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风光摄影创作所需的基本技术、理论知识、实拍经验和后期技法进行了由浅入深的介绍,并将大量的摄影知识总结为320 个知识技巧,通过总结和量化,可以极大地方便读者的学习。
1A#/70Mo 3-1a+7fD 第1~111个知识技巧为基本技术讲解部分,包括相机、镜头与附件等硬件知识,还包括曝光、影调、对焦以及虚实、动静与画质和色彩等技术知识;第112~162个知识技巧讲解了摄影创作相关的基础理论;第163~274 个知识技巧介绍了风光摄影实拍经验;
JY;u<xl 第275~320个知识技巧介绍了风光摄影必备的四大后期技法。虽然本书介绍后期处理的内容不算太多,但涵盖了
风光摄影后期处理必备的二次构图、影调重塑、色调调整和画质优化等重点技法,并且内容讲解侧重于原理分析加实战训练,以帮助读者在学习时能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举一反三,快速掌握风光摄影后期处理的精要。
y7rT[f/J s aHY9{) 本书内容全面、图文并茂,由浅入深地展开讲解,适合风光摄影爱好者、风光摄影从业人员阅读和参考
BgDWl{pm x%[NK[^&
PDz:x4A .=d40m PyK!Cyq 第1章 摄影系统:相机、镜头与附件 !#*#ji xo 001 像素决定了什么
BpX` 49 002 镜头解像力决定了什么
fBz|-I:k
+ 003 相机画幅:底大一级“压死人”
$e,r>tgD 004 单反相机与无反相机的具体区别
gSj0+| 005 入门型相机
9Nx%Sdu 006 高端入门型相机
pjoyMHWK 007 专业型相机
DO+~ 008 佳能、索尼与尼康相机品牌的选择
3 p?nQ
O)L 009 恒定光圈与非恒定光圈
L<B)BEE. 010 焦距与拍摄视角
WSv%Rxr8L 011 镜头性能曲线图(MTF图)
F;kKn:X L 012 定焦镜头特点
Hi/[ 013 变焦镜头特点
~F-lO1 014 广角镜头特点
)l!`k 015 标准镜头特点
#Ak|p#7 ^ 016 长焦镜头特点
}; M@JMu, 017 法兰距与转接环
L%<]gJtrO 018 近摄环的优势与劣势
mE>{K 019 增倍镜的优势与劣势
uqa
pj(" 020 风光摄影配镜方案
jAv3qMQA 021 UV滤镜的用途
_Ex<VF u 022 偏振镜的使用方法
:PY6J}: 023 渐变镜的使用方法
Gr)G-zE 024 减光镜的使用方法
%X}vuE[[UC 025 柔光镜的使用方法
1;i|GXY:h 026 其他滤镜,以去光害滤镜为例
4GG>n 027 三脚架、云台和快装板的选择
gu~R4@3 028 大力夹:“爬楼”与景区的拍摄利器
u2`j\
Vu 029 快门线:大幅度提升创作可能性
x*=m'IM[ 030 相机清洁
+xsGa{` 031 无人机摄影的优势与劣势
6K<o0=,jm2 032 手机摄影的优势与劣势
j72mm! 033 拍摄入门:持机姿势与快门控制技巧
~-uf%= KK4e'[Wf 第2章 曝光与影调 7 b( 034 曝光的过程与要素
9ZatlI, 035 曝光与测光的关系
H+]h+K9\7 036 18%灰与测光
fo`R=|L[ 037 点测光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7/k7V) 038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m#mhL 039 局部测光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e>.^RtDF 040 评价测光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hw4IcWJ| 041 测光与曝光补偿的关系
KIR3m
) 042 向右还是向左曝光
&,:!gYN 043 控制光圈值,改变曝光值
>&R@L KP 044 控制快门速度,改变曝光值
*//z$la 045 控制感光度改变曝光值
2Oyw#1tdn 046 “白加黑减”的秘密
quC$<Y 047 自动亮度优化
1@|%{c&+9 048 高光色调优先
?*r%*CL 049 多重曝光的4种常用模式
ZU`~@.`i 050 曝光与直方图的关系
`
"-P g5 051 直方图的5种常见状态
skTaIGRL 052 特殊曝光的场景
f\Hw Y)^> 053 光圈优先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A:7^jrhi 054 快门优先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O @Zn 055 程序自动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4,h)<(d{ 056 全手动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8;c\}D 057 B门的原理与用法
PApr8Xe 058 全自动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A:2CP&* 059 场景自动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 @|u8+ 060 手动编辑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W/ WP }QM !Fxn1Z, 第3章 对焦没那么简单 ,F`1VpTd8 061 对焦原理
L;L_$hu) 062 相位检测对焦
Kb;Pd!Q 063 反差式对焦
`d4xX@
064 自动对焦与手动对焦的使用场景
Ui9;rh$1eU 065 10倍放大对焦法
<SOG?Lh~ 066 峰值对焦法
,{msJyacmR 067 光源对焦法
ycki0&n3 068 单次对焦:适用于绝大多数场景
P2iuB|B@ 069 连续对焦:捕捉运动对象
z8%qCq 070 怎样对时静时动的主体进行对焦?
