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风光摄影创作所需的基本技术、理论知识、实拍经验和后期技法进行了由浅入深的介绍,并将大量的摄影知识总结为320 个知识技巧,通过总结和量化,可以极大地方便读者的学习。
WN<g _8QR 7}g4ePYag 第1~111个知识技巧为基本技术讲解部分,包括相机、镜头与附件等硬件知识,还包括曝光、影调、对焦以及虚实、动静与画质和色彩等技术知识;第112~162个知识技巧讲解了摄影创作相关的基础理论;第163~274 个知识技巧介绍了风光摄影实拍经验;
TL)*onA9 第275~320个知识技巧介绍了风光摄影必备的四大后期技法。虽然本书介绍后期处理的内容不算太多,但涵盖了
风光摄影后期处理必备的二次构图、影调重塑、色调调整和画质优化等重点技法,并且内容讲解侧重于原理分析加实战训练,以帮助读者在学习时能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举一反三,快速掌握风光摄影后期处理的精要。
_CfJ Kp) H]pI$t3~ 本书内容全面、图文并茂,由浅入深地展开讲解,适合风光摄影爱好者、风光摄影从业人员阅读和参考
uKd4+Km /isalOT
#fYB4.i~ I/%v`[ yu)^s!UY; 第1章 摄影系统:相机、镜头与附件 vbVOWX6 001 像素决定了什么
0 ZM(heQ 002 镜头解像力决定了什么
#c5jCy}n 003 相机画幅:底大一级“压死人”
DU0/if9. 004 单反相机与无反相机的具体区别
fGO\f;P 005 入门型相机
NcP/W>lN 006 高端入门型相机
76wNZv)9 007 专业型相机
OQ7 `n<I<) 008 佳能、索尼与尼康相机品牌的选择
.w;kB}$YC 009 恒定光圈与非恒定光圈
/("7*W 2 010 焦距与拍摄视角
ZZ7qSyBs? 011 镜头性能曲线图(MTF图)
:nQlS 012 定焦镜头特点
__2<v?\ 013 变焦镜头特点
]%)<9]} 014 广角镜头特点
D:;idUO 015 标准镜头特点
LP=j/qf| 016 长焦镜头特点
t*=[RS* 017 法兰距与转接环
fT|A^ 018 近摄环的优势与劣势
BBRL_6 019 增倍镜的优势与劣势
@p
L9a1PJv 020 风光摄影配镜方案
BMy3tyO 021 UV滤镜的用途
xEp?|Q$ 022 偏振镜的使用方法
}!AS? 023 渐变镜的使用方法
'gvR?[!t 024 减光镜的使用方法
5&V=$]t 025 柔光镜的使用方法
#<S*MGp!= 026 其他滤镜,以去光害滤镜为例
W3:Fw6v 027 三脚架、云台和快装板的选择
Sk E <V0 028 大力夹:“爬楼”与景区的拍摄利器
aL( hWE 029 快门线:大幅度提升创作可能性
3f] ;y<Km 030 相机清洁
sVK?sBs] 031 无人机摄影的优势与劣势
b:D92pH 032 手机摄影的优势与劣势
u0c}[BAF 033 拍摄入门:持机姿势与快门控制技巧
0z8?6~M;< qyv=ot0"~F 第2章 曝光与影调 B*,)@h 034 曝光的过程与要素
z@i4 035 曝光与测光的关系
Q-n8~Ey1a 036 18%灰与测光
pL5cw= 037 点测光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tqZ+2c<W3 038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N,c!1:b 039 局部测光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EU %,tp 040 评价测光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kqxN\DE 041 测光与曝光补偿的关系
Ic9L@2m 042 向右还是向左曝光
y=Kqv^ 043 控制光圈值,改变曝光值
3o%vV* 044 控制快门速度,改变曝光值
{d'-1z"q 045 控制感光度改变曝光值
"FWx;65CR 046 “白加黑减”的秘密
k~^4 047 自动亮度优化
MQQm3VaKS 048 高光色调优先
I I+y 049 多重曝光的4种常用模式
BVw2skOT 050 曝光与直方图的关系
D &"D[|@ 051 直方图的5种常见状态
Wn'a' 052 特殊曝光的场景
yGdX>h 053 光圈优先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bI55G#1G 054 快门优先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N-\N\uN 055 程序自动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A^>@6d $2 056 全手动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8ac;b 057 B门的原理与用法
y:W6;R 058 全自动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O\ZC$XF 059 场景自动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XP:A"WK" 060 手动编辑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Zd6ik&S
#*'Qm
A 第3章 对焦没那么简单 N2v/< 061 对焦原理
rG}e\ziKuj 062 相位检测对焦
NOo? 063 反差式对焦
5e/YEDP 064 自动对焦与手动对焦的使用场景
}/F$73Xd 065 10倍放大对焦法
@PEFl" 066 峰值对焦法
@kWL "yy, 067 光源对焦法
sD:o
2(G* 068 单次对焦:适用于绝大多数场景
YV<y-,Io 069 连续对焦:捕捉运动对象
x#J9GP. 070 怎样对时静时动的主体进行对焦?
