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风光摄影创作所需的基本技术、理论知识、实拍经验和后期技法进行了由浅入深的介绍,并将大量的摄影知识总结为320 个知识技巧,通过总结和量化,可以极大地方便读者的学习。
=)I{KT:y ,~4(td+R7 第1~111个知识技巧为基本技术讲解部分,包括相机、镜头与附件等硬件知识,还包括曝光、影调、对焦以及虚实、动静与画质和色彩等技术知识;第112~162个知识技巧讲解了摄影创作相关的基础理论;第163~274 个知识技巧介绍了风光摄影实拍经验;
dO8Z {wfs 第275~320个知识技巧介绍了风光摄影必备的四大后期技法。虽然本书介绍后期处理的内容不算太多,但涵盖了
风光摄影后期处理必备的二次构图、影调重塑、色调调整和画质优化等重点技法,并且内容讲解侧重于原理分析加实战训练,以帮助读者在学习时能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举一反三,快速掌握风光摄影后期处理的精要。
6w]]KA 15s?QSKj 本书内容全面、图文并茂,由浅入深地展开讲解,适合风光摄影爱好者、风光摄影从业人员阅读和参考
g)p[A 4 Bf*
F^
SfR!q4b= Tf[]vqa`G jgMWjM6. 第1章 摄影系统:相机、镜头与附件 G:&Q)_ 001 像素决定了什么
%vThbP#mR| 002 镜头解像力决定了什么
zYs? w= 003 相机画幅:底大一级“压死人”
dkn_`j\v 004 单反相机与无反相机的具体区别
Sqge5 v 005 入门型相机
X0P$r6 ; 006 高端入门型相机
:iWV:0)P 007 专业型相机
x NC>m&T 008 佳能、索尼与尼康相机品牌的选择
~ZDdzp> 009 恒定光圈与非恒定光圈
d[Fsp7U} 010 焦距与拍摄视角
.ZJh-cd 011 镜头性能曲线图(MTF图)
:-
5Mn3* 012 定焦镜头特点
}}xR?+4A 013 变焦镜头特点
}`g*pp* 014 广角镜头特点
4Sl^cKb$7 015 标准镜头特点
iH$N HfH 016 长焦镜头特点
02+^rqIx5 017 法兰距与转接环
D@ lJ^+ 018 近摄环的优势与劣势
.s9Iymz 019 增倍镜的优势与劣势
@v'<~9vG 020 风光摄影配镜方案
.ev]tu2N 021 UV滤镜的用途
l3MH+o 022 偏振镜的使用方法
0ib 6}L% 023 渐变镜的使用方法
23fAc"@ B 024 减光镜的使用方法
\C6m.%%={R 025 柔光镜的使用方法
07MLK8jS 026 其他滤镜,以去光害滤镜为例
s`TBz8QO$ 027 三脚架、云台和快装板的选择
JH5])i0 028 大力夹:“爬楼”与景区的拍摄利器
w##Fpv<m 029 快门线:大幅度提升创作可能性
So 5{E4[ 030 相机清洁
r\1*N.O3|O 031 无人机摄影的优势与劣势
He@= bLLa 032 手机摄影的优势与劣势
]f c:CR 033 拍摄入门:持机姿势与快门控制技巧
VuR BJ2D }9kq? 第2章 曝光与影调 h}d7M55#| 034 曝光的过程与要素
oy'+n- 035 曝光与测光的关系
BA5= D>T- 036 18%灰与测光
$R5-JvJJH 037 点测光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oU}m"k 038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xEuX 039 局部测光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b$e JH 040 评价测光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R.QcXz?d 041 测光与曝光补偿的关系
;K_B,@:' 042 向右还是向左曝光
4NzHzn 043 控制光圈值,改变曝光值
3_>1j 044 控制快门速度,改变曝光值
~@O4>T+VW 045 控制感光度改变曝光值
!6%mt} h 046 “白加黑减”的秘密
9c 6V&b 047 自动亮度优化
zJy{Ry[Sb 048 高光色调优先
(M=Br 049 多重曝光的4种常用模式
f_\-y&)+* 050 曝光与直方图的关系
kO#`m] 051 直方图的5种常见状态
M#p,Z F 052 特殊曝光的场景
!(~>-;A8 053 光圈优先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oF^B J8%Lm 054 快门优先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7wnzef?) 055 程序自动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kr/h^e 056 全手动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mc^eI0s| 057 B门的原理与用法
?|/}~nj7 058 全自动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q>Mw-= 059 场景自动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i@6
/# 060 手动编辑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xruPWT:k ;0*^9 8K 第3章 对焦没那么简单 uj@<_|7 061 对焦原理
w\ :b(I 062 相位检测对焦
R
pbl) 063 反差式对焦
aVb]H0 064 自动对焦与手动对焦的使用场景
buFtLPe 065 10倍放大对焦法
Rt|Hma 066 峰值对焦法
V Y3{1Dlf 067 光源对焦法
,+RO 5n 068 单次对焦:适用于绝大多数场景
bi[l , 069 连续对焦:捕捉运动对象
?uN(" I 070 怎样对时静时动的主体进行对焦?
