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177
- PS币
- -232
- 主贴数
- 52
- 鲜花
- 2913
- 违规
- 0
- 我的相机
- PS版本号
- PhotoShop
- 辅佐软件
- LightRoom
|
—
本帖被 论坛管理员 执行加亮操作(2019-10-22)
—
1xar
L)) x}i:nLhL H@qA X 其实人像摄影一直在模仿绘画,现在西方国家大部分电影的用光原理还在用伦布朗的画面切割,看到很多人的网络称呼喜欢叫什么光、什么影、什么什么光影等等,其实光跟影其实永远看不到对方,也不知道彼此存在,有光的地方没有影,有影的地方没有光。 s|dcO -{>JF 首先要明白光影跟明暗关系并不是一个概念,比方放弃了明暗关系的莫奈。 /d&zE|! T'
%TMA 0ym>Hbax) PP.QfY4 [: QnME|j\ _)yn6M'Dt ow!utAF 当你把莫奈的画去色之后,会发现是灰的,莫奈放弃了明暗关系、叙事性,注重在色彩与光影。这就是我为什么写了前两篇冯导的电影审美,可能很多人没有看过,我建议大家翻一下看看。 =[FNZ:3 H? Z5ex 什么意思呢?明暗指的是黑白关系,就像很多人拿来讲色调的这张图。 kKr7c4q !0CC &8C`
?V4?r2$c %]h5\%@w yJ c#y WOrz7x 93$'PwWgiF UIi;&[ 其实这张图讲的是明暗关系,明暗的调子,莫奈就是放弃了这个明暗关系,如果你非要说他用了中短调我也没有想辩论的兴趣。 h<f_Eoz-a B?`Gs^Y{z Pb]: i+c) X&8&NkH ']WS@MbJ 布格罗学院派比较牛的大师,他们的作品都是技术比较全面,作品比较像看到的东西,比较真实。 <xKer<D
% a"EX<6" }KEyJj3"DA zp:kdN7!^ ]wMd!.lm- KaNi'=nW Fo=Icvo 3vfm$sx@ 他的作品就会有明暗关系,作品表达的比较全面,光影、色彩、明暗。 Wl/oun~o T@GT=1E) ]+<[D2f U$&G_&*0a I} m\(TS-" 就像我之前经常讲的:我经常对跟我学习的朋友说:“在美术上面或者说美学上面完美可能不是一个好的形容词,美跟能力有时候是由于某些缺陷造成的。” s {p-cV D>|m8-@] 印象派之所以看着有不同的风格,是因为他们舍弃了明暗对比,出现了一个不同的风格。 +3dWnBg? pwtB{6)VH{ ]B/Gz 7xTgG!>v @e8b'w3 光影其实没有任何关系,有光不一定有影,有东西挡着光才会有影。 \1cay#X (/UW}$] h zc01\M _dky+ E P$ZIKkf hCV e05
9fj3q>Un, "j;"\i0 有光的地方正好没有影,有影的地方正好没有光,就像两个人这辈子都不会见到面。 我在画一个光影关系的图,让大家更方便的了解一下。 fb3(9 [APwHIS @E
%:ALJ :W6`{Z
S<#>g
s4 1G$fU
zS 8/F}vfKEN Q1yMI8 如果没有这个正方体就不会有影的存在,必须有个东西挡着光,才会有影子的存在。 1O]'iS" cVYDO*N2T 我们经常讲光影,其实是误会了它们的关系,光跟影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Z0uo.
