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177
- PS币
- -232
- 主贴数
- 52
- 鲜花
- 2913
- 违规
- 0
- 我的相机
- PS版本号
- PhotoShop
- 辅佐软件
- LightRoom
|
—
本帖被 论坛管理员 执行加亮操作(2019-10-22)
—
,R2;oF_ w!~85"" &JHqUVs^ 其实人像摄影一直在模仿绘画,现在西方国家大部分电影的用光原理还在用伦布朗的画面切割,看到很多人的网络称呼喜欢叫什么光、什么影、什么什么光影等等,其实光跟影其实永远看不到对方,也不知道彼此存在,有光的地方没有影,有影的地方没有光。 G*\U'w4w|* 68,(+vkB 首先要明白光影跟明暗关系并不是一个概念,比方放弃了明暗关系的莫奈。 $KMxq= Xw |6
#^ QDpzIjJj K6M_b?XekA .}x:yKyi@ P2>Y0"bY )9'Zb`n [|{m/`8C 当你把莫奈的画去色之后,会发现是灰的,莫奈放弃了明暗关系、叙事性,注重在色彩与光影。这就是我为什么写了前两篇冯导的电影审美,可能很多人没有看过,我建议大家翻一下看看。 *>8Y/3Y\B }hA h'*( 什么意思呢?明暗指的是黑白关系,就像很多人拿来讲色调的这张图。 Qa-~x8 ] x3]y*6 gq[`g=x ".:]?Lvt Egr'IbB x!QA* M Kb,#Ot kQQhZ8Ch 其实这张图讲的是明暗关系,明暗的调子,莫奈就是放弃了这个明暗关系,如果你非要说他用了中短调我也没有想辩论的兴趣。 0V5 {:mzA z)0%gd| h(MS>= y~/i{a;1y Sxg&73;ZV 布格罗学院派比较牛的大师,他们的作品都是技术比较全面,作品比较像看到的东西,比较真实。 sad[(| :Co+haW "pW@[2Dkx/ TSHH=`cx vQhi2J' 2E_*'RT DX#_0-o f%cbBx^; 他的作品就会有明暗关系,作品表达的比较全面,光影、色彩、明暗。 9G"-~C"e3 kV:C=MLI 19#A7 tj;<EaM rJqRzF{|P6 就像我之前经常讲的:我经常对跟我学习的朋友说:“在美术上面或者说美学上面完美可能不是一个好的形容词,美跟能力有时候是由于某些缺陷造成的。” to"[r ! tPHT 印象派之所以看着有不同的风格,是因为他们舍弃了明暗对比,出现了一个不同的风格。 r,-9]?i Y:'#jY*V JB xizJBP o; Ns-= Qb~&a1&s# 光影其实没有任何关系,有光不一定有影,有东西挡着光才会有影。 ?QfomTT !|`vW{v CKgbb4;<m[ 9a;8^?Ld%S F\(7B# RRBBz7:~ SdOE^_@: U)y~{E~c34 有光的地方正好没有影,有影的地方正好没有光,就像两个人这辈子都不会见到面。 我在画一个光影关系的图,让大家更方便的了解一下。 {_<,5)c r(ufyC& k<cv80lhK Zk#?.z} 5'hQ6i8 1l`$. k W99Hq1W;r [5O` 如果没有这个正方体就不会有影的存在,必须有个东西挡着光,才会有影子的存在。 k>;a5'S AiE\PMF~{P 我们经常讲光影,其实是误会了它们的关系,光跟影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6K
6uB
~ 1ps_zn( x.-d>8-!]c jXALN dgsD~.((A 光只有一种,那就是从上方打下来,形成从上而下的光是因为我们的生活经验,应该有太阳跟地球开始就出现了这种方式,我们从这个地球上生存,这也成了我们的习惯,如果看到从下往上打的光,我们本能的反应就会产生恐惧感,所以很多鬼片,跟恐怖片会用从下往上的光来增加恐惧的氛围。 ` "JslpN 8
y+N l&"V 学摄影的朋友可能听过:伦布朗光、鳄鱼光、蝶光、平光等,你会发现这些光都是从上方打的。 6*r3T:u3 sM8 AORd <<:a>)6\ 0nOp'Ky\k I}{Xv#@o }R]^%q @& zA?]AL(+YW </B5^} 鳄鱼光 e:H9! ?
