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几位坛友所发人像磨皮类的帖子,(包括使用高低频 中性灰等技巧)感觉在如何处理皮肤质感上,还存在一个误区。 MUqV$#4@I
]z5gC`E0
“磨皮要保留皮肤质感”,这是一个被一些专家们反复强调的观念。 UU2=W
当然,这个说法并没有错误,反倒是很正确的!但是之后还应该有些话,专家们一般是不会再深入说下去的。 4&^BcWqA*f
但是,到了初学者那里,这句话就被非理性地强化了,甚至把质感强烈不强烈,当做评判优劣的头条标准了。 Wj#Gm
为了追求质感,后期比原图质感还要强,满脸鸡皮状才觉得满足。-------实际上这里有一个很大的误区。 ompkDl\E
人像磨皮中的质感到底应该怎么处理,才能恰到好处,产生大众普遍认可的自然美,才是磨皮的要点。 16n8[U!
大家都知道,单反相机会放大和强化皮肤细节,看起来一个很正常的人脸,在镜头下会变得斑点加重,皱纹加深,毛孔清晰。相机所看到的内容,和我们的眼睛看到的内容不一样了。所以,有很多年龄偏大的女士,不愿意面对单反相机,因为照片比她本人看起来要苍老许多。 ~U_,z)<`)c
而后期的任务是,在相机和人的视觉中去寻求一个平衡,把该清晰的部分调节清晰,把该隐藏起来的隐藏起来。从而让人从视觉上获得一种美感。 ($Y6hn+
说具体一点:皮肤的质感,要视位置不同,或强化、或减弱、或保持原状。而不能一味去强化。 @Xq3>KJ_)H
谨记:质感同样是在对比中体现出来的,(和 明暗 虚实 冷暖的处理是 一个道理) R{A$hnhW6
P]||Xbbp
先说到此。以上随手而写,文字上没有仔细推敲,或许词不达意,如有不妥欢迎各位指出。 nh+f,HtSt
mdPEF)-
[";<YR7iRN
u7kw/_f
\D,c*I|p7
nK5FPFz8
aC=D_J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