*X #e 071 单点自动对焦
N'1~ wxd 072 多点自动对焦
mI0r,Z*+M 073 使用超焦距法对焦
Dfo9jYPf 074 锁定对焦与余弦误差
i=D,T[|>a 075 花卉题材的对焦
#jJcgR< 076 自然风光题材的对焦
MocH>^, 077 合焦、跑焦和脱焦
O /&%`&2 078 无法自动对焦的原因
gK( 4<PO' 85
hYYB0v 第4章 虚实、动静与画质 "m3Y))a 079 光圈级数
f0s
&9H 080 认识景深
a\w|tf 081 用大光圈拍摄得到虚化的背景
Zy%Z]dF 082 用长焦距拍摄得到虚化的背景
(?!0__NN; 083 靠近拍摄对象得到虚化的背景
&^H
"T6 084 最佳光圈
/z5lxS@# 085 叙事性光圈的应用
(`u!/ 086 分离性光圈的应用
h"ylpv+ 087 快门级数
>N
J$ac 088 快门与画面动静
-Tx tX8v 089 安全快门
m+UdT854 090 拍瀑布或喷泉
Q(6(Scp{ 091 快门速度与防抖技术
(ZK >WoV 092 三脚架与防抖设定
Uz|]}t5V 093 感光度的原理
j1<1D@UO 094 感光度与画质
l/^-:RRNKi 095 原生感光度与扩展感光度
A&F4;>dms 096 不同光线下的感光度设置
3c3Z"JV 097 降噪设定与画质变化
DO1{r/Ib.{ 098 高性能器材
N 3c*S"1 099 一定拍摄RAW格式
clw91yrQn 100 设定最大尺寸
AF$ o>f 101 运用合理的技术
=@ZtUjcJx *F*X_O 第5章 决定照片色彩的要素 )mdNvb[*n 102 认识白平衡
Z L</ 103 弄懂色温与白平衡,色彩尽在掌握
r<v%Zp 104 自动设定白平衡与手动设定色温
pG6-.F; 105 自定义白平衡
DeA'D| 106 调高色温值得到暖调画面
(do=o&9pm 107 降低色温得到冷调画面
>G2-kL_ 108 照片配置文件
%b;+/s2W 109 曝光值对色彩的影响
~PnpYd<2 110 sRGB色彩空间与Adobe RGB色彩空间
]LTc)[5Zj 111 你所不知道的ProPhoto RGB
oDUMoX%4s DZRxp, 第6章 摄影美学:构图·用光·色彩 a`*WpP \+ 112 理解构图
hH}/v0_ jb 113 构图元素
m!60. 114 内容独特
3L?a4,Q"k} 115 主题鲜明
sV[Z|$&Z 116 主体突出
)yW_O: 117 画面干净
C4tl4df9 118 表现力强
lM*O+k 119 远景
b]BA,D4 120 全景
, ~xU>L^ 121 特写
sjgR \`AU 122 横画幅构图
vs|6ww 123 竖画幅构图
QJWES%m` 124 画幅比例:主流的1∶1、3∶2与4∶3
&o@5%Rz2/ 125 宽屏系列:16∶9与18∶9
!^fR8Tp9 126 俯拍的画面特点及拍摄方法
G3+a+=e 127 仰拍的画面特点及拍摄方法
r5!M;hU1j 128 几何透视
F |81i$R 129 空气透视
*hs<Ez.cC 130 光线透视
q&Wwtqc9 131 黄金构图法则
X.l"f'`l 132 三分法构图
:QV6z*#zD 133 对比:远近对比的要点在哪
PV6*-[ 134 对比:阴影反衬受光部位
Q+(:n)G_6E 135 对比:以虚映实
/'6[*]IZP 136 对比:强烈的色彩反差
X-#mv|3 137 对比:营造画面的动静对比
i%PHYSJ. 138 加法:调整取景角度
lMez!qx,= 139 加法:添加更多精彩瞬间
5,BkwAr+6[ 140 重复构图
sDm},=X} 141 对角线构图
[;?{BB 142 框景构图
cGta4; 143 对称式构图
OIty
]c 144 S形构图
