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较闲,再来一篇长的,这篇完了估计要歇一段时间了。。。
s9,Z}]Th ================================================
zg$NrI& m1Xc3=Y 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属性,在
摄影中,这类属性可以被统称为质感,就好比金属有金属光亮的质感,木头有木头古朴的质感,等等。在静物拍摄中,一支具有优秀光学素质的镜头,是能够将这种质感承载在
照片之中的,需要同时对色彩和明暗进行精准的捕捉,才能达到如此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拍摄的是普通的花草,还是壮阔的山川,都会带来赏心悦目的感觉。但是,科技的进步对于光学素质的提升并不大,现代(日本)厂商为了追求所谓的卖点,将大量的成本花在镜头的电子化上,并漫天要价。不过老德头却给了注重光学素质的摄影者另一个选择。德系镜头在
设计时将几乎所有的成本都放在了光学素质上,加上价格上极大的优势,使得即使在近一个世纪之后,德系手动镜头仍然具有大量的追随者。所以,今天谈及的质感,考验的是镜头的硬功夫!
KJ
cuZ."wX 2]cU:j6G Qrw:Bva) 楼主接触的德系镜头也不算很多,其中,光学素质最强的算是卡尔蔡司的镜头了,而又以西蔡康泰时更胜一筹。除开摄影者水平这个因素,从器材角度讲,质感的好坏对于静物拍摄极为重要,其中就包含花草摄影。上面这张
植物图片是由西蔡康泰时Carl Zeiss Sonnar 135/2.8 T*拍摄。康泰时的特点是对真实色彩的强大还原,而其中就包含这支135/2.8。得益于优秀的光学结构(Sonnar),其达到的解析度可能是现代日本镜头都追赶不及的。真实的色彩加上极强的解析度,再加上德头固有的通透感,造就了其无与伦比的质感。为了更清楚看到这点,博主将上图一小部分进行了截取,可以看到,树叶的纹理、色彩令人惊异。
S,f:nLT eFC~&L; v(;n|=O 如果照片中的植物具有强烈的质感,相信就是被摄物普普通通,也能在照片中带来很强的美感。同样为康泰时135/2.8拍摄。
6#kmV ,"5][RsOn EbnV"]1 即使放大到如此程度,相信观者可以从质感明显判断出,这是一束人工制作的假花。
7 )*q@ .* &F E| y
论康泰时镜头的解析度,Carl Zeiss Planar 50/1.7 T*是绝对绕不开的。据传,根据哈苏实验室的报告,这支50/1.7的解析度甚至超过了同宗的50/1.4,成为康泰时标头中解析度之最。下面这张花卉图便是由这支镜头拍摄的。
DFp">1@`PR @#"6_{!j_X $0*D7P^8 放大来看,花蕊的质感被准确的捕捉住了。
xwojjiV UBw*}p Bdm05}c@u 上面展示了西德蔡司两支标杆式的镜头,虽说是牛镜,但是价格却十分实惠(蜂鸟二手上均价分别是1800和1400左右,这里把价格写上来,算是为感兴趣的摄友提供个参考吧),所以说,练手动镜头是廉价获得优秀画质的最好途径~除了西德蔡司,同宗同源的东德蔡司肯定也不会差。二战以后,蔡司公司被盟军与苏军瓜分,西德蔡司在原蔡司厂址建厂,而东德蔡司在Jena(耶拿)建厂,所以东德蔡司全面为Carl Zeiss Jena,简称CZJ。CZJ最著名的镜头要属东蔡三剑客了,为flektogon 35/2.4,Pancolar 50/1.8和Sonnar 135/3.5(英文字母代表采用的光学结构)。下面这张图便是由135/3.5拍摄,这支镜头有斑马线(单膜)与黑铁(多膜,有MC标志)版本,这里使用的是MC版本。
B/I1<%Yk a xz-H`oq4 @3`Pq2< 放大来看,这支镜头的解析度绝对不差,色彩上真实度不及西蔡,但是更加饱满,给出的质感也毫不落后,相信可以看出,这支玫瑰实际上有些干了吧
%xdyGAl: WHcw5_3# L[tq@[(IJ 再来看看Pancolar 50/1.8的质感如何,同样是花卉拍摄,这使用的是单膜斑马线版本。其实单膜和多膜在质感上并无差别,只是多膜色彩更艳丽,抗逆光性稍强些,而单膜的通透性与真实性相对更好。
^00C"58A auAwZi/ <OTx79m 放大以后,质感的捕捉度便一目了然了,所以说,这支Pancolar 50/1.8绝不是东蔡的“小痰盂”!
