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177
- PS币
- -232
- 主贴数
- 52
- 鲜花
- 2913
- 违规
- 0
- 我的相机
- PS版本号
- PhotoShop
- 辅佐软件
- LightRoom
|
—
本帖被 论坛管理员 执行加亮操作(2019-10-22)
—
=aWj+ggd@ %~V+wqu wIrjWU2 其实人像摄影一直在模仿绘画,现在西方国家大部分电影的用光原理还在用伦布朗的画面切割,看到很多人的网络称呼喜欢叫什么光、什么影、什么什么光影等等,其实光跟影其实永远看不到对方,也不知道彼此存在,有光的地方没有影,有影的地方没有光。 ^1a/)Be{_ 8sDbvVh1F 首先要明白光影跟明暗关系并不是一个概念,比方放弃了明暗关系的莫奈。 <K~> :4c $=x1_ '`-W!g[
> 3f u*{8.XZ SWAggW) ?P+n0S! `5[$ 8; N2?o6) 当你把莫奈的画去色之后,会发现是灰的,莫奈放弃了明暗关系、叙事性,注重在色彩与光影。这就是我为什么写了前两篇冯导的电影审美,可能很多人没有看过,我建议大家翻一下看看。 m3apeIEi[ Bf72 .gx{0 什么意思呢?明暗指的是黑白关系,就像很多人拿来讲色调的这张图。 pJ` M5pF B! `Dj,_ hi{#HXa yGNZw7^( pjC2jlwm* &C~R* cTA8F"UGD [79 eq= 其实这张图讲的是明暗关系,明暗的调子,莫奈就是放弃了这个明暗关系,如果你非要说他用了中短调我也没有想辩论的兴趣。 e}x}Fj</( Q*S|SH-cZ0 DFgr,~ >m}U|#;W Yy 4EM 布格罗学院派比较牛的大师,他们的作品都是技术比较全面,作品比较像看到的东西,比较真实。 *]ROUk@K= _RLx;Tn)L >^1|Mg/!> 1v)X]nW 9uXu V$.
y$n7'W6 p!+7F\ M18H1e@Al 他的作品就会有明暗关系,作品表达的比较全面,光影、色彩、明暗。 H-?wEMi)*u ~R;9a"nr ?4X8l@fR +N161vo7 _(CuuP$`I 就像我之前经常讲的:我经常对跟我学习的朋友说:“在美术上面或者说美学上面完美可能不是一个好的形容词,美跟能力有时候是由于某些缺陷造成的。” ?'xTSAn pK)*{fC$` 印象派之所以看着有不同的风格,是因为他们舍弃了明暗对比,出现了一个不同的风格。 *WSH-*0 p*11aaIbp~ 45Z"U<I,9 K3eYeXV OH.Re6Rr 光影其实没有任何关系,有光不一定有影,有东西挡着光才会有影。 )$V &Nf
$ae*3L>5M i|'M'^3r `w_?9^7mH F1V[8I.0 5e!YYt> 8
S'g% 89I[Dg;"u 有光的地方正好没有影,有影的地方正好没有光,就像两个人这辈子都不会见到面。 我在画一个光影关系的图,让大家更方便的了解一下。 Rp~#zt9: 5:jbd:o ~R`Rj*Q2Y j@1rVOmK .s4hFB^n 3Lxk7D>0c N-x~\B! PZ/ gD 如果没有这个正方体就不会有影的存在,必须有个东西挡着光,才会有影子的存在。 5XO eYO{ [OI&_WIw 我们经常讲光影,其实是误会了它们的关系,光跟影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FzOr#(^ !6eXJ#~[E 8^fkY'x j@0/\:1(U P#o/S4 光只有一种,那就是从上方打下来,形成从上而下的光是因为我们的生活经验,应该有太阳跟地球开始就出现了这种方式,我们从这个地球上生存,这也成了我们的习惯,如果看到从下往上打的光,我们本能的反应就会产生恐惧感,所以很多鬼片,跟恐怖片会用从下往上的光来增加恐惧的氛围。 stnyJ9 *}9i@DP1, 学摄影的朋友可能听过:伦布朗光、鳄鱼光、蝶光、平光等,你会发现这些光都是从上方打的。 yVThbL_YJ oE+s8Q Mis t,H7 =<-tD< N0be=IO5# o.tCw\M$g K\ww,S ,}M@Am0~ 鳄鱼光 6qA48:/F= M\wIpRD, a:jRQ-F) r`]&{0}23 B;'Dh<J1 蝴蝶光 dhe?7r]u QN[-XQ>Xt 不管是什么光,你会发现光始终在人物的上方,百分之99的著名画家他们的光也是从上往下打。 %K^l]tWa@ gY AXUM, 并不是摄影需要什么光,什么光适合什么拍摄,当然可以通过铺排灯光的层次、面积比例营造出不同的感觉。如果说拍什么用什么光,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想法,为什么这么多老摄影师、甚至摄影行业都这样考虑呢,因为摄影来源绘画,相机甚至都是画家的参与制造出来的,代替了一部分肖像画。 g-=)RIwm ^'S0A=1 摄影很大一部分受了绘画的影响,绘画用了什么摄影就会模仿什么,蝶光是因为画家用了这样的方式处理美女,蝶光广泛用于了拍美女。 ?iH`-SY 9X8{"J 画家用这种方式画是因为这样的光影在真实的基础上可以美化美女,脸上出现的阴影比较小,相对其他角度会比较的美观,并不是为了为了画这个阴影,那时候比较注重真实,理性,所以应该有的地方必须有,在往后发展,艺术与感情开始结合,这个阴影也越来越小。 <uP> (~/VP3.S 蝶光最著名的代表就是安格尔。 o5 6_t{< .O[RE_j $'3`$
