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AdobeBridge软件,以及CameraRAW插件,辅以Photoshop,辅以Luminar4。
x~xa6 7+X:LA~U 胶片时代早就成为过去时,但时至今日仍有一种胶片时代的技术型相机仍然在使用,因为其具有改变焦平面与成像平面位置关系的能力,这是数码时代的相机做不到的。
"k]CW\H6z 能改变焦平面与成像平面位置关系的相机,就可以称为“技术相机”了。
G9g1hie@% 那么为啥要搞这个呢?
~|<WHHN( 一、根据“沙姆定律”,改变这个位置关系,可以得到全域清晰的成像,即远景和近景都清晰的照片。
yjfat&$ 当然有小伙伴会说,数码可以通过堆栈的方式,拍摄很多张,然后合成,也可以做到。是的,确实可以。但拍一张和多张,某些情形下,还是有区别的。
~\{^%~[48 二、在人像领域,略微改变这个位置关系的俯仰角度,就可以在光学层面上实现改变身材比例的作用,效果为压缩头部,拉长腿部,实现九头身的黄金比例。
j83p)ido 当然有小伙伴会说,数码时代可以通过PS实现,但是需要工时啊。
'RRmIx2X 06$!R/K 近期,结合之前探索的AI修图流程,意图实现一种快速高效的调整身材比例的办法,具体做法步骤如下:
z<H~ItX,n 1、相机拍摄RAW进入
Bridge lY|Jr{+Ln 2、启动CameraRAW插件,在几何项下,调整各滑块,模拟实现调整焦平面与成像平面的位置关系,从而实现调整身材比例。
s!n<}C TIPS:
/}Jj 技术相机的前组控制焦平面的位置,技术相机的后组控制成像平面的位置;
>e\9Bf_ 纵向补正、横向补正——相当于技术相机的前组上下、左右移动;
eF[63zx5* 垂直——相当于技术相机的后组俯仰动作;
a=M\MZK> 水平——相当于技术相机的后组摇摆动作;
>:D
j\"o 3、棚拍全身、半身像,同组拍摄,可以复制粘贴“几何”调整项,实现同组批量处理,提高效率。
!vG'J\*xc 4、完成CameraRAW的调整后,进入PS,使用智能识别填充工具,补足调整后的画面空白,保存为Tif,可以做成批处理的方式,进一步提高PS部分的效率。
XGP6L 0j 5、将Tif文件导入Luminar4,使用AI工具完成人物修图,并导出jpg。
[2"<W!p T,|
1g6 经过近两天的实践,发现这个“几何”调整项,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技术相机的功能了,很是方便。
mM`wITy 关于两种办法的效果对比:PS中自由变换的方式拉长腿 VS CameraRAW的“几何”调整拉长腿
iw*Nq,( 对比两种办法,目前的感觉是“几何”的效果更好,头和腿同步调整,因为模拟的光学方法,因此更接近人眼的视觉效果,直观的实现“九头身”的黄金比例。但会产生一部分的画面空白,如果构图边缘较大,可以使用“限制裁切”工具,直接获得无空白图像,如果取景较满,必须进入PS填充空白,多了一道处理程序,降低了效率。
(Qa/EkE^*w 使用传统的PS自由变换的方式拉长腿,是只调整下半身,不动上半身的,只调整腿,不调整头,动作不能太大,否则视觉上不协调,但不会产生画面空白,无需考虑填充的问题,效率较高。
311LC cRp 综合来看,如果前期拍摄,尤其是棚拍时,构图不那么满,留点边框,再用几何的方式调整九头身,那就效率起飞了,推荐给还能耐心看到这里的小伙伴。
nX$XL=6mJ& /pF`8$ 图例如下:只在原图的基础上做了几何调整和AI修图
Fx-8M! 
9U$EJN_G =Umw$+fJr 
c478P=g=5 %f($*l. 
7S?4XyU/o X]P:CY 
`jwa<N4e@ LX^u_Iu 
u_ABt?' s
kg* 
]XI*Wsn ,o)d3g-&g 
R: l&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