kh5a >OX 071 单点自动对焦
U`%t&7) 072 多点自动对焦
d+
jX49Vt 073 使用超焦距法对焦
j#1G?MF 074 锁定对焦与余弦误差
Uj):}xgi' 075 花卉题材的对焦
Yv5H41o" 076 自然风光题材的对焦
#;]#NqFX 077 合焦、跑焦和脱焦
@up,5` 078 无法自动对焦的原因
mb1mlsE .eR1\IAm 第4章 虚实、动静与画质 P>VoA 079 光圈级数
{>
YsrD C 080 认识景深
tWIs
|n 081 用大光圈拍摄得到虚化的背景
Y~WdN<g 082 用长焦距拍摄得到虚化的背景
m2c'r3 UEu 083 靠近拍摄对象得到虚化的背景
5#,H&ui\ 084 最佳光圈
JWixY/ 085 叙事性光圈的应用
Dfs*~H63 086 分离性光圈的应用
C\EIaLN< 087 快门级数
apo)cR 088 快门与画面动静
H<(F$7Q!\ 089 安全快门
>R+-mP!nj 090 拍瀑布或喷泉
6ZqU:^3 091 快门速度与防抖技术
*siX:?l 092 三脚架与防抖设定
wq$$.
.E 093 感光度的原理
@>)VQf8s1 094 感光度与画质
Qt>K{ >9Cf 095 原生感光度与扩展感光度
;
oyV8P$ 096 不同光线下的感光度设置
_MBhwNBxZ 097 降噪设定与画质变化
Xp:A;i9 098 高性能器材
h2ROQKL"B 099 一定拍摄RAW格式
jE\G_> 100 设定最大尺寸
#ibwD:{ 101 运用合理的技术
R2,9%!iiX c*;oR$VW 第5章 决定照片色彩的要素 )`DVPudiy 102 认识白平衡
2n:<F9^" 103 弄懂色温与白平衡,色彩尽在掌握
/4G1,T_, 104 自动设定白平衡与手动设定色温
3iCe5VF 105 自定义白平衡
Mg;pNK\n 106 调高色温值得到暖调画面
H9mN nZ_k 107 降低色温得到冷调画面
'D+xs}\ 108 照片配置文件
^dI;B27E* 109 曝光值对色彩的影响
;W,* B.~ 110 sRGB色彩空间与Adobe RGB色彩空间
~"#0rPT 111 你所不知道的ProPhoto RGB
!l (Vk 'J,UKK\5 第6章 摄影美学:构图·用光·色彩 r#sg5aS7O| 112 理解构图
1dQAo1 113 构图元素
?zW'Hi 114 内容独特
)9YDNVo*- 115 主题鲜明
k=]e7~! 116 主体突出
)A8#cY!< 117 画面干净
V<QpC5 118 表现力强
Uwc%'=@ 119 远景
JQV%W+-@ 120 全景
rNP;53FtZl 121 特写
qyz%9 9 122 横画幅构图
AY AU 123 竖画幅构图
AxH;psj 124 画幅比例:主流的1∶1、3∶2与4∶3
>Xn,jMUW 125 宽屏系列:16∶9与18∶9
6}^x#9\ 126 俯拍的画面特点及拍摄方法
v$y\X3)mB 127 仰拍的画面特点及拍摄方法
f%]@e9dD 128 几何透视
p&(0e,`z/ 129 空气透视
<=4$.2ym 130 光线透视
/5NWV#- 131 黄金构图法则
16iTE-J_ 132 三分法构图
\p4*Q}t 133 对比:远近对比的要点在哪
cNWmaCLN$ 134 对比:阴影反衬受光部位
K4Q{U@ZJ 135 对比:以虚映实
T
lXS}5^ 136 对比:强烈的色彩反差
Kxsd@^E 137 对比:营造画面的动静对比
h4hAzFQ.s 138 加法:调整取景角度
gP%<<yl 139 加法:添加更多精彩瞬间
SZWNN#w60? 140 重复构图
h/Mt<5 141 对角线构图
s41%A2Enh 142 框景构图
~7:q+\ 143 对称式构图
Y&6jFT_ 144 S形构图
o?baiOkH 145 C形构图
QVT0.GzR 146 V形构图
Y25`vE( 147 光比与光的软硬
@]Jq28 148 顺光追求色彩和细节
qs]W2{-4~ 149 侧光有利于营造丰富的影调
:'[?/<iTg 150 斜射光强调轮廓与立体感
xWxHi6U( 151 逆光的特点
Et 0gPX- 152 红色系画面
56Wh<i3 153 橙色系画面
f(Xin3#' 154 黄色系画面
K)'[^V Xh 155 绿色系画面
vMzL+D2) 156 青色系画面
]Jswxw 157 蓝色系画面
L4 po1 158 紫色系画面
#Pd9i5~N 159 互补色画面
(JbRhcg 160 相邻色画面