Q 02??W 145 C形构图
Z'dI!8(Nf 146 V形构图
[KI`e 147 光比与光的软硬
:TYzzl43 148 顺光追求色彩和细节
14 'x-w^~k 149 侧光有利于营造丰富的影调
BC{J3<0bf@ 150 斜射光强调轮廓与立体感
C$G88hesn 151 逆光的特点
Y~hd<8 ~ 152 红色系画面
B4Af 153 橙色系画面
rqe_zyc& 154 黄色系画面
Z?c=t-yqp 155 绿色系画面
>ha Ixs`9 156 青色系画面
y'|W[' 157 蓝色系画面
TL{pc=eBo 158 紫色系画面
ku9FN 159 互补色画面
'3UIriY6 160 相邻色画面
7TPLVa=hO 161 照片的冷暖色彩怎样搭配
x ETVtq 162 色不过三
soQzIx n;^k 第7章 山川场景实拍 MQH8Q$5D 163 通过太阳从中间分割的画面
lEbR) B, 164 让视线集中在天际线处
8tRhV2 165 三分画面时让切割线位于画面上1/3的位置
/\uH[[s 166 使用对角线构图,让画面更灵动
V'f5-E0 167 借助航拍,展现与众不同的视角
sFM>gG 168 用长焦镜头表现山川连绵的韵律之美
[-Tt11 169 用超长焦镜头表现远处雪峰的细节
W<N QUf[= 170 用山峰来串联画面
f9XO9N,hE: 171 用逆光渲染山体的气势或氛围
9hLmrYNM1 172 利用山路光绘展现优美的山景
rn[}{1I33Q 173 利用侧光展现山川更多的色彩
gc:p@< 174 利用光影效果增强画面的层次感
Xa%&.&V 175 利用水面的倒影增强画面的层次感
IcA\3j 176 利用建筑物丰富画面内容
obc^<ZD] 177 利用蓝天白云的变幻增强画面美感
9
roth 178 用夸张的前景使画面更加立体
_B7?C:8Q- 179 用人物视线衔接画面景物,让画面更紧凑
p F*~)e 180 利用全景接片全面展现实景地貌
d>b,aj( 181 日落后的山川颜色更加丰富
p9}c6{Wp 182 将山川作为地景表现星空,画面会更加震撼
X`v79`g_ 183 充分利用冷暖对比强化画面影调
X1V}%@3: 184 借助于云雾丰富画面层次
GlgORy=> 185 借助于云海塑造画面美感
y#Za|nt 186 捕捉光线照射山峰的瞬间,强化视觉中心
^@LhUs>3 187 局部光线照射下的视觉中心,让画面更有秩序感
<_{4-Q>S3# m>-^K 第8章 草原场景实拍 HD8"=7zJk 188 利用起伏的地形增加画面层次
*ez~~ Y 189 利用云型变化营造迷人的草原风光
(=tF2YBV 190 利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对象作为前景让画面更具表现力
q'AnI$! 191 利用车辙、公路等作为引导线构图
\
[^)
WQ 192 利用草原中河流的曲线构图
2:HP5 193 利用草原的花作为前景构图
@uM3iO7& 194 利用光影营造美丽的瞬间
-anFt+f- 195 利用枯树、根茎等作为前景增强兴趣点
t k/K0u 196 利用沙坑、水泡子等构图增强画面内容感
lp0T\
% 197 利用牛、羊、骆驼等
动物展现草原风光
I1 R\Ts@ 198 利用民族特色活动展现草原风情
c;8"vJ 199 利用奔马扬尘踏浪等场景增强画面动感
zmfRZ!Eh 200 利用公路营造出画面的延伸感
IJBJebqL 201 利用雪景表现冬季草原的纯净感
>-|90CSdSJ 202 利用雾凇表现冬季草原的美感
s?;<F {{[jC"4AY 第9章 水景实拍 c>WpO Z, 203 利用河流自身的线条让画面更有深度
"K$ Wh1<7 204 利用水面的波纹增强画面质感
GKsL~;8" 205 利用慢门拍出水面如丝绸般的画面
~)m t &
