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色调和色系的概念 9Of;8R PCCS(Practical Color-ordinate System)色彩体系是日本色彩研究所研制的,色调系列是以其为基础的色彩组织系统。其最大的特点是将色彩的三属性关系,综合成色相与色调两种观念来构成色调系列的。从色调的观念出发,平面展示了每一个色相的明度关系和纯度关系,从每—个色相在色调系列中的位置,明确的分析出色相的明度、纯度的成分含量。
]]:K
l 二、色调系列的组织结构 `.J)Z=o 色调系列是由24个色相与9个色调组成的,如图1,看到色调系列的24色色环。
cEu_p2(7!B
8c.>6
Hy 图1,24色色环
从图1中的24色环,我们可以总结一下24色系的组织结构:
X1(ds*'Kv Pccs色彩体系的色环的结构,是依据“三原色学说”为理论基础的。以红(R)、黄(Y)、蓝(B)为三主色, 由红色和黄色产生间色——橙(O);黄色与蓝色产生间色——绿(G);蓝包与红色产生间色——紫(P),组成六色相。在这六个色相中,每两个色相分别再调出三个色相(如图1).便组成24色色相环。
[<@T%yq 9个色调是以24色相为主体、分别以清色系、暗色系、纯色系、浊色系色彩命名的。色调与色调之间的关系同色彩体系的三要素关系的构架是一致的,明暗中轴线由不同明度的色阶组成。
`f}s<At 靠近明暗中轴线的色组、是低纯度的浊色系色调,Ltg色组、g色组。
P^<3 Z)L 远离中轴线的色组、是高纯度的v色、b色组;靠近明暗中轴线上方的色组,是高明度的清色系P色组、Lt色组。
>`UqS`YQK 中轴线下方的色组,是低明度的暗色系,dp色组、dk色组。
e2c'Wab 中央地带的色组,是明度、纯度居中的d色组。
w>j5oz} 由此,形成9组不同明度、不同纯度的色调如下:
1ARtFR2C{b 1.v色组,纯度最高.称纯色调。
jdG2u
p 2.b色组,明度、纯度略次,称中明调。
UCcr> 3,Lt色组,明度偏高,称明色调。
6ioj!w<N 4.dp色组,明度偏低,称中暗调。
)!27=R/ 5.dk色组,明度低,称暗色调。
IW!x!~e 6.p色组,明度高、纯度略低,称明灰调。
xF!IT"5D 7.Ltg色组,明度中、纯度偏低,称中灰调。
6"G(Iq'2t3 8.d色组.明度中、纯度中,称浊色调。
,nYa+e 9.g色组,明度低、纯度低.称暗灰调。
&D M3/^70 一、色调的分类 `3\U9ZH23 g/.FJ-I* 配色的一般规律为:任何一个色相均可以成为主色(主色调),与其它色相组成互补色关系、对比色关系、邻近色系和同类色关系的色彩组织。
$a~ 二、各色调之间的关系 }PK4
KRn 首先我们通过图示直观的理解色点间关系的分类,如图2。然后再详细地分析不同关系的色调组合在一起的色彩视觉,心里效果。
#).^k- 图2
(1)互补的关系
u!D?^:u=) 在24色色相色环中彼此相隔十二个数位或者相距180度的两个色相,均是互补色关系。互补色结合的色组,是对比最强的色组。使人的视觉产生刺激性、不安定性。如果配合不当,容易产生生硬、浮夸、急躁的效果。因此要通过处理主色相与次色相的面积
大小,或分散形态的方法来调节、缓和过于激烈的效果。
A^,ul>! 图3是一组橙蓝互补色对比的色组,橙色面积大而且加入辅助色红色,起了主导色调的作用,效果既艳丽、辉煌又安然,恰列好处。
5%2~/
" 图3
(2)对比色关系
fQib?g/G KX~