'u3,+guz w%$J<Z^-? Q2"K!u] 135/3.5和50/1.8都展示过了,怎么能漏掉三剑客之首35/2.4呢?35mm焦段同样有斑马线和MC两个版本,斑马线为35/2.8,据说远景拍摄时的解析度相对更强,而MC黑铁版本的35/2.4的特点是具有强大的
微距,堪称全能挂机头,备受推崇!下面这张便是由黑铁35/2.4 MC拍摄。
eC`G0.op H3+P;2{ $:D\yZ, 在拍摄上面这张照片时,没有特意去拍微距,但是截取部分放大之后,给人的质感堪比微距,相信大家可以看出花瓣上湿湿的感觉吧?三剑客如此高的素质,价格呢?除了35/2.4偏高(蜂鸟二手上大概1800左右,曾经是2000+),50/1.8斑马大概1200,135/3.5 MC则在1000左右,可以说是性价比感人

。
byPqPSY (这里说明下,东蔡按时间先后可分为白银、斑马和黑铁三个时代,每个时代都是毋庸置疑的经典!所以三剑客的三种焦段严格说都有三个版本。但是白银时代的镜头年纪过大,所以这里就不去过多提及了)
[I,s: mn |#zj~>7? ^1bM=9]F0 当然,东蔡不只有三剑客,好头实在是太多了!比如这支超广角CZJ 24/2.8 MC。超广角的解析度一般不会太高,但是这点好像不适用于蔡司镜头。。。
|Q$Dj!!1P wQYW5X 4wPP/` 放大来看,质感完全不差!虽然比起三剑客还是差了点点,但毕竟是超广角啊。。。
G%>M@nYUE |xrnLdng0R a1z*Z/!5 说完蔡司,楼主总是想提下潘泰康,因为性价比是在是太高了。潘泰康很多镜头在却掉商标之后,就和东蔡一模一样,个人怀疑潘泰康是东蔡的子公司,用来变相降价促销!比如拍摄下面这张照片的Pentacon 135/2.8 MC,就和CZJ的135/2.8 MC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hVh,\d&2t ZQAiuea 7MIrrhk 放大来看一下,花瓣的质感是不是相当到位?这么好的镜头,800左右,实惠不实惠由各位看官说了算~
~0rvrDDg MH=Ld=i <sG}[:v 如果照片能抓住质感,那么再平常的景物,也能出彩,比如一个易拉罐头(由西德康泰时Carl Zeiss Sonnar 135/2.8 T*拍摄)。
>aT~G!y 4P?@NJp lT_dzO 放大以后,金属质感与木椅的质感
$pauPEe iUlSRfrC$# u<EPK*O* 徕卡相机


。同样由康泰时135/2.8拍摄。虽然对莱卡完全没有研究,但是心向往之。。。
8|tnhA]~ ')ZZ)&U>z :XB^IyO-A 机身与标识的质感,诱人不?这张还是隔着玻璃拍摄的,而且光线也偏暗。
}$#PIyz Wa9yyc `!<#'PR 看了这么多图,该说说器材之外的事情了。拍出质感第一要素:精!确!对!焦!对焦环上那是半毫米都不能跑!所以转接微单的摄友一定要使用放大对焦,
单反转接的摄影那就得靠眼力了。然后就是把握光线与曝光,避免高亮处过曝,暗部细节也要有。要做到这点,可不是只靠镜头就能做好的哦~
%II o (注:笔者尝试的蔡司镜头有限,故不能给出最全面的论述,故仅在已知范围内给出观点,仅供摄友们参考;拍摄相机为索尼a7或a7m2)
JtxitF2 ==============================================
AE=E"l1] 我的博文原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2bd5cbd0102wjlk.html vw
:&c.zd 部分闲置镜头在蜂鸟二手低价转让:
http://2.fengniao.com/price/def-1_1.html?u=ranshiju !ezy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