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hS^ i6`"e[aT[o /8cRPB. 本文由歪博士发表于网络
0M_oFx 歪博士新中国大学生,现居台湾,已70多岁,
9t"Rw ns photoshop是她的玩具,因参透photoshop黑匣子(photoshop运行数据), 被多家开发软件公司邀请一起开发图像软件,都被她拒绝,不常出现于网络。
?['!0PF 5</$dcG ,S8 K! 首先要告诉朋友们:
其实,ACR的工作空间与LR一样,是PRO RGB,而且是工作在一个线性的PRO RGB空间中(即Gamma并不为1.8)。 ):D"LC I &t~o
W lMcEje 或许会有人以为ACR面板中工作流程中所指定的空间就是ACR的工作空间。其实不然,工作流程只是将图像转入PS之后或者将图像直接保存为JPEG或PSD格式图像时的色彩空间,并不是ACR实际的工作空间,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Sjpx G@k ,fVD`RR(W?
_!\d?]Ya {*ak>Wud :S+K\ l90mM'[ |cPHl+$nh. >Jz9wo` X*8y"~X|vq j i"g)d6 ff"wg\O4 1、PRO RGB意义何在?
c3A\~tHW B`5<sW _kj]vbG^; E7fx4kV 这个色彩空间可以说是
RAW格式图像日渐风行的产物,由于拍摄RAW格式图像的需要,各种高端单机相机的内置色彩空间渐渐大了起来,超过了ARGB,因此需要一个比ARGB更大的色彩空间作为工作空间来对其进行编辑。
kmI0V[Y 然而,要真正体验PRO RGB空间所带来的梦幻般的色彩,必须要有相应的硬件支持,这意味着你要掏大把的银子去买昂贵的高档相机,同时最起码还需要有一台支持PRO RGB空间的显示器,如果要实现硬输出,还必须要有支持PRO RGB空间的打印机、冲印机、印刷机等输出设备,但据我所知,目前真正支持PRO RGB的显示器以及其它硬输出设备并不多。
T~TP !>8~R2 #%0V`BS7n 这就是说,PRO RGB目前还属于不可望也不可及。因此,这个色彩空间推出的意义恐怕在于推动显示、打印等输出领域的技术革命,刺激这些输出领域尽快推出真正支持PRO RGB的输出设备。
-4a9 BE". 1j<(?MT- Hcq.Lq;2: 另外,即使有朝一日输出领域推出了支持PRO RGB的输出设备,但其高昂的价位注定PRO RGB不过是阳春白雪,只能是极少数专业
摄影师和高端输出业的专利,对于普通玩家和常规应用来讲,PRO RGB依然还是很遥远,因此,我们不妨保持一种平和淡然的心态对待之。
WNjwv/ AlSO > VG VM"cpC_8 wl
Oeoi kI{DxuTad >:;dNVz rH+OXGoB /:&!o2&1H [I $+wWW_ a V3:{oL 2、使用大色域空间作为编辑空间可以减少颜色损失吗?
d2
^}ooE }'X=&3m c?p^!zG (1)颜色损失是如何产生的?
"/#JC}] H"C'<(4*\ 5,RUPaE 用过色阶或曲线等命令的朋友应该知道,在图像调整过程中,一定会伴有大量的通道阶值合并现象,通道阶值的合并必然会导致通道阶值的减少,通道阶值的减少必然会导致视觉上的颜色损失。显然,避免颜色损失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通道的阶值,这样,尽管在编辑过程中仍然会有阶值合并的情形,但由于通道本身的阶值增加了,调整后的阶值也就相对较多了。这也正是高位深通道(如16位甚至32位)的初衷所在。
2ej7Ql_@c OZ,kz2SF# /HC:H,"i (2)色域的
大小与通道的阶值的多少有关吗?
