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风光摄影创作所需的基本技术、理论知识、实拍经验和后期技法进行了由浅入深的介绍,并将大量的摄影知识总结为320 个知识技巧,通过总结和量化,可以极大地方便读者的学习。
#=R) s0j" ((rk)Q+;v 第1~111个知识技巧为基本技术讲解部分,包括相机、镜头与附件等硬件知识,还包括曝光、影调、对焦以及虚实、动静与画质和色彩等技术知识;第112~162个知识技巧讲解了摄影创作相关的基础理论;第163~274 个知识技巧介绍了风光摄影实拍经验;
MjC;)z 第275~320个知识技巧介绍了风光摄影必备的四大后期技法。虽然本书介绍后期处理的内容不算太多,但涵盖了
风光摄影后期处理必备的二次构图、影调重塑、色调调整和画质优化等重点技法,并且内容讲解侧重于原理分析加实战训练,以帮助读者在学习时能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举一反三,快速掌握风光摄影后期处理的精要。
+=%13cA*U Xg.'<.!g0 本书内容全面、图文并茂,由浅入深地展开讲解,适合风光摄影爱好者、风光摄影从业人员阅读和参考
V#!ihL/> _)Uw-vhQiT
ws5x53K qWe1`.o /h%<e 第1章 摄影系统:相机、镜头与附件
9"R]"v3BA 001 像素决定了什么
hi,! 002 镜头解像力决定了什么
{s|rk 003 相机画幅:底大一级“压死人”
W<TW6_*e 004 单反相机与无反相机的具体区别
Ea1{9>S 005 入门型相机
0m,A`*o 006 高端入门型相机
a&)0_i:r 007 专业型相机
[8.ufpZ 008 佳能、索尼与尼康相机品牌的选择
La?q> 009 恒定光圈与非恒定光圈
6cSMKbgZJ 010 焦距与拍摄视角
VB*N;bM^ 011 镜头性能曲线图(MTF图)
MK[l*=\s 012 定焦镜头特点
1Nw&Z0MI 013 变焦镜头特点
0"o<(1 014 广角镜头特点
8rXq-V_u 015 标准镜头特点
k(o[T),_%0 016 长焦镜头特点
Y+<C[Fiq 017 法兰距与转接环
j11 \t 018 近摄环的优势与劣势
`LH!"M 019 增倍镜的优势与劣势
pOD| 020 风光摄影配镜方案
? AP2Opsl 021 UV滤镜的用途
k);z}`7 022 偏振镜的使用方法
^G=wRtS 023 渐变镜的使用方法
l9)iLOj 024 减光镜的使用方法
0m)["g4 025 柔光镜的使用方法
E!Hq%L!/ 026 其他滤镜,以去光害滤镜为例
(}O)pqZ> 027 三脚架、云台和快装板的选择
p+;Re2Uyg 028 大力夹:“爬楼”与景区的拍摄利器
?+GbPG~ 029 快门线:大幅度提升创作可能性
[6 wI22 030 相机清洁
KpC)A5u6 031 无人机摄影的优势与劣势
yk#yrxM 032 手机摄影的优势与劣势
jM1_+Lm1 033 拍摄入门:持机姿势与快门控制技巧
66D<Up'K v6oPAqj,r 第2章 曝光与影调 :tdx: 034 曝光的过程与要素
p]`pUw{ 035 曝光与测光的关系
yNc>s/ 036 18%灰与测光
/`\-.S9 037 点测光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tr?5iKxc 038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kR^7Z7+#* 039 局部测光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oF.Fg<p( 040 评价测光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uA
C:& 041 测光与曝光补偿的关系
fj0+a0h 042 向右还是向左曝光
KwPJ0
]('_ 043 控制光圈值,改变曝光值
'`"LX!"ZO 044 控制快门速度,改变曝光值
Ou2H~3^PL 045 控制感光度改变曝光值
Q[J,j+f< 046 “白加黑减”的秘密
dr~MyQ 047 自动亮度优化
f*XF"@ZQV 048 高光色调优先
;zs*Zd7h M 049 多重曝光的4种常用模式
=e$
#m; 050 曝光与直方图的关系
ZhxMA*fL 051 直方图的5种常见状态
-B4uK 052 特殊曝光的场景
(&x~pv"+ 053 光圈优先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Da-F(^E 054 快门优先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yel>-=Vn 055 程序自动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c::x.B"w 056 全手动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G8u8&| 057 B门的原理与用法
*!Am6\+ 058 全自动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eVU:.fx 059 场景自动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Z6D4VZVF 060 手动编辑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L%B+V;<h3 Xid>8 第3章 对焦没那么简单 #> CN,eiZ 061 对焦原理
LWVO%@)w 062 相位检测对焦
.Z_U]_( 063 反差式对焦
J3:P/n& 064 自动对焦与手动对焦的使用场景
*uEU9fX 065 10倍放大对焦法
_'I9rGlx3 066 峰值对焦法
7]nPWz1%* 067 光源对焦法
GC4$9q}C4Z 068 单次对焦:适用于绝大多数场景
%i.|bIhmm 069 连续对焦:捕捉运动对象
o8s&n3mY}y 070 怎样对时静时动的主体进行对焦?