(f44Zgm C;_*vi2u ^&-H"jF NDaM;` 蝴蝶光 "-;l{tL 7TN94@kCF 不管是什么光,你会发现光始终在人物的上方,百分之99的著名画家他们的光也是从上往下打。 =-GHs$u%f wBK%=7 并不是摄影需要什么光,什么光适合什么拍摄,当然可以通过铺排灯光的层次、面积比例营造出不同的感觉。如果说拍什么用什么光,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想法,为什么这么多老摄影师、甚至摄影行业都这样考虑呢,因为摄影来源绘画,相机甚至都是画家的参与制造出来的,代替了一部分肖像画。 F6h|AF|" N>J"^ GX 摄影很大一部分受了绘画的影响,绘画用了什么摄影就会模仿什么,蝶光是因为画家用了这样的方式处理美女,蝶光广泛用于了拍美女。 <DjFMTCN "TgE@bC 画家用这种方式画是因为这样的光影在真实的基础上可以美化美女,脸上出现的阴影比较小,相对其他角度会比较的美观,并不是为了为了画这个阴影,那时候比较注重真实,理性,所以应该有的地方必须有,在往后发展,艺术与感情开始结合,这个阴影也越来越小。 _2C[F~ +l @JL+xfz 蝶光最著名的代表就是安格尔。 u/8urxpy rtM!|apr ;uazQyo6 %Kq`8 g~AOKHUP 后来布格罗把这个碟光的阴影变得小了很多,布格罗算是站在学院派顶尖的大师,但是他遇到了印象派并被印象派压制,所以大家对他没有那么崇拜。并不是说布格罗不好,布格罗画的比较真实,比较接近肉眼看到的情况,而莫奈、梵高他们的色彩更容易让我们动情,更加的有个人强烈的性格,也就是说艺术的风格。 ;Pi-H,1b T)NnWEB &@MiR8 3_]<H<w @]0;aZ{3 我们也有类似布格罗的这种鳄鱼光。 <_tkd3t#W \dz@hJl: 那些蝶光、伦布朗光的阴影是因为大关系需要才有了那些阴影,并不是为了有阴影,是为了真实,而这块阴影也越来越小,艺术家之所以把阴影缩小是因为美,在一个合理真实的基础上美化,为了美可以损失一点合理性、真实性、理想化作品。 $M T'ZM Aj;F$(su 看到很多摄影大师,甚至人像十杰盲目的模仿西方艺术的那些绘画讲解光影,心里五味杂陈。 '~ {x n =NHzh! 后来印象派瓦解了学院派的这种光影论,印象派觉得人的眼睛看到的暗部不是黑的,也不是酱油色,这时候出现很多争执,最后萨金特出来了,这是结合了学院派与印象派的大师,站在西方艺术最高峰的男人。
~e!b81 CK+GD "Z$ iJ rF$Xw @!:~gQ NZyGC
Vh@ 萨金特出现以后,西方美术史已经达到了巅峰,很难在超越,西方美术史开始走下坡越来越看不懂。 oVLgH B\zL E\(dyq/ 为什么用伦布朗光呢,要不要用呢?怎么用 6DFF:wrm& WD^!G;} E .kjYIH8 c_fx,;
; v{}i`|~J 0DBA 'Cv 9N [PZD v){&g5djl 这幅画叫雅典学院,因为那个时代背景绘画大部分都是叙事性的,要照顾到每一个人画面比较碎片化,比较的花。 %\
i 7 V2I"m 后来卡拉瓦乔把画面用光影切割,让画面有了归纳性,主要作用在于强调某一部分,让画面立体、具有层次感,才有了后来比较著名的伦布朗,这种打光方式也影响了西方的电影,好莱坞电影广泛运用了这种方式。 UtF8T6PKdW aF9p%HPDw mOb*VH DJ)z~W2I* }T?0/N3y& `!.)"BI/s ]Fc<%wzp K{}U[@_tS 伦布朗光并不是在脸上必须有什么三角形,或者一定要打到什么标准,伦布朗光的目的是切割画面,让画面有归纳性,更好的表达画面的主题。 N;9m&)@JR' #S/]=D 现在又要回到我们讲修图是讲的本质了,光影也是如此,不能因为真实、合理、逻辑就牺牲美感,要在合理真实、逻辑的基础上具有美感,也就是说为了美观可以损失一点点逻辑性,阴影有时候可以不要。 `N_elf://n swBgV,; 接下来这几句话可能很俗,但是蕴含了艺术的本质。陈漫老师再一次采访中说:“好的后期处理是你修过像是没有修过,说没有修过但是又看着好像是修过。”这不是装,也不是故弄玄虚,而是衡量专业最低的标准。 * ?a-m\ Gyak?.@R +h}>UK\ 4E`y*Hmzy+ vap,)kILF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Qqk?;^1 |=^p`CT 可能这样说让人感觉很费解,其实只是基础。其实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逻辑性 修过好像没有修过,并不是修的少,或者还原好等,而是修的东西要符合逻辑性。 bm>,$GW( +P?!yH,n Z.b} (3DjFT3
w ^
2"r'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Spb ZxmMw 很多人修的皮肤,一看就是修过的,为什么能看出是修过的呢? 因为不像皮肤了,与好皮肤的差距非常之远,不符合逻辑性了, <6]TazW?S tSVN}~1\ 所以你才看出了是修过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q6sl}b(On fWx
%?J 为什么说看着没修又好像修过呢?因为当你符合逻辑性去修图的时候,会让你这种感觉比较小,感觉好像没有修过,因为它有逻辑性,符合视觉审美、视觉逻辑。 R&cOhUj22J +0016UgS# 当然为了营造氛围,有时候会在有逻辑的基础上,艺术化处理,让画面更加的有艺术性,更好的营造画面表达,这时候会损失一点逻辑性,时候就会看出是修过。 所以我经常给我的学生说:“在美术上面或者说美学上面完美可能不是一个好的形容词,美跟能力有时候是由于某些缺陷造成的” =kz(1Pb SO#NWa<0| 所以说:不可能完全的逻辑、也不可能没有逻辑。理性与感性要同时存在。在艺术创作里面,感性与理性就像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JC~L!)f ccc*"_45# 9+G.86Ik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