n/H
OP 7io["zW .J"N} 色域的大小与颜色数量的多少其实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这就像楼层的高度与楼梯台阶的多少一样,楼层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楼梯的台阶数必然多。试想一下,一个8位通道的RGB空间可以表示1670余万种颜色,而8位通道的LAB空间却只能表示600余万种颜色,但谁也不会否认LAB的色域要远大于RGB色域的事实。这就是说,色域的大小与颜色数量的多少并没有直接的关系,采用宽色域编辑图像并不见得会减少颜色的损失。
:$ 5A3i OG,P"sv IUcL* (3)同等位深的情况下,大色域在视觉上造成的颜色损失恰恰会更大
!d*[QD8 IP~!E_e}\ 相反,如果有一台显示器能够真正实现PRO RGB色彩输出的话,在同等位深的情况下,也就是说,阶调损失的机率是均等的,那么,宽色域在视觉上造成的颜色损失恰恰会比窄色域会更明显。这是因为宽色域中,相邻阶值之间的视觉差别大,阶值的合并在人的视觉中会造成很明显的感觉(正因为如此,宽色域往往要配合高位深通道),而窄色域则相邻阶值的视觉差别小,即使存在阶值的合并,视觉上也不会有太过明显的颜色损失感觉。
jcH@*c=%e J~Xv R !liV Y] y}Ky<%A!P L+%"ew R$a<= yC,/R371k 3、如何选择合理的编辑空间?
#x%'U}sF INZVe(z v0^9"V:y
合理的编辑空间归根到底是由显示器决定的。楼顶的帖中提到了Bruce Fraser先生及其享誉世界的色彩管理巨著《Real World Color Management》。Bruce Fraser先生在这本书中对此问题有过十分明确的论述,他指出,一个合理的编辑空间应该掌握好大色域与显示器实际色域之间的平衡,以略大于显示器的色域为宜。而且他还专门指出将PRO RGB作为编辑空间的弊端----存在着大量的不可见也不可控的冗余颜色,不利于对图像的操控。(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参阅一下这本书第十八章“色彩管理的工作流程”中的有关论述)我觉的,这就象双簧一样,给人的感觉远不如一个人表演来得畅快淋漓。
!*IMWm> T5BZD
+Ta #Ondhy%h[ 由于一般PC机的出厂默认空间为SRGB,而显示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色域往往会略小于出厂的默认空间。可见,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玩家来讲,在PRO RGB的诱惑面前,SRGB仍然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DAbB!O R`?l.0 bQAznd0 cPGlT" +Q*`kg' x%P|T3Qy5 ^
k^y|\UtZ 接下来,我们不妨再打开PS的颜色设置面板瞧瞧:
T)C@6/ (}"D x3K e_vsiT
$6QIYF"" &v\F ah U |Lq8cA)|y W+XWS,( #m+!< 5/48w-fnZ 从上图可以看出,PS预置的颜色设置,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WEB/INTERNET,另一类是常规应用,还有一类是印前。不难发现,就RGB的工作空间而言,除了印前一类均采用ARGB外,其余两类无一例外地均以SRGB作为相应的RGB工作空间。
e5=d
Ev ZSMed(//b uGKjZi 所以如此,并不是因为PS不支持PRO RGB,打开RGB工作空间的下拉菜单看看,PRO RGB赫然位于其中:
6 Z/`p~e
+)Te)^&v% >%JPgr/
8 Nz{dnV{&x; 'nJF:+30ZH 这说明,ADOBE并不是无视PRO RGB的存在,或许它觉的这个东东目前来讲还派不上什么大用场,因此只能将其深藏在“柜子”里。