zSk`Ou8M 071 单点自动对焦
* a1q M? 072 多点自动对焦
@JLN3 073 使用超焦距法对焦
Qb%;
|li 074 锁定对焦与余弦误差
hNkv lk'Ui 075 花卉题材的对焦
Vm8dX? 076 自然风光题材的对焦
J(maJuY 077 合焦、跑焦和脱焦
y;4g>ma0 078 无法自动对焦的原因
=OV5DmVmQ cXf/ 第4章 虚实、动静与画质 '+j;g 079 光圈级数
tlg}"lY 080 认识景深
u2$.EM/iae 081 用大光圈拍摄得到虚化的背景
aaN/HE_ 082 用长焦距拍摄得到虚化的背景
ePI N<F;I 083 靠近拍摄对象得到虚化的背景
ydY 7 :D 084 最佳光圈
a.JjbFL 085 叙事性光圈的应用
p[At0Gc
L 086 分离性光圈的应用
V
EsM 087 快门级数
Dd/]?4 088 快门与画面动静
re#]zc< 089 安全快门
V*(x@pF 090 拍瀑布或喷泉
x%goyXK 091 快门速度与防抖技术
%21 |-B 092 三脚架与防抖设定
iycceZ 093 感光度的原理
}Y!s:w# 094 感光度与画质
?MmQ'1N 095 原生感光度与扩展感光度
Q)M-f;O 096 不同光线下的感光度设置
E]g6|,4~- 097 降噪设定与画质变化
^-n^IR}J 098 高性能器材
rUyGTe(@h 099 一定拍摄RAW格式
iQG]v[$ 100 设定最大尺寸
matm>3n 101 运用合理的技术
4x4[ O{7#Xj
:_ 第5章 决定照片色彩的要素 ~UQ<8`@a 102 认识白平衡
5!$sQ@#}D 103 弄懂色温与白平衡,色彩尽在掌握
v,ni9DIu 104 自动设定白平衡与手动设定色温
O7LJ-M 105 自定义白平衡
0`p"7!r 106 调高色温值得到暖调画面
ot!m=s 107 降低色温得到冷调画面
&(Hw:W9 108 照片配置文件
G?\eO&QG{" 109 曝光值对色彩的影响
n@"<NKzh 110 sRGB色彩空间与Adobe RGB色彩空间
mvt-+K?U 111 你所不知道的ProPhoto RGB
y:$qX*+9e \T<F#a 第6章 摄影美学:构图·用光·色彩 i;]# @n| 112 理解构图
5`Uzx u 113 构图元素
DKem;_6OQ 114 内容独特
)dEcKH<# 115 主题鲜明
aUc#,t;Qd 116 主体突出
/uDcJ1u66 117 画面干净
L>E{~yh 118 表现力强
B^zg#x#8 119 远景
WS.g`% 120 全景
P_8!Gp 121 特写
N=T} 122 横画幅构图
`U\l: ~]e 123 竖画幅构图
T3"'`Sd9; 124 画幅比例:主流的1∶1、3∶2与4∶3
KC2Z@ 125 宽屏系列:16∶9与18∶9
fz|_c*&64 126 俯拍的画面特点及拍摄方法
7P*\|Sxk% 127 仰拍的画面特点及拍摄方法
fi ~@J` 128 几何透视
)t7MD( 129 空气透视
eX}aa0 130 光线透视
/?XI,#j3kM 131 黄金构图法则
(.YSs 132 三分法构图
EL z5P}L6 133 对比:远近对比的要点在哪
:)B1|1 134 对比:阴影反衬受光部位
N`fFYO 135 对比:以虚映实
0L#i c61U 136 对比:强烈的色彩反差
QLHEzEvf{/ 137 对比:营造画面的动静对比
Jc]66
138 加法:调整取景角度
LN<rBF[_:f 139 加法:添加更多精彩瞬间
=-GxJPL 140 重复构图
~Jsu"kr 141 对角线构图
y\-iGKz{0 142 框景构图
o]qwN:8^ 143 对称式构图
!T
,=kh 144 S形构图
@.}Y'`9L 145 C形构图