~VsN\! G 161 照片的冷暖色彩怎样搭配
{!I`EN] 162 色不过三
7P$*qj~Vh D?KLV_Op 第7章 山川场景实拍 EXSH{P O+ 163 通过太阳从中间分割的画面
@K"$M>n$Z 164 让视线集中在天际线处
1uo-?k 165 三分画面时让切割线位于画面上1/3的位置
6()Jx% 166 使用对角线构图,让画面更灵动
RuHDAJ"&a 167 借助航拍,展现与众不同的视角
h% -=8l, 168 用长焦镜头表现山川连绵的韵律之美
G#7*O` 169 用超长焦镜头表现远处雪峰的细节
,$6si 170 用山峰来串联画面
D <iG*I 171 用逆光渲染山体的气势或氛围
*d8
%FQ 172 利用山路光绘展现优美的山景
&* VhtT?=5 173 利用侧光展现山川更多的色彩
L1kn="5 174 利用光影效果增强画面的层次感
-RP{viGWK 175 利用水面的倒影增强画面的层次感
`{#""I^_ 176 利用建筑物丰富画面内容
D1RQkAZS 177 利用蓝天白云的变幻增强画面美感
3o rSk 178 用夸张的前景使画面更加立体
3~sV- 179 用人物视线衔接画面景物,让画面更紧凑
{MtJP:8Jp 180 利用全景接片全面展现实景地貌
jZ~girA 181 日落后的山川颜色更加丰富
w"v96%"Y 182 将山川作为地景表现星空,画面会更加震撼
=d;a1AO{& 183 充分利用冷暖对比强化画面影调
(Nzh1ul\} 184 借助于云雾丰富画面层次
`Am|9LOT 185 借助于云海塑造画面美感
)a^&7 186 捕捉光线照射山峰的瞬间,强化视觉中心
L 0Ckw},, 187 局部光线照射下的视觉中心,让画面更有秩序感
mU[\// ~=yU%5 s@ 第8章 草原场景实拍 }oD^tU IK 188 利用起伏的地形增加画面层次
%R5- 6 189 利用云型变化营造迷人的草原风光
MgiW9@_( 190 利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对象作为前景让画面更具表现力
H ezbCwsx& 191 利用车辙、公路等作为引导线构图
+=W(c8~P 192 利用草原中河流的曲线构图
@0@WklAJA 193 利用草原的花作为前景构图
_#~D{91
j: 194 利用光影营造美丽的瞬间
>FeCa
hFn 195 利用枯树、根茎等作为前景增强兴趣点
1Ne;U/ 196 利用沙坑、水泡子等构图增强画面内容感
Csu9u'.V 197 利用牛、羊、骆驼等
动物展现草原风光
l(1.Ll
198 利用民族特色活动展现草原风情
"C}<umJ' 199 利用奔马扬尘踏浪等场景增强画面动感
W2<'b05 200 利用公路营造出画面的延伸感
fhg'4FO 201 利用雪景表现冬季草原的纯净感
3=wcA/"! 202 利用雾凇表现冬季草原的美感
Lq3<&$ U>n[R/~] 第9章 水景实拍 VK/L}^=GOO 203 利用河流自身的线条让画面更有深度
b0}dy\dnQ 204 利用水面的波纹增强画面质感
whN<{AG 205 利用慢门拍出水面如丝绸般的画面
-[*y{K@dh 206 利用偏振镜消除水面反光,使水面更干净
|g hyH 207 利用反光拍出波光粼粼的画面
n%WjU)< 208 利用水面上运动的物体增强画面内容
c{kpgN 209 利用倒影使画面更加迷人
:H>I`)bw 210 利用各种石头作为前景
uBG!R#T 211 利用小桥的曲线构图
GYtgw9 "Y 212 利用岸边的曲线构图
)-I/ej^ 213 利用水上的船只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
$JOtUB{ PC5$TJnj3 第10章 林木·花草场景实拍 8A0a/
7Lj 214 敏感捕捉季节流转带来的色彩变化
fx>QP?Z 215 利用烟雾等拍出迷人的
耶稣光 P:Q&lnC 216 利用广角镜头仰拍,营造眩晕感
kP5I+B 217 利用森林中的小路作为引导线构图
q"269W: 218 通过平行线表现树林局部
I`+,I`~u 219 利用树木的落叶、根茎等引导视线
y=Eb->a){ 220 利用太阳的星芒来吸引眼球
/pRv
i>_(: 221 利用水汽构图,让画面更具空间感
eS Z':p 222 利用树林中的小动物增加画面内容
\E c*Gq?. 223 利用干枯的树干体现沧桑感
otaRA 224 利用较暗的背景突出树叶的纹理及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