|Td+,>, fGgt[f[ @nxo Bc !P lG*Rw-?a MatXhP] Fi 1、 回眸Lightroom od;-D~ 进入21世纪之后,RAW开始流行起来,不少数码相机厂商相继推出了支持RAW格式的高端机型,同时配套推出了相应的RAW处理软件,这无疑是摄影领域的一场革命。但是,由于各相机厂商采用的RAW格式各异,相应的配套软件也各不相同,因此,基于RAW的摄影基本上呈现一种混乱无序的局面。 o3ZN0j69| 0oe<=L]F 面对RAW这块不算小的蛋糕,ADOBE这个数字图像处理领域的霸主自然不会无动于衷。据说,早在2002年,ADOBE便决定开发一套专门处理RAW图像功能,代号为“Shadowland”,这套功能开发出来以后,ADOBE并没有以一个专门的软件推向市场,而是作为PS的一个插件出现在2004年发布的CS版本中,这就是ACR。ADOBE的这种策略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以一个单独的软件推出的话,可能会使越来越多的专业摄影师渐渐摆脱对PS的依赖,同时有弱化PS图像处理功能的危险,将ACR以一个插件的形式与PS捆绑在一起的策略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难题,既实现了对RAW的支持,又扩展了PS的功能,进一步巩固了PS在图像处理领域的霸主地位。加之配套了不断升级改进的BR,完全满足了专业摄影师对RAW图像处理的要求。 mgxIxusR h\m35'v! 在图像处理领域一直享有盛誉的苹果自然也不甘寂寞,经过精心研发,于2005年11月发布了面向专业摄影师的RAW图像处理软件——Aperture 。苹果的这一举动打碎了ADOBE当初的美梦。Aperture作为一个独立的处理RAW图像的软件,相比ADOBE的BR--ACR--PS链条来讲,更为简洁,更为专业,得到了许多专业摄影师的认可,构成了对ADOBE的很大威胁。 I Mgd2qIC Zw]`z*,yRA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争夺专业摄影这块市场,ADOBE不得不冒着其麾下各软件之间功能重叠、相互倾轧的风险,将ACR与BR的基本功能予以整合,换了一个马甲—— Lightroom来迎合专业摄影师的胃口 ,该软件于2006年1月率先在MAC系统推出测试版,7月又推出于WINDOS系统的测试版,2007年2月,正式版开始发售。 93-Y(Xx)bY C
\ Cc[v 有两个细节我们应该感受到ADOBE与APPLE这两大对头之间背后的博弈:ADOBE为何首先在MAC系统推出LR的测试版?毫无疑问,明显是冲着MAC系统既有的Aperture;2008年2月,正值LR正式发布一周年之际,APPLE推出了Aperture的升级版本,更为戏剧性的是,升级后的Aperture降阶为199美元,而LR当时的公开售价则为299美元,刚好相差整整100美元,这难道只是偶然的巧合吗? dWY%bb Ur j*V0^ 这就是ADOBE和它的Lightroom。 D{|q P
nE4 ^}3^|jF f49kf** BT_]=\zi NGra/s,9| 2、ACR与LR的工作空间不同吗?
e4X
df>B J=V l=^A41L_ 其实,通过对LR的历史追溯,我们不难发现,其实,ACR与LR并不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软件,LR本质上就象一个连体婴儿一样,从功能上来讲其实是ACR与BR的整合,而且对RAW图像的处理内核仍然是ACR,因此,从处理RAW的角度来讲,我觉的它们完全是一回事。
-"(*'hD iP/v"g"g wak 26W>I3 YD版主提到了二者的工作空间不同,而且认为LR是PRO RGB,而ACR是ARGB,这实在是一个误会。细想一下,ACR作为处理RAW图像的专门插件,怎么会在相对狭小的ARGB空间中工作呢?其实,ACR的工作空间与LR一样,也是PRO RGB,而且是工作在一个线性的PRO RGB空间中(即Gamma并不为1.8)。
;'!x #kg`rrFr
D+8d^-: 或许会有人以为ACR面板中工作流程中所指定的空间就是ACR的工作空间。其实不然,工作流程只是将图像转入PS之后或者将图像直接保存为JPEG或PSD格式图像时的色彩空间,并不是ACR实际的工作空间,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1CtUf7 `/Q l,wlxh$}( ;D5>iek5 另外,关于在LR中体验PRO RGB空间的问题,其实我在前面的帖中已经说过了。只要我们的显示器还不支持PRO RGB,那么,就谈不上对PRO RGB的真正体验,而且,长期下去,搞不好还会陷入对PRO RGB的认识误区。
c=\tf~}^Ms _8K+iqMZG r4.6W[|d 关于PRO RGB,尽管现在支持的输入设备(相机)有了,处理软件也有了,但最重要的输出环节目前还是凤毛麟角。因此,PRO RGB,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nSsbhAe Re%[t9F& c0Ug5Vr 77e*9/6@ F[qX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