/%p
~ 146 V形构图
QOrMz`OA 147 光比与光的软硬
$""kZ 148 顺光追求色彩和细节
/iQh'rp 149 侧光有利于营造丰富的影调
0CXXCa7! 150 斜射光强调轮廓与立体感
`r3 klL,W' 151 逆光的特点
FU .%td=: 152 红色系画面
QV\af 153 橙色系画面
JTBt=u{6^ 154 黄色系画面
<}8G1<QZ'. 155 绿色系画面
S0:Oep 156 青色系画面
:(yut 157 蓝色系画面
d^!3&y& 158 紫色系画面
5_L,7\5# 159 互补色画面
0nB[Udk? 160 相邻色画面
FyPG5- 161 照片的冷暖色彩怎样搭配
%VR{<{3f 162 色不过三
E?KPez whP5u/857 第7章 山川场景实拍 B<qsa QG 163 通过太阳从中间分割的画面
I2SH
j6- 164 让视线集中在天际线处
o&z [d 165 三分画面时让切割线位于画面上1/3的位置
hDZyFRg 166 使用对角线构图,让画面更灵动
Ef?|0Gm 167 借助航拍,展现与众不同的视角
lVd-{m) 168 用长焦镜头表现山川连绵的韵律之美
Lz-|M?( 169 用超长焦镜头表现远处雪峰的细节
8d Fqwpw8 170 用山峰来串联画面
`jTB9A" 171 用逆光渲染山体的气势或氛围
S&]r6ss 172 利用山路光绘展现优美的山景
>g~IP> 173 利用侧光展现山川更多的色彩
t#y,9>6 174 利用光影效果增强画面的层次感
hmG8
{h/ 175 利用水面的倒影增强画面的层次感
g&EK^q 176 利用建筑物丰富画面内容
|42;171
177 利用蓝天白云的变幻增强画面美感
+(afO~9 178 用夸张的前景使画面更加立体
S+wT}_BQ 179 用人物视线衔接画面景物,让画面更紧凑
L%{YLl-zf] 180 利用全景接片全面展现实景地貌
kZrc^ 181 日落后的山川颜色更加丰富
PN<VqtW 182 将山川作为地景表现星空,画面会更加震撼
EfpMzD7/( 183 充分利用冷暖对比强化画面影调
Y}t)!}p$r 184 借助于云雾丰富画面层次
XIZN9/; 185 借助于云海塑造画面美感
/cUu]#h 186 捕捉光线照射山峰的瞬间,强化视觉中心
_FcTY5."S 187 局部光线照射下的视觉中心,让画面更有秩序感
UHU ,zgM ZUS5z+o 第8章 草原场景实拍 Fo;:GX,b 188 利用起伏的地形增加画面层次
,RY;dX-# 189 利用云型变化营造迷人的草原风光
S+-$Ih`[ 190 利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对象作为前景让画面更具表现力
Sj|tR[SAoD 191 利用车辙、公路等作为引导线构图
EEK!'[<,sE 192 利用草原中河流的曲线构图
XE2rx2k 193 利用草原的花作为前景构图
v#<{Y'K 194 利用光影营造美丽的瞬间
xVX:kDX 195 利用枯树、根茎等作为前景增强兴趣点
x{K"z4xbI 196 利用沙坑、水泡子等构图增强画面内容感
dtfOFag4_ 197 利用牛、羊、骆驼等
动物展现草原风光
*_#2|96) 198 利用民族特色活动展现草原风情
M
l@F 199 利用奔马扬尘踏浪等场景增强画面动感
9rT^rTV 200 利用公路营造出画面的延伸感
`^'fS@VA 201 利用雪景表现冬季草原的纯净感
mXS]SE 202 利用雾凇表现冬季草原的美感
XK@&$~iA3 jV%=YapF 第9章 水景实拍 /QVwZrch 203 利用河流自身的线条让画面更有深度
K\8zhY 204 利用水面的波纹增强画面质感
Qo^(r$BD 205 利用慢门拍出水面如丝绸般的画面
