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皮 许多坛友痴迷于人像磨皮,数天一磨到一天数磨。想来对磨皮的程式化过程,已经到了了然于胸驾轻就熟的程度。 m`8{arz2
人像处理中的磨皮也好,调色也好,其目的无非是要给皮肤赋予2个要素:美感和质感。而质感和美感又是一个统一体,缺一不可。 nZ'jj S[!
何为质感?多数人片面的理解为“皮肤的纹理”,诸如:毛孔、皱纹、斑点等等依附于皮肤上的元素。 U&R)a|
7R
当然,这些东西确实是反映皮肤质感的必要和重要内容。 ,ps?@lD
/"A=Yf
但是,往往忽略另外一种“质感”,就是皮肤的生命--弹性! BI,]pf;GWv
Uq'W<.v5
z;9D[ME#1
其表现为:把皮肤处理的没有了血肉感,而呈现出是金属感,纸板感。虽然皮肤干净了,却没有了生命。看起来还不如没有磨皮的原图真实自然。 o*7NyiJ@z
Y0lLO0'
儿童和年轻女性的皮肤,缺少了肤如凝脂、吹弹得破的那种美的质感。 >S }X)4
即便是饱经风霜的人物,在满脸沧桑的后面,也是流淌着血脉的,仍然要让人能感受到皮肤的温热才对。 #Ox@[Z1I
更有甚者,为了强化质感,把毛孔弄得跟满脸鸡皮疙瘩似的,看起来有些恐怖。 r7_%t_O|IL
qvy*;
<w
而要让皮肤有活性,则需要从磨皮和调色两个方面入手。 "DvZCf[}
把一个血肉充溢的皮肤,弄成无血无肉的样子,即便是纹理再逼真,也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