W G2 E3y `d#l o 后来布格罗把这个碟光的阴影变得小了很多,布格罗算是站在学院派顶尖的大师,但是他遇到了印象派并被印象派压制,所以大家对他没有那么崇拜。并不是说布格罗不好,布格罗画的比较真实,比较接近肉眼看到的情况,而莫奈、梵高他们的色彩更容易让我们动情,更加的有个人强烈的性格,也就是说艺术的风格。 k%\_UYa `fEB,0j^ OYGh!sW "|CzQ&e #5GIO 我们也有类似布格罗的这种鳄鱼光。 66<3zadJZU u7>b}+ak& 那些蝶光、伦布朗光的阴影是因为大关系需要才有了那些阴影,并不是为了有阴影,是为了真实,而这块阴影也越来越小,艺术家之所以把阴影缩小是因为美,在一个合理真实的基础上美化,为了美可以损失一点合理性、真实性、理想化作品。 i<|5~tm {aI8p}T 看到很多摄影大师,甚至人像十杰盲目的模仿西方艺术的那些绘画讲解光影,心里五味杂陈。 -ea>}S (#* 7LdZ 后来印象派瓦解了学院派的这种光影论,印象派觉得人的眼睛看到的暗部不是黑的,也不是酱油色,这时候出现很多争执,最后萨金特出来了,这是结合了学院派与印象派的大师,站在西方艺术最高峰的男人。 |p J)w c0]^V>}cl >ir'v5 "bAkS}(hB( E4RvVfA0F 萨金特出现以后,西方美术史已经达到了巅峰,很难在超越,西方美术史开始走下坡越来越看不懂。 i"%X[(U7 ghm5g/ 为什么用伦布朗光呢,要不要用呢?怎么用 W R@=[G#TJ t3K7W2bz b7g\wnV8z \o9-[V#Gm 9;s:Bo {4Y@DQ- SCE5|3j y0>asl 这幅画叫雅典学院,因为那个时代背景绘画大部分都是叙事性的,要照顾到每一个人画面比较碎片化,比较的花。 tWQ_.,ld LziEF-_ 后来卡拉瓦乔把画面用光影切割,让画面有了归纳性,主要作用在于强调某一部分,让画面立体、具有层次感,才有了后来比较著名的伦布朗,这种打光方式也影响了西方的电影,好莱坞电影广泛运用了这种方式。 LY2oBX@fC |n=m{JX \m ]&\HAmOQS V%'`nJ! Sj;B1& ^pZ1uN!b ;NH5
L, zF6R\w 伦布朗光并不是在脸上必须有什么三角形,或者一定要打到什么标准,伦布朗光的目的是切割画面,让画面有归纳性,更好的表达画面的主题。 ES!$JWK| Vrn. #d 现在又要回到我们讲修图是讲的本质了,光影也是如此,不能因为真实、合理、逻辑就牺牲美感,要在合理真实、逻辑的基础上具有美感,也就是说为了美观可以损失一点点逻辑性,阴影有时候可以不要。 Jm$.$B&I ~4h<nc 接下来这几句话可能很俗,但是蕴含了艺术的本质。陈漫老师再一次采访中说:“好的后期处理是你修过像是没有修过,说没有修过但是又看着好像是修过。”这不是装,也不是故弄玄虚,而是衡量专业最低的标准。 !!Z#'Wq l
T~RH0L :b)IDcW&j: |m7U^ `Bk7W]{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nA,3 /y lO["<Q 可能这样说让人感觉很费解,其实只是基础。其实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逻辑性 修过好像没有修过,并不是修的少,或者还原好等,而是修的东西要符合逻辑性。 jY%&G#4 /!;oO_U:# k`JP Pe6}y {Vw+~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u~n*P``{ HE58A.Q& 很多人修的皮肤,一看就是修过的,为什么能看出是修过的呢? 因为不像皮肤了,与好皮肤的差距非常之远,不符合逻辑性了, G n"]<8yl~ c* 2U'A 所以你才看出了是修过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oW( {T4F0fu[eR 为什么说看着没修又好像修过呢?因为当你符合逻辑性去修图的时候,会让你这种感觉比较小,感觉好像没有修过,因为它有逻辑性,符合视觉审美、视觉逻辑。 |f), dC D\|$!i} 当然为了营造氛围,有时候会在有逻辑的基础上,艺术化处理,让画面更加的有艺术性,更好的营造画面表达,这时候会损失一点逻辑性,时候就会看出是修过。 所以我经常给我的学生说:“在美术上面或者说美学上面完美可能不是一个好的形容词,美跟能力有时候是由于某些缺陷造成的” nMXk1`|/)x pgbm2mT9 所以说:不可能完全的逻辑、也不可能没有逻辑。理性与感性要同时存在。在艺术创作里面,感性与理性就像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mM&Sq;JJ; m ;-FP 2~ gY\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