33D2^Sf6" 206 利用偏振镜消除水面反光,使水面更干净
mD&I6F[s 207 利用反光拍出波光粼粼的画面
!.t D.(XP 208 利用水面上运动的物体增强画面内容
74:~F)BP 209 利用倒影使画面更加迷人
#-+Q]}fB4 210 利用各种石头作为前景
yZgWFf.X 211 利用小桥的曲线构图
EStui>ho 212 利用岸边的曲线构图
CxJ3u 213 利用水上的船只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
y06**f) /BQqg08@L 第10章 林木·花草场景实拍 "p|.[d 214 敏感捕捉季节流转带来的色彩变化
AJ&j|/ 215 利用烟雾等拍出迷人的
耶稣光 t0@AfO.'1 216 利用广角镜头仰拍,营造眩晕感
IpSWg 217 利用森林中的小路作为引导线构图
V.qH&FJ=l 218 通过平行线表现树林局部
v7KBYN 219 利用树木的落叶、根茎等引导视线
pmWy:0 R 220 利用太阳的星芒来吸引眼球
gC iM\Qx 221 利用水汽构图,让画面更具空间感
U.I
w/T-5 222 利用树林中的小动物增加画面内容
[XDV-6KCE. 223 利用干枯的树干体现沧桑感
">3t+A 224 利用较暗的背景突出树叶的纹理及色彩
1i~q~O, 225 利用慢门拍摄树林中的溪流
+lVA$]d 226 蘑菇也可以“亮”起来
} eHxw+. 227 拍出晶莹剔透的树叶
o 7tUv"Rs 228 将花朵置于构图点来突出重点
#Ktk[ "6 229 拍摄局部使得画面更整洁
.s,04xW\ 230 利用深色背景凸显主体
gt(p%~ 231 大胆的开放式构图让画面更新颖
}d>.Nj#zh 232 利用水珠使花朵更鲜艳
+L.D3 233 远近虚实的拍摄方式使画面更有层次
6_u!{ 234 利用昆虫增强兴趣点
'v
CMf 235 表现林木、花草优美的形态
+PADy8 236 表现花瓣质感,强化画面视觉效果
n^l*oEl 237 近拍表现花蕊等微观世界的细节
oe|;>0yf 0,0Z!-Y 第11章 城市·园林场景实拍 r63l( 238 拍摄城市风光的最佳时间
4
?PB
Fbd 239 寻找城市的地标建筑作为主体
4;AQ12<[1 240 长曝光拍出流光溢彩的车流
)AR-b8..o 241 寻找城市中特殊的曲线
g}R Cjl4 242 城市日出或日落的时间切片
VV}"zc^ 243 寻找城市古今建筑的对比
>bQOpGy}l 244 冷暖色调使城市风光更加艳丽
K\;4;6g 245 寻找有意思的建筑(群)造型
.xmB8 R 246 在城市风光中纳入人物可为画面增添生活气息
3%GsTq2o 247 鱼眼镜头的应用让画面更有冲击力
cNmAr8^} 248 拍摄足球场,表现体育迷们的生活
r*$f^T!| 249 利用城市灯光的星芒增强画面兴趣点
0uW)&>W 250 用斜线构图表现桥梁、道路等对象
DeNWh2 251 俯拍酒店旋梯,记录旋梯的线条之美
x"RF[d 252 近拍古建筑墙体,表现其表面质感
gzSm=6Qw0 253 利用光影表现建筑线条与造型之美
]S@T|08b 254 借助建筑玻璃或窗光打造强烈的影调对比
[hg9 0Q6 255 表现“金光穿孔”的景观
:{Z%dD 256 寻找园林建筑的特色进行特写
>yP>]r+ 257 利用园林中的花草树木作为前景表现建筑
>yn]h4M 258 光影在园林摄影中非常重要
j?]+~ 259 以树枝作为引导线、建筑作为主体构图
~uZ9%UB_m 260 框式构图增强聚焦感与现场感
CALD7qMK 261 利用好园林中水面的倒影
Vh?vD:| 262 用冷暖对比的色调渲染情绪
=FIZh}JD .B2e$`s$ 第12章 弱光场景实拍 SnXM`v, 263 利用光绘拍出不一样的照片
