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AdobeBridge软件,以及CameraRAW插件,辅以Photoshop,辅以Luminar4。
79<{cexP IbQ3* 胶片时代早就成为过去时,但时至今日仍有一种胶片时代的技术型相机仍然在使用,因为其具有改变焦平面与成像平面位置关系的能力,这是数码时代的相机做不到的。
n{j14b' 能改变焦平面与成像平面位置关系的相机,就可以称为“技术相机”了。
:(,uaX>{ 那么为啥要搞这个呢?
gq`gitu0 一、根据“沙姆定律”,改变这个位置关系,可以得到全域清晰的成像,即远景和近景都清晰的照片。
gQf'|%)AJ 当然有小伙伴会说,数码可以通过堆栈的方式,拍摄很多张,然后合成,也可以做到。是的,确实可以。但拍一张和多张,某些情形下,还是有区别的。
Kx?3 ] 二、在人像领域,略微改变这个位置关系的俯仰角度,就可以在光学层面上实现改变身材比例的作用,效果为压缩头部,拉长腿部,实现九头身的黄金比例。
qve2?,i8hM 当然有小伙伴会说,数码时代可以通过PS实现,但是需要工时啊。
y yfm j,QeL 近期,结合之前探索的AI修图流程,意图实现一种快速高效的调整身材比例的办法,具体做法步骤如下:
~a&s5E
{ 1、相机拍摄RAW进入
Bridge [;II2[5 , 2、启动CameraRAW插件,在几何项下,调整各滑块,模拟实现调整焦平面与成像平面的位置关系,从而实现调整身材比例。
]V J$;v'{[ TIPS:
3dNOXk,# 技术相机的前组控制焦平面的位置,技术相机的后组控制成像平面的位置;
6=2M[T 纵向补正、横向补正——相当于技术相机的前组上下、左右移动;
HF}%Ow
垂直——相当于技术相机的后组俯仰动作;
} pE<P;\]k 水平——相当于技术相机的后组摇摆动作;
;1}~(I#Y 3、棚拍全身、半身像,同组拍摄,可以复制粘贴“几何”调整项,实现同组批量处理,提高效率。
qsXK4` 4、完成CameraRAW的调整后,进入PS,使用智能识别填充工具,补足调整后的画面空白,保存为Tif,可以做成批处理的方式,进一步提高PS部分的效率。
jdV E/5 5、将Tif文件导入Luminar4,使用AI工具完成人物修图,并导出jpg。
!"B0z+O> h9c54Ux 经过近两天的实践,发现这个“几何”调整项,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技术相机的功能了,很是方便。
o~H4<ayy 关于两种办法的效果对比:PS中自由变换的方式拉长腿 VS CameraRAW的“几何”调整拉长腿
Da5Zz( 对比两种办法,目前的感觉是“几何”的效果更好,头和腿同步调整,因为模拟的光学方法,因此更接近人眼的视觉效果,直观的实现“九头身”的黄金比例。但会产生一部分的画面空白,如果构图边缘较大,可以使用“限制裁切”工具,直接获得无空白图像,如果取景较满,必须进入PS填充空白,多了一道处理程序,降低了效率。
]+Yd#<j(u 使用传统的PS自由变换的方式拉长腿,是只调整下半身,不动上半身的,只调整腿,不调整头,动作不能太大,否则视觉上不协调,但不会产生画面空白,无需考虑填充的问题,效率较高。
A-r-^S0\ 综合来看,如果前期拍摄,尤其是棚拍时,构图不那么满,留点边框,再用几何的方式调整九头身,那就效率起飞了,推荐给还能耐心看到这里的小伙伴。
hZ-No UOH2I+@V 图例如下:只在原图的基础上做了几何调整和AI修图
5+dQGcE@ 
NK]X ="` W!4(EdT*Cq 
j[Uul# 0XFJ/ 
!]4'f/ ;>Y,b4B; 
?B@(W(I Z8+{ - 
Az[Yvu'< P31}O2 Nh 
c?5e| dZz xJrRJwL 
)]L: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