4aV3x&6X 071 单点自动对焦
s|,]Nb=z/ 072 多点自动对焦
hJ}G5pX 073 使用超焦距法对焦
>,] #~d 074 锁定对焦与余弦误差
3M@>kIT8 075 花卉题材的对焦
fLD9RZ8_ 076 自然风光题材的对焦
il#rdJ1@t 077 合焦、跑焦和脱焦
=pk'a_P8- 078 无法自动对焦的原因
2f:'~ P56 }s)Z:6;(,q 第4章 虚实、动静与画质 EXBfzK)a 079 光圈级数
Etl7V 080 认识景深
.s!:p pwl 081 用大光圈拍摄得到虚化的背景
JQtH},Tr 082 用长焦距拍摄得到虚化的背景
#-@{ rgH 083 靠近拍摄对象得到虚化的背景
#zy%B 084 最佳光圈
.Z^g
7 *s 085 叙事性光圈的应用
kqyMrZ# 086 分离性光圈的应用
VLO>{"{' 087 快门级数
sW]n~kTt' 088 快门与画面动静
9V"j=1B} 089 安全快门
q6ikJ8E8b 090 拍瀑布或喷泉
]Yj>~k:K 091 快门速度与防抖技术
HAiUFO/R 092 三脚架与防抖设定
JJ+<?CeHD 093 感光度的原理
#>,cc?H- 094 感光度与画质
V\G>e{ 095 原生感光度与扩展感光度
6
%=BYDF 096 不同光线下的感光度设置
l~=iUZW< 097 降噪设定与画质变化
aQG#bh [ 098 高性能器材
t/$xzsoJZr 099 一定拍摄RAW格式
B.WJ6.DkS 100 设定最大尺寸
~"wD4Ue 101 运用合理的技术
[a`i{(! E??%)q 第5章 决定照片色彩的要素 e"2QV vB 102 认识白平衡
]S:@=9JB' 103 弄懂色温与白平衡,色彩尽在掌握
eeDhTw9 104 自动设定白平衡与手动设定色温
,qfa,O 105 自定义白平衡
XMdc n, 106 调高色温值得到暖调画面
U=t'>;(g 107 降低色温得到冷调画面
roA1=G\Q 108 照片配置文件
|H A7 C 109 曝光值对色彩的影响
j~8+,: 110 sRGB色彩空间与Adobe RGB色彩空间
P$QjDu- 111 你所不知道的ProPhoto RGB
N<{`n; };j&)M 第6章 摄影美学:构图·用光·色彩 N\fT6#5B 112 理解构图
K]u|V0c 113 构图元素
s +GF-kJ* 114 内容独特
C:K\-P9 115 主题鲜明
LBE".+ 116 主体突出
b1#=q0Zl 117 画面干净
$W?XxgkB? 118 表现力强
em]K7B= 119 远景
O7\s1
V; 120 全景
BNy"YK$ 121 特写
@Dy.HQ~ 122 横画幅构图
saT9%?4- 123 竖画幅构图
j{^(TE 124 画幅比例:主流的1∶1、3∶2与4∶3
n~ql]Ln 125 宽屏系列:16∶9与18∶9
Gw./qu-W 126 俯拍的画面特点及拍摄方法
y(dS1.5F 127 仰拍的画面特点及拍摄方法
q>[% C5 128 几何透视
_R<HC 129 空气透视
w=`z!x![/ 130 光线透视
$ {+.1"/[ 131 黄金构图法则
IBqY$K+l 132 三分法构图
KRtu@;? 133 对比:远近对比的要点在哪
i#lo?\PO> 134 对比:阴影反衬受光部位
wgyO% 135 对比:以虚映实
s]N-n?'G" 136 对比:强烈的色彩反差
lkm(3y@']A 137 对比:营造画面的动静对比
c|R/,/ 138 加法:调整取景角度
#SYWAcTkO} 139 加法:添加更多精彩瞬间
V9VP"kD
140 重复构图
caP 141 对角线构图
</X"*G't 142 框景构图