H@.N p2 V8{k /'k4NXnW3
+:k Iq o@*eC L= 光只有一种,那就是从上方打下来,形成从上而下的光是因为我们的生活经验,应该有太阳跟地球开始就出现了这种方式,我们从这个地球上生存,这也成了我们的习惯,如果看到从下往上打的光,我们本能的反应就会产生恐惧感,所以很多鬼片,跟恐怖片会用从下往上的光来增加恐惧的氛围。 OJ^kESrm8 s!(O7Ub 学摄影的朋友可能听过:伦布朗光、鳄鱼光、蝶光、平光等,你会发现这些光都是从上方打的。 @M-i$
q[4 2fFZ70Yh v._Q XcE rp^=vfW 'APtY;x^{ y.P Wh<dI XVr>\T4 .sI*\@w. 鳄鱼光 un([3r +z}O*,M"q wCw-EGLR h+=xG|1R[5 r@b M3V_o 蝴蝶光 U l8G R 3D32'KO_" 不管是什么光,你会发现光始终在人物的上方,百分之99的著名画家他们的光也是从上往下打。 B( r~Nvc nX~Qt% 并不是摄影需要什么光,什么光适合什么拍摄,当然可以通过铺排灯光的层次、面积比例营造出不同的感觉。如果说拍什么用什么光,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想法,为什么这么多老摄影师、甚至摄影行业都这样考虑呢,因为摄影来源绘画,相机甚至都是画家的参与制造出来的,代替了一部分肖像画。 ]^j:}#R dO]N&'P7 摄影很大一部分受了绘画的影响,绘画用了什么摄影就会模仿什么,蝶光是因为画家用了这样的方式处理美女,蝶光广泛用于了拍美女。 5x856RQ' ,' VT75 画家用这种方式画是因为这样的光影在真实的基础上可以美化美女,脸上出现的阴影比较小,相对其他角度会比较的美观,并不是为了为了画这个阴影,那时候比较注重真实,理性,所以应该有的地方必须有,在往后发展,艺术与感情开始结合,这个阴影也越来越小。 Z>hS&B +yYxHIOZ( 蝶光最著名的代表就是安格尔。 Sk7l&B HYU-F_|N=
Sggha~E2s WzG]9$v & #gn{X!;-; 后来布格罗把这个碟光的阴影变得小了很多,布格罗算是站在学院派顶尖的大师,但是他遇到了印象派并被印象派压制,所以大家对他没有那么崇拜。并不是说布格罗不好,布格罗画的比较真实,比较接近肉眼看到的情况,而莫奈、梵高他们的色彩更容易让我们动情,更加的有个人强烈的性格,也就是说艺术的风格。 (K9pr>le
r& KYa}k0tVAp R9XISsM^ ^{Wx\+*! 我们也有类似布格罗的这种鳄鱼光。 _=0%3Sh z ntvKOIh 那些蝶光、伦布朗光的阴影是因为大关系需要才有了那些阴影,并不是为了有阴影,是为了真实,而这块阴影也越来越小,艺术家之所以把阴影缩小是因为美,在一个合理真实的基础上美化,为了美可以损失一点合理性、真实性、理想化作品。 ykK21P,v (=&z:-52V 看到很多摄影大师,甚至人像十杰盲目的模仿西方艺术的那些绘画讲解光影,心里五味杂陈。 NZT2ni4 *nS}1(u] 后来印象派瓦解了学院派的这种光影论,印象派觉得人的眼睛看到的暗部不是黑的,也不是酱油色,这时候出现很多争执,最后萨金特出来了,这是结合了学院派与印象派的大师,站在西方艺术最高峰的男人。 +g %h,@ -KV)1kET 4SRjF$Bsz BNi6I\wa F{*{f =E!B 萨金特出现以后,西方美术史已经达到了巅峰,很难在超越,西方美术史开始走下坡越来越看不懂。 X!H[/b:1O QA|87alh 为什么用伦布朗光呢,要不要用呢?怎么用 ~5`p/.L)ZD OM,Dy&Y p G|-<6WY )(b,v/: ?R-4uG[( wHx@&Tp V /i~IG`h/ QIl=Ho"c 这幅画叫雅典学院,因为那个时代背景绘画大部分都是叙事性的,要照顾到每一个人画面比较碎片化,比较的花。 >A&D/kMO g
Va;! 后来卡拉瓦乔把画面用光影切割,让画面有了归纳性,主要作用在于强调某一部分,让画面立体、具有层次感,才有了后来比较著名的伦布朗,这种打光方式也影响了西方的电影,好莱坞电影广泛运用了这种方式。 cdd6*+E 03N|@Tu 0\tV@ 6p2= cft/;Au{ 6=N!()s *<r\:g Yr!@p Hy <MK4#I1I 伦布朗光并不是在脸上必须有什么三角形,或者一定要打到什么标准,伦布朗光的目的是切割画面,让画面有归纳性,更好的表达画面的主题。 E>LZw>^YJ a|}v?z\ 现在又要回到我们讲修图是讲的本质了,光影也是如此,不能因为真实、合理、逻辑就牺牲美感,要在合理真实、逻辑的基础上具有美感,也就是说为了美观可以损失一点点逻辑性,阴影有时候可以不要。 7x>\/l( oZ]^zzoEcg 接下来这几句话可能很俗,但是蕴含了艺术的本质。陈漫老师再一次采访中说:“好的后期处理是你修过像是没有修过,说没有修过但是又看着好像是修过。”这不是装,也不是故弄玄虚,而是衡量专业最低的标准。 eBT+| $ljzw@k !s^[|2D_U [A jY~ ;]gj:6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z`]sWi F0 可能这样说让人感觉很费解,其实只是基础。其实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逻辑性 修过好像没有修过,并不是修的少,或者还原好等,而是修的东西要符合逻辑性。 e^!>W %.7Z *2,tGZ D[jPz0 aI. 5w9 % 9J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