206 利用偏振镜消除水面反光,使水面更干净
sHPwW5j/o' 207 利用反光拍出波光粼粼的画面
07LL)v~ 208 利用水面上运动的物体增强画面内容
N"
Jtg@w 209 利用倒影使画面更加迷人
73s3-DS, 210 利用各种石头作为前景
XG\a-dq[ 211 利用小桥的曲线构图
pGbFg& 212 利用岸边的曲线构图
PxVI{:Uz 213 利用水上的船只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
0O['-x
vD)A) 第10章 林木·花草场景实拍 D.&eM4MZ 214 敏感捕捉季节流转带来的色彩变化
gQpD]p%k 215 利用烟雾等拍出迷人的
耶稣光 xX&>5 " 216 利用广角镜头仰拍,营造眩晕感
mLk6!&zN 217 利用森林中的小路作为引导线构图
e<O;pM: 218 通过平行线表现树林局部
q%kj[ZOY$] 219 利用树木的落叶、根茎等引导视线
HSr"M.k5 220 利用太阳的星芒来吸引眼球
o!l3.5m2d 221 利用水汽构图,让画面更具空间感
5)>ZO)F& 222 利用树林中的小动物增加画面内容
p`<e~[]a 223 利用干枯的树干体现沧桑感
G0;EbJ/& 224 利用较暗的背景突出树叶的纹理及色彩
z Jo#3 225 利用慢门拍摄树林中的溪流
K.iH 226 蘑菇也可以“亮”起来
E_![`9i 227 拍出晶莹剔透的树叶
N} x/&e 228 将花朵置于构图点来突出重点
9>[.= 229 拍摄局部使得画面更整洁
K'{W9~9Lq 230 利用深色背景凸显主体
(|a$N.e&K 231 大胆的开放式构图让画面更新颖
2c>H(t h= 232 利用水珠使花朵更鲜艳
U ygw*+ 233 远近虚实的拍摄方式使画面更有层次
U3|&Jee 234 利用昆虫增强兴趣点
4z0R\tjT 235 表现林木、花草优美的形态
leb^,1/D6 236 表现花瓣质感,强化画面视觉效果
ox\B3U%`p} 237 近拍表现花蕊等微观世界的细节
),y!<\oQ fdq^!MWTi 第11章 城市·园林场景实拍 jY#(A23 238 拍摄城市风光的最佳时间
|p8"9jN@}c 239 寻找城市的地标建筑作为主体
+%le/Pg@ 240 长曝光拍出流光溢彩的车流
&t*8oNwSs 241 寻找城市中特殊的曲线
n2y/zP>TC 242 城市日出或日落的时间切片
TA@tRGP> 243 寻找城市古今建筑的对比
ghJ,s|lH 244 冷暖色调使城市风光更加艳丽
1y)$[e
245 寻找有意思的建筑(群)造型
vA"`0 246 在城市风光中纳入人物可为画面增添生活气息
]g8i>,G 247 鱼眼镜头的应用让画面更有冲击力
pT
ocqJ22 248 拍摄足球场,表现体育迷们的生活
sQ>B_Y! 249 利用城市灯光的星芒增强画面兴趣点
f?>-yMR| 250 用斜线构图表现桥梁、道路等对象
=@1R ozt 251 俯拍酒店旋梯,记录旋梯的线条之美
s7UhC.>'@ 252 近拍古建筑墙体,表现其表面质感
9OQ0Yc!3 253 利用光影表现建筑线条与造型之美
74}eF)(me 254 借助建筑玻璃或窗光打造强烈的影调对比
k qY3r & 255 表现“金光穿孔”的景观
Ot2zhR ) 256 寻找园林建筑的特色进行特写
94'k7_q 257 利用园林中的花草树木作为前景表现建筑
-|k&L}\OB0 258 光影在园林摄影中非常重要
An8%7xa7 259 以树枝作为引导线、建筑作为主体构图
SN[L4}{ 260 框式构图增强聚焦感与现场感
&`
00/p 261 利用好园林中水面的倒影
GOZQ5m
- 262 用冷暖对比的色调渲染情绪
n$OE~YwP{ GEe 0@q#YA 第12章 弱光场景实拍 6Bq~\b^ 263 利用光绘拍出不一样的照片