rTm{-b)r 143 对称式构图
mQs$7t[>t 144 S形构图
*I67SBt 145 C形构图
A|J\X=5 146 V形构图
@NIypi$T 147 光比与光的软硬
eqR#` 148 顺光追求色彩和细节
[*G2wP[$ 149 侧光有利于营造丰富的影调
2UF94 150 斜射光强调轮廓与立体感
W,~1KUTc 151 逆光的特点
78)^vvn5~ 152 红色系画面
k~#|8eLv 153 橙色系画面
dO[4}FZ$ 154 黄色系画面
!_) ^bRd 155 绿色系画面
4I*Mc%dD 156 青色系画面
RV`j>1 157 蓝色系画面
M@ kZ(Rkv 158 紫色系画面
=dBrmMh 159 互补色画面
C6w{"[Wv=X 160 相邻色画面
nrIL_ 161 照片的冷暖色彩怎样搭配
/6zpVkV 162 色不过三
F4Uk+|]Bu ak>NKK8P 第7章 山川场景实拍 +][P*/ Ek 163 通过太阳从中间分割的画面
gcxk'd 164 让视线集中在天际线处
5B 7*Z 165 三分画面时让切割线位于画面上1/3的位置
ra>`J_ 166 使用对角线构图,让画面更灵动
.LhmYbQ2WE 167 借助航拍,展现与众不同的视角
_zh5KP[{ 168 用长焦镜头表现山川连绵的韵律之美
~-`02 169 用超长焦镜头表现远处雪峰的细节
"^z=r]<5
170 用山峰来串联画面
|esjhf}H>v 171 用逆光渲染山体的气势或氛围
V+24- QWh 172 利用山路光绘展现优美的山景
jyhzLu 173 利用侧光展现山川更多的色彩
)^H9C"7T 174 利用光影效果增强画面的层次感
B:~;7A\ 175 利用水面的倒影增强画面的层次感
c0&'rxi(B 176 利用建筑物丰富画面内容
k_>{"Rc 177 利用蓝天白云的变幻增强画面美感
f'O vG@ 178 用夸张的前景使画面更加立体
<&:&qngg 179 用人物视线衔接画面景物,让画面更紧凑
H4NEB1TO> 180 利用全景接片全面展现实景地貌
qJU)d 181 日落后的山川颜色更加丰富
h<;[P?z 182 将山川作为地景表现星空,画面会更加震撼
v{ n}%akc 183 充分利用冷暖对比强化画面影调
%>2t=)T 184 借助于云雾丰富画面层次
~ fEs!hl 185 借助于云海塑造画面美感
g i'agB^ 186 捕捉光线照射山峰的瞬间,强化视觉中心
~,2hP
~ 187 局部光线照射下的视觉中心,让画面更有秩序感
0@lC5-= 1fv~r@6s 第8章 草原场景实拍 |"qB2.[ 188 利用起伏的地形增加画面层次
h)8+4?-4I 189 利用云型变化营造迷人的草原风光
AJfi,rFPg 190 利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对象作为前景让画面更具表现力
,,@`l\Pgd 191 利用车辙、公路等作为引导线构图
Ok&>[qu 192 利用草原中河流的曲线构图
h(Ed% 193 利用草原的花作为前景构图
/\cu!yiX 194 利用光影营造美丽的瞬间
]Cn*C{ 195 利用枯树、根茎等作为前景增强兴趣点
_|3TC1N$n 196 利用沙坑、水泡子等构图增强画面内容感
i8_x1=A 197 利用牛、羊、骆驼等
动物展现草原风光
*"FLkC4 198 利用民族特色活动展现草原风情
*\KvcRMGUa 199 利用奔马扬尘踏浪等场景增强画面动感
"GI&S% F 200 利用公路营造出画面的延伸感
v8bl-9DQ 201 利用雪景表现冬季草原的纯净感
rs Uw(K^ 202 利用雾凇表现冬季草原的美感