uE6rX 色项环中相距135度或者彼此相阳八几个数位的两色,为对比色关系,属中强对比效果的色组。色相感鲜明,各色相互排斥,既活泼又旺盛。配色时,可以通过处理主色与次色的关系而达到色组的调和,也可以通过色相间秩序排列的方式,求得统一和谐的色彩效果。图4属中明调,正是这种秩序排列形式的应用。
0bh
6ay4 图4
(3)邻近色关系
THq}>QI ra*|HcLD 色相环中相距90度,或者相隔五六个数位的两色,为邻近色关系,属中对比效果的色组。色相间色彩倾向近似,冷色组或暖色组较明显,色调统一和谐、感情特性一致。图5为蓝紫红
调色组,是明色调邻近色对比关系。
ks.p)F>] 图5
(4)同类色关系
)q_,V" !QwB8yK@ 色相环中相距45度,或者彼此相隔二三个数位的两色.为同类色关系,属弱对比效果的色组;同类色色相主调十分明确,是极为协调、单纯的色调。图6为蓝绿调色组,组成恬静柔美的效果。
CbM~\6R 图6
\@Cz 32wg 三、色调的象征意义及欣赏 ?MFC(Wsh
pP.`+vPi 1.鲜明的纯色调(v)
mh"PA p 纯色调是由高纯色相组成的色调,每一个色相个性鲜明,具有挑战性、令人振奋、赏心悦目。强烈的色相对比意味着年轻、充满活力与朝气。下面我们欣赏几幅纯色调的图片。如图7.
VgXT4gO!
E|;>!MMA; 图7
2.清新的中明调(b)
}}k%.Qb 中色调的刺激感仅次于高纯色调,中色调加入了白色,提高了明度。因此县的清新、明朗,像少男少女的纯真、朝气蓬勃,具有上进精神。我们欣赏几幅中色调的图片。如图8
3\Xk)a_ 图8
3.明净的明色调(lt)
,M`1 k 明色调属于青色系列,其特征是加入了多量的白色,提高整体色调的明度,色感相对减弱。明色调犹如春天的新绿,透明清丽、明净、轻快。以明色调的暖系列为主的配色,有甜美、风雅之味道,像少女般的清纯。明色调的冷系列显得清凉、爽快。如图9
`/T.u&QF
fGV'l__\\ 图9
4.高雅的明灰调(p)
t+A*Ws*o 这是在全色相色系大量的调入浅灰颜色,是色相全部带有灰浊味。由于过多调入灰白色,色相的明度提高了,形成高明度的灰调子,这是明灰调的特征。明灰调以平静的感觉,蕴含着高雅与恬静,显示出另一种美的境界。如图10
O<p=&=TD7 图10
5.朴实的中灰调(ltg)
(enr{1 中灰调是一组中等明度的含灰色调,色相环中所有颜色均调入中灰色,是纯度降低,色相感淡薄。中灰调带有几分深沉与暗淡,有着朴实、含蓄、稳重的特色。如图11
00;SK!+$ 图11
6. 浑厚的暗灰调(g)
,K}"o~z 色相环中所有颜色均调入暗灰色,使色相感呈低弱灰暗的灰调。就像乌云密布、阴郁暗淡,令人压抑。如图12
vGsAM*vw6 图12
7.中庸的浊色调(d)
eMdP4<u 浊色调居于色彩体系的明暗中轴线与高纯色之间的位置,具有明显的色彩个性,有宜于调和色调。如图13
f`ibP6% 图13
8.稳重的中暗调(dp)
FFZ?-sE 中暗调署与暗色系色彩,调入了少量黑色。此色调在保持色相原有的基础上有笼罩了一层较深的调子,显得稳重老成、严谨与尊贵。如图14
-_9*BvS]R 图14
9.深沉的暗色调(dk)
392(N( 暗色调入了大量的黑色,形成浓浓的深色调。隐约略显各色的相貌,这是暗色调的特征。表现出深沉、坚实、冷静、庄重的气质。如图15
[@qjy*5p 图15
本篇介绍了色调的概念,下一篇继续为大家介绍“色彩的运用”。我们将把色调、色系概念运用到实际的设计调色中,一起体会它们的表现手法,敬请关注。
@:w^j0+h .^A4w;j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