ts@$* 264 夜晚的星轨怎样拍
GeB&S!F 265 认识星空延时
_ eBNbO_J 266 “秦时明月汉时关”,用古长城与明月表现时空转换
*?uUP 267 用接片表现壮阔的银河
tB`"gC~ 268 对角线构图的银河银心与地面景物相呼应
eX"Ecl{ 269 用帐篷作为地景,与银河相呼应
\eQPvkx2
270 用中等焦段镜头表现银心迷人的纹理与色彩
F^!O\8PFd 271 用天文改机表现星空最美的色彩
d$+0;D4E 272 借助柔焦滤镜让星空画面更干净
3PRU 273 用灯光连接星空与地面人物,让画面更紧凑
Ev [?5R 274 打开手机,营造摘下一颗星星的错位感
]|w~{X!b4 ( )ldn?v 第13章 风光摄影后期四大要点 1'TS!/ll]; 275 裁掉干扰元素让主体突出、画面干净
)AdwA+-x 276 裁掉无效区域让构图更紧凑
z~p!7q&g 277 切割画中画,打造多幅作品
>Sk%78={R 278 封闭变开放,增强画面冲击力
s/11TgJ 279 扩充构图范围,让构图更合理
}.9a!/@Aj 280 拉直水平线或竖直线,让构图更规整
G@jx&#v 281 校正水平线与竖直线,让构图更规整
D5bi)@G7z 282 通过变形或液化调整局部元素,强化主体
[`tNa Vg 283 通过变形处理机械暗角,让画面更完美
&X`
lh P 284 通过变形和拉伸改变主体位置
4o@:+T:1 285 用移动工具改变主体位置
y,n.(?!* 286 用修复工具修掉画面中的杂物
&1yErGXC 287 用仿制图章工具修复照片中的杂物
ax;<idC} 288 曝光调整奠定整体影调
3jJV5J'" 289 定黑白场确定亮度范围
N z=P1&G' 290 调整阴影、高光追回层次细节
j)iUg03>/4 291 调整对比度改变画面反差与影调层次
#{?RE?nD 292 渐变滤镜的使用技巧
7AGUi+!ICl 293 径向滤镜的使用技巧
".#h$ 294 利用调整画笔进行局部调整
'
\>k7?@ 295 通过去除薄雾改变画面通透度
Y@MxKK uj 296 整体调整画面
>zfx2wh\a 297 利用亮度蒙版实现影调的精细优化
z `\KQx 298 利用加深、减淡工具改变局部影调
a;~< iB;3" 299 建立S形曲线提升通透度
j%Uoigi 300 基础调整
j!k$SDA- 301 用白平衡调整为画面定色调技巧1
;tA$
x!5] 302 用白平衡调整为画面定色调技巧2
En&gI`3n 303 调整原色统一画面色调
tr/.pw6 304 用混色器让画面色调更干净
pTTM(Hrx 305 用分离色调渲染画面色彩
Rd]<591 306 通过调整自然饱和度加强色感
JHZjf7g$k 307 色彩分布规律:如何让色彩浓郁而不油腻
^AOJ^@H^> 308 通过调整清晰度提升画质
aAn p7\7 309 通过调整纹理改变画质
QpoC-4F 310 锐化的设定
uXUuA/O5- 311 用ACR的蒙版限定锐化区域
P&tw!B 312 降噪参数中减少杂色用途
D97 vfC 313 降噪参数中杂色深度减低的用途
f;,*P,K 314 Photoshop中的USM锐化
4,Uqcw?!F' 315 USM锐化中半径的用途
r5(efTgAd+ 316 USM锐化中阈值的用途
seP h%Sa_ 317 “Nik Collection”滤镜中Dfine 2的用途
%i?v)EW 318 Lab模式下的明度锐化
@ uQ *$ 319 利用高反差保留滤镜进行锐化
8.IenU9 320 局部锐化与降噪
q3K}2g ]\}MSo3 百度网盘下载书籍;
2!b##`UjA7 本部分内容设定了隐藏,需要回复后才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