qLi9ym, ] 8 QF?W{NK 第9章 水景实拍 ;-pvc<_c< 203 利用河流自身的线条让画面更有深度
7/_ VE 204 利用水面的波纹增强画面质感
%8CT -mQ 205 利用慢门拍出水面如丝绸般的画面
j9ta0~x1*6 206 利用偏振镜消除水面反光,使水面更干净
+esNwz_ 207 利用反光拍出波光粼粼的画面
o?K|[gNi 208 利用水面上运动的物体增强画面内容
nFnF_ 209 利用倒影使画面更加迷人
Pmlgh&Z 210 利用各种石头作为前景
n/oipiYx 211 利用小桥的曲线构图
arS'th:j 212 利用岸边的曲线构图
*}ee"eHs 213 利用水上的船只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
>B /&V|E xg,]M/J 第10章 林木·花草场景实拍 A}bHfn| 214 敏感捕捉季节流转带来的色彩变化
i
`QK'=h[ 215 利用烟雾等拍出迷人的
耶稣光 ZT"|o\G^Q 216 利用广角镜头仰拍,营造眩晕感
U?fN3 217 利用森林中的小路作为引导线构图
KV}U{s+U8 218 通过平行线表现树林局部
WG/J4H`Od 219 利用树木的落叶、根茎等引导视线
QYfAf3te 220 利用太阳的星芒来吸引眼球
hYc{9$ 221 利用水汽构图,让画面更具空间感
>Y-TwDaE 222 利用树林中的小动物增加画面内容
S~Iw?SK3 223 利用干枯的树干体现沧桑感
BrH;(*H)8 224 利用较暗的背景突出树叶的纹理及色彩
Pgw%SMEp 225 利用慢门拍摄树林中的溪流
yF5 226 蘑菇也可以“亮”起来
U@J/ 227 拍出晶莹剔透的树叶
/~l/_Jct@G 228 将花朵置于构图点来突出重点
(SsH uNt. 229 拍摄局部使得画面更整洁
8;g.3Qv 230 利用深色背景凸显主体
~Oq,[,W 231 大胆的开放式构图让画面更新颖
Di<J6xu 232 利用水珠使花朵更鲜艳
zc/%1 233 远近虚实的拍摄方式使画面更有层次
t 9n 234 利用昆虫增强兴趣点
]9&q'7*L 235 表现林木、花草优美的形态
GGc_9?h 236 表现花瓣质感,强化画面视觉效果
!N8)C@= 237 近拍表现花蕊等微观世界的细节
#VdI{IbW Fy@#r+PgWp 第11章 城市·园林场景实拍 &lPBqw 238 拍摄城市风光的最佳时间
%Mng8r 239 寻找城市的地标建筑作为主体
+yb$[E* 240 长曝光拍出流光溢彩的车流
8#]7`o 241 寻找城市中特殊的曲线
\W`} L 242 城市日出或日落的时间切片
$wYuH9( 243 寻找城市古今建筑的对比
U++~3e@l 244 冷暖色调使城市风光更加艳丽
YNC0Z'c9 245 寻找有意思的建筑(群)造型
~26s7S} 246 在城市风光中纳入人物可为画面增添生活气息
rw8J:?0x 247 鱼眼镜头的应用让画面更有冲击力
vN,}aV2nq 248 拍摄足球场,表现体育迷们的生活
_A,-[*OKI 249 利用城市灯光的星芒增强画面兴趣点
5<O61Lgx 250 用斜线构图表现桥梁、道路等对象
$;2eH 251 俯拍酒店旋梯,记录旋梯的线条之美
m-'(27 252 近拍古建筑墙体,表现其表面质感
ok3 253 利用光影表现建筑线条与造型之美
=F%wlzF: 254 借助建筑玻璃或窗光打造强烈的影调对比
foz5D9sQ 255 表现“金光穿孔”的景观
<a+eF}*2 256 寻找园林建筑的特色进行特写
sO6g IPU^ 257 利用园林中的花草树木作为前景表现建筑
$}^\=p}X 258 光影在园林摄影中非常重要
"T{~,'T 259 以树枝作为引导线、建筑作为主体构图
