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什么是景深? QSw<%pcJE@ \3Pv# ) 众所周知镜头是由一组的凸透镜组成,那么透镜成像,焦点就只有一个。只要把镜头的焦点调到所要拍摄的目标,就能形成清晰的图像。我们在拍照时,被拍的主体总是有时远有时近,这时,如果我们把镜头的焦点对准到要拍的主体对像。那么在画面里面我们所要表现的对像就会是清晰的。而没有对焦到的区域就是模糊的。在这个焦点的前后都有一段距离是清晰的,前半部分我们称之为前景深,而后半部分而称之为后景深。
qJPT%r Z(u5$<up %zBCq"y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会发现,后景深总是比前景深的区域要大,前后景深的比例为:1:2。例如我们在使用标准镜头的时候,假如前景深是1米的话,后景深则是2米。
DC+b=IOz Y ^KTkS0D |TsE-t*E} 根据景深这一原理:假如我们拍摄大型团体照时,人物站成10排,我们就毫无疑问的把焦点调向前边第四排,用小光圈就能保证这10排人物全都清晰,这就是充分利用景深的实例。
+JRF0T ^Hrn ] 2 PqS%`XiS 现在很多
摄影师在拍照的时候,总是会把景深设置得非常的浅,拍摄时主体清晰,让
背景虚化。突出所拍摄的主体。也是因为只有在单反相机中才能方便地地控制景深。所以很多刚开始学摄影的朋友,都会被单反相机拍出来的浅景深的效果给吸引,于是就花大钱地购买大光圈镜头,追求浅景深的效果。
T!RT<& _;1}x%4v
K+Y^>N 4m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
照片都需要浅景深。我们什么时候才需要使用浅景深来虚化背景呢?
:#5xA?=*
S ^T5X)Nu{=C
o:S0* omSM:f_~ yWDTjY/ 7ZxaPkIu&% ritBU:6 ^EELaG lg: (一) 浅景深的好处 6e,xDr 8uNULob %" D%: 大光圈所拍摄出来的照片,虚幻的背景,很多人都被它迷倒,虚化的背景有什么好处呢?
^n1%OzGK# l<g5yYyf t5B7I59 第一:突出主体
|re}6#TgcT 背景虚化后,主体
自然就会突出,背后面其它物体就会模糊淡化,使原本杂乱的背景变得梦幻优美
j.e0;!
(L} hR#-u1C
O.`Jl% 第二: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U8Ek;Drp XV3C`:b 其实我们人类的眼睛也是这样,当我们在看某件物体的时候,物体清晰,而其它的东西在眼睛所产生的画面中就会模糊淡化
/ID3s`D) +Hvc_Av'' 同样的道理,摄影的时候利用散景虚化背景时,我们眼晴就会自动地把关注的重点放在画面的清晰部分,就像我们眼睛在看一个真实的物体一样。画面于是产生了层次感。就像绘画一样,使用前后不同的物品使层次分明。
P{OAV+cG xu5ia|gYz7 ,`D~py, ({r*=wAP kIHDeo%K} (二) 什么时候要用浅景深? 1MlUG5 _VE^/;$"l {\H/y c|@ 既然浅景深这么多的优点,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照片都可以用呢?或是什么时候要用?
54lu2gD' +mj*o( qfY5Ww$8 根据我们上面的分析,就是在需要突出主体的时候,就可以使用浅景深了。
kOOGw:/ 9,uhfb^] FBx_c;)9Z 例图一
,DdB^Ig<r
uvDzKMw~R W>_]dPB S/ M_v?9L j#r6b]k(Hv 巧妙地使用浅景深让蜜蜂及
花朵清晰动人,而背景只要稍微让人知道环境就可以了。主体突出,画面生动。
vo>d!rVCV {]_uMg#! ~Q{QM: k 例图二
z]B]QB
Y[
GSclK|#tE ]aP=Ks% r{\1wt 7SD Fz} 这张照片,我们第一眼看过去,视觉焦点自然落在第一盏灯上面。而后面的景深处理让画面显得十分有层次感,且主体突出。
]i(-I <` L`f^y;Y. 6E(Qx~iL w(ln5q +#U|skl CTX9zrY*T De7Ts (三) 什么时候不用浅景深呢? A?_ =K S/|,u`g- O[tvR:Nh 说了该用的情况,下面说说什么时候不要用。
<,o>Wx*1C W} WI; cI Lbe\@S 散景虽好,但却不是万用药。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拍
风景或是大型建筑的时候。如果主体是大型建筑或是风景时,一般情况下也是拍不出浅景深的效果的,除非使用移轴镜头。而且如果拍出浅景深时,会让所拍摄影物体产生微缩的感觉。如下图:
;!:U((wv r/pH_@ V7#v6!7A@
Xq'cA9v=$J sn7AR88M; |*Z$E$k: B9p?8.[ 例图三
rpeJkG@+
SJD@&m%?[ w=b)({`M kEwaT$ ~wg:!VWA) 拍建筑物的时候,我们除了要让建筑物清晰突出之后,它周围的环境也是十分重要。所以当然不能虚化背景了。
!.2<| 24 J+rCxn?;g R1Sy9x . `:N# 'i l/;X?g5+ :0Z^uuk`gq +"9hWb5 (四) 适当调整景深力度 UOQEk22 c/c$D;T >WY#4 使用大光圈拍摄时,会把背景完全虚化,光圈越大,虚化的越重。而我们在摄影时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要根据所拍摄的物体或场景来选用适当的景深。以达到突出主题的作用。适当的光圈能使画面更生动。
zJe#m|Z 2,ECYie^ fXrXV~'8 例图四
d%l{V6
$kR N
h6 t78k4? wFG3KzEq ~ *s@Qtgu 上面的照片通过适当的景深,并没有把整体背景都模糊掉,这样做的好处是:
zD?oXs rG,5[/l 8r3A~ 1、把环境跟所拍摄的主体连接起来
:W b j\ 2、观赏的人可以对主体的背景更深入的了解
O=u1u}CP? 3、适度的虚化背景,也同样把照片的主题突显出来了。
06jqQ-_`h Aw&tP[N[ gV&z2S~" 例图五
d,Y_GCZ7|W
a0r"N[& 'SQG>F Uy (sVi\R y%
:4b@< 上面这个照片的主要表现对像当然是左上方的中年妇女,但是我们并不能使用大光圈把背景都虚化掉,因为从画面上可以得知,她正在为朋友们介绍周围的景色,如果把背景虚化掉了,就不知道她在做什么了。而适当地把背景留下来,才能让画面的故事更完整。
l5L.5$N ^vG8#A}] L^Jk=8 9 \^|6k, Mq';S^ 总结:根据拍摄环境或主体使用景深 N0#JOu}~ wAnb
Di{W v\(2&* 大光圈,浅景深所造成的梦幻虚化的背景总是很吸引人的。
R|i/lEq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照片都适合。
H'Yh2a`!o 我们应该根据所拍摄的物体或环境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景深。
f/CuE%7BR 这样才能让我们所要表达的主题更突出,画面更吸引人。
GhPK-+"X CI3XzH\IX* t&?im< }9nD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