N&x WHFn]C 264 夜晚的星轨怎样拍
_86*.3fQG 265 认识星空延时
h[-d1bKwS 266 “秦时明月汉时关”,用古长城与明月表现时空转换
,yM}]pwlB 267 用接片表现壮阔的银河
V$-~%7@>;9 268 对角线构图的银河银心与地面景物相呼应
#E$Z[G] 269 用帐篷作为地景,与银河相呼应
}W__ffH 270 用中等焦段镜头表现银心迷人的纹理与色彩
ni"$[8U 271 用天文改机表现星空最美的色彩
1o;g1Z/ 272 借助柔焦滤镜让星空画面更干净
22al 273 用灯光连接星空与地面人物,让画面更紧凑
zU4V^N' 274 打开手机,营造摘下一颗星星的错位感
wzDk{4U [B"dH-r7 第13章 风光摄影后期四大要点 Ha=_u+@ 275 裁掉干扰元素让主体突出、画面干净
Uaus>Frx.T 276 裁掉无效区域让构图更紧凑
#4P3xa 277 切割画中画,打造多幅作品
>2| [EZ 278 封闭变开放,增强画面冲击力
x:A-p..e 279 扩充构图范围,让构图更合理
wZo.ynXT 280 拉直水平线或竖直线,让构图更规整
!Ig|m+ 281 校正水平线与竖直线,让构图更规整
T<TcV9vM 282 通过变形或液化调整局部元素,强化主体
E,<\T6/%q 283 通过变形处理机械暗角,让画面更完美
.0Iun+nUD 284 通过变形和拉伸改变主体位置
E VN-<=i^ 285 用移动工具改变主体位置
jIx8k8 286 用修复工具修掉画面中的杂物
`FzYvd"N 287 用仿制图章工具修复照片中的杂物
O2`oe4."vd 288 曝光调整奠定整体影调
DD/>{kff 289 定黑白场确定亮度范围
5q(]1|Sei 290 调整阴影、高光追回层次细节
68koQgI[^ 291 调整对比度改变画面反差与影调层次
#K:-Bys5v 292 渐变滤镜的使用技巧
"'z,[v50& 293 径向滤镜的使用技巧
J0ZxhxX35 294 利用调整画笔进行局部调整
c%AFo]H 295 通过去除薄雾改变画面通透度
.)"_Q/q
296 整体调整画面
V9fGVDl; 297 利用亮度蒙版实现影调的精细优化
MG7 ?N # 298 利用加深、减淡工具改变局部影调
n)
_dH/" 299 建立S形曲线提升通透度
E(QZ!'%K+m 300 基础调整
d}{LM!s 301 用白平衡调整为画面定色调技巧1
)h>\05|T 302 用白平衡调整为画面定色调技巧2
(kWSK:l 303 调整原色统一画面色调
~7lTqY\ 304 用混色器让画面色调更干净
|+Hp+9J 305 用分离色调渲染画面色彩
%]a
@A8o0 306 通过调整自然饱和度加强色感
hzT{3YtY2 307 色彩分布规律:如何让色彩浓郁而不油腻
_KB{J7bs<a 308 通过调整清晰度提升画质
N|!MO{sB 309 通过调整纹理改变画质
|
((1V^ 310 锐化的设定
7SgweZ}" 311 用ACR的蒙版限定锐化区域
.>mH]/]m 312 降噪参数中减少杂色用途
KA 5~">l 313 降噪参数中杂色深度减低的用途
K0EY<Ltq 314 Photoshop中的USM锐化
~ON1Zw[+ 315 USM锐化中半径的用途
heE}_,$| 316 USM锐化中阈值的用途
PGPISrf 317 “Nik Collection”滤镜中Dfine 2的用途
>63)z I 318 Lab模式下的明度锐化
}}^,7npU 319 利用高反差保留滤镜进行锐化
||-nmOy 320 局部锐化与降噪
Usa+b
A w5F4"nl#O} 百度网盘下载书籍;
g>2aIun_Q 本部分内容设定了隐藏,需要回复后才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