM>|& 做一个从纯黑到纯白渐变的填充图案。新建一个文件720×576像素、72分辨率,在背景图上严格渐变填充从纯黑到纯白(放大至3200%),即最左边的第一个像素1的色阶值为(R 0,G0,B0),正中间像素3色阶值为(R 128,G128,B128),最右边的最后一个像素4的色阶值为(R 255,G255,B255)。编辑→定义图案→取名为:纯黑到纯白渐变→确定。关闭此文件。 _w^,j" HuhQ|~C+~ VAPeMO
ck '|8dt "C dNACE*g;q 实验场景的设置:通过颜色的变化来观察混合颜色带渐变选区的变化,故考虑观察图的色阶必须函盖色阶0—255。故新建一个文件720×576像素、72分辨率,在背景图上严格渐变填充从纯红到纯白(放大至3200%),即最左边的第一个像素1的色阶值为(R 255,G0,B0),正中间像素3色阶值为(R 255,G128,B128),最右边的最后一个像素4的色阶值为(R 255,G255,B255)。 nY'V,v[F VfU"%0x rN0<y4)! d |17G <PLAAh8 新建“图案填充1”调整图层,选择填充的图案为刚才存储的“纯黑到纯白渐变”。 zdN[Uc+1Bd B[b>T= yRXML\Ge mjeJoMvN)H kR =sr/{ 鼠标左键双击“图案填充1”文字之外的区域,调出图层样式面板。 !%>RHh[ 实验结论有: 0|&@)` 1、左右移动本图层黑场、白场小三角(未拆分小三角),混合颜色带的色阶值与观察图的直方图色阶值完全一一对应。即:本图层左边黑场由色阶0开始向右移动至色阶76时,本图层的色阶0—76部分正好被完全屏蔽,就相当于本图层在色阶0—76部分隐藏了一个全黑的蒙版,从而显露出下层来;本图层右边白场由色阶255开始向左移动至色阶128时,本图层的色阶128—255部分正好被完全屏蔽,就相当于本图层在色阶128—255部分隐藏了一个全黑的蒙版,从而显露出下层来。或者说,本图层黑场、白场小三角区间之内的区域为完全显露部分,相当于本图层隐藏了一个全白色的蒙版;本图层黑场、白场小三角区间之外的区域为完全不显露部分,相当于本图层隐藏了一个全黑色的蒙版,这就是混合颜色带此时隐藏的蒙版或选区。 $1f2'_`8~ C- .;m F#Lo^ 8 K%q5:9m `/O`%6,f1! 2、在“下一图层”做上面的同样实验,基本规律还是一样的,只是混合颜色带的色阶值与观察图的直方图色阶值不能完全一一对应。“下一图层”的色阶移动到131和165时,才与上面实验情形一致。 Exb64n-_= EU[\D; abo=v<mR -WC0W \|=6<ZY: 3、混合颜色带隐藏的蒙版或选区,有着清晰的锯齿边缘,而不是想像中的“很光滑”。放大200%时局部图。 ,#Z%0NLe ON2o^-%= H|%J" ;aQ``B [.#nM 4、按住Ctrl键的同时,鼠标左键再点住黑场或白场的半边小三角拖动,就可以拆分开小三角了。在实验1的基础上,将色阶76和128,拆分为0—76和128—255,观察这时黑、灰、白色的变化:从色阶0—76,从左到右,显露本图层的灰色越来越多,相当于本图层在色阶0—76部分,隐藏了一个由全黑到全白的渐变蒙版;从色阶128—255,从左到右,显露本图层的灰、白色越来越多,相当于本图层在色阶128—255部分隐藏了一个由全黑到全白的渐变蒙版。所以:拆分的黑场、白场三角区间之内,从左到右的区域为一个渐变显露部分,相当于混合颜色带隐藏了一个从左到右,是一个由黑到白的渐变蒙版,这就是混合颜色带此时隐藏的蒙版或选区。 @*z"Hi>4 类似地分析“下一图层”的情况,也能得出相同的类似结论。 'D\X$^J^ O<S.fr, Tmzbh 9
nI:M!j5s` 5m8u :6kQu 5、混合颜色带上是没有“反向”选项,但是,如果将白场小三角移到了左边,黑场小三角移到了右边,那么,以上所有操作也就是“反向”的了,此时,混合颜色带隐藏的蒙版或选区也就是反向的了。 8dE0y P z33UER" CG1MT(V7? D<WnPLA$g 这就像调整曲线哪样,默认的曲线斜率是45度角,当改为135度时也就是反向的了。 Xa`Q;J"h 5B=uvp|Y CsZ~LQ=DB sN41Bz$q. &8$v~ 下面举一个实例证明:混合颜色带“隐藏的、渐变的”蒙版或选区,并不是模糊的,而是清晰的。 z; GQnAG@ 原图晚霞红太多了,想减掉一些红色。 \<{a=@_k9 .psb#4 ,`geOJn'
~I||"$R ]az(w&vqg2 按传统的简单方法,新建一个色相/饱和度1图层,选参数:红色-50。 IkCuw./ *Fy6-CC1 "Zp&7hI $|K:
9 VLXA6+ 如果其它参数不变,只是将黑场色阶0拉开为0—255。 MK1\ u/=hueR<^ g p:0 Y H/o_? qK }3
xkA 此时的效果要好很多。看下三者的对比图。 'f( CN3.! J(]|)?x2 t;* zr* J"aw 1 哪么,这个混合颜色带“隐藏的、渐变的”蒙版或选区倒底是什么样子呢? L}h_\1 盖印按Shift+Ctrl+Alt+E得图层1,图层混合模式改为差值,这时关闭色相/饱和度1图层。 K(;qd Ir 打开通道面板,只观察红通道选区,看下直方图就知道,它是个透明度很低的蒙版或选区,但这个蒙版或选区一点也不模糊,而是非常的清晰,它就是混合颜色带“隐藏的、渐变的”黑场0—255蒙版或选区的样子。 7zu\tCWb f,G*e367: [qc1
V%g |
0 {irc0gI 为了便于观察,可以复制红通道,按Ctrl+L选“自动”色阶,你就可以看得很清晰了。 g+#<;Gbpe Xm#W}Y' SBxpJsW> Rqe.=+Qs nxZz{& 所以,混合颜色带“隐藏的、渐变的”蒙版或选区,并不是模糊的,而是清晰的。并不像网络里有的教程所说的“是羽化的、模糊的”! ajSB3}PN 后语自问: T}fo 1、本案设置的实验环境、条件是否成立(我认为成立)? 0qS/>u* 2、我也曾经设置过其它实验环境和条件,比如,以填充图案是1像素的纯红来演艺以上过程,发现渐变的黑场、白场存在同一个临界点色阶76!这又说明什么呢?我不得而知! sOhn@*X 3、为何案例中找到的红色通道蒙版,就是论点所在之一(因为绿通道可以是论点所在之二;蓝通道可以是论点所在之三),本文没在证明。 A5nggg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