3W-NS~y 260 框式构图增强聚焦感与现场感
I,<>%Z|' 261 利用好园林中水面的倒影
E]H 262 用冷暖对比的色调渲染情绪
9U7Mu;4 p_5>?[TW: 第12章 弱光场景实拍 g/l0}% 263 利用光绘拍出不一样的照片
NT;x1 264 夜晚的星轨怎样拍
X(!AI|6Bt 265 认识星空延时
762o~vY6$ 266 “秦时明月汉时关”,用古长城与明月表现时空转换
-?aw^du 267 用接片表现壮阔的银河
QypiF*fSU 268 对角线构图的银河银心与地面景物相呼应
k?["F%)I 269 用帐篷作为地景,与银河相呼应
loeLj4"" 270 用中等焦段镜头表现银心迷人的纹理与色彩
BK(pJNBh 271 用天文改机表现星空最美的色彩
ST:
v3* 272 借助柔焦滤镜让星空画面更干净
/m
Q2;*| 273 用灯光连接星空与地面人物,让画面更紧凑
mI7rx`4H 274 打开手机,营造摘下一颗星星的错位感
7"n)/;la F9k
I'<Q 第13章 风光摄影后期四大要点 iM/*&O} 275 裁掉干扰元素让主体突出、画面干净
jTd4 H) 276 裁掉无效区域让构图更紧凑
;WvYzd9 277 切割画中画,打造多幅作品
mo|PrLV 278 封闭变开放,增强画面冲击力
of+phMev 279 扩充构图范围,让构图更合理
4>$
;gH 280 拉直水平线或竖直线,让构图更规整
Ej+]^t$\ 281 校正水平线与竖直线,让构图更规整
KkdG.c' 282 通过变形或液化调整局部元素,强化主体
{
OxAY_ 283 通过变形处理机械暗角,让画面更完美
JA?,0S 284 通过变形和拉伸改变主体位置
?GUz?'d 285 用移动工具改变主体位置
e7XsyL'|p 286 用修复工具修掉画面中的杂物
piYws<Q 287 用仿制图章工具修复照片中的杂物
Bbl)3$`, 288 曝光调整奠定整体影调
9 {O2B5u1 289 定黑白场确定亮度范围
"#-Nqq 290 调整阴影、高光追回层次细节
c#{Ywh 291 调整对比度改变画面反差与影调层次
R0Ax$Cv{ 292 渐变滤镜的使用技巧
:7$\X[ 293 径向滤镜的使用技巧
vbRrk($` 294 利用调整画笔进行局部调整
/$FXg;h9$ 295 通过去除薄雾改变画面通透度
`z-H]fU 296 整体调整画面
28T\@zi 297 利用亮度蒙版实现影调的精细优化
X(r)Z\ 298 利用加深、减淡工具改变局部影调
2fkIdy#n@ 299 建立S形曲线提升通透度
z"6ZDC6 300 基础调整
+}c|O+6g 301 用白平衡调整为画面定色调技巧1
iot.E%G 302 用白平衡调整为画面定色调技巧2
<\1}@?NGC 303 调整原色统一画面色调
Y7*(_P3/ 304 用混色器让画面色调更干净
Y!Uu173 305 用分离色调渲染画面色彩
\~gA+o}Q 306 通过调整自然饱和度加强色感
e;A^.\SP 307 色彩分布规律:如何让色彩浓郁而不油腻
4V u'r? 308 通过调整清晰度提升画质
GOYn\N;V2 309 通过调整纹理改变画质
`ICcaRIN8I 310 锐化的设定
"pSH!0Ap\ 311 用ACR的蒙版限定锐化区域
_HWHQF7 312 降噪参数中减少杂色用途
ASzzBR;?_ 313 降噪参数中杂色深度减低的用途
8!u/
314 Photoshop中的USM锐化
%rpR-}j 315 USM锐化中半径的用途
a%7"_{s1 316 USM锐化中阈值的用途
]z-']R; 317 “Nik Collection”滤镜中Dfine 2的用途
%_B:EMPd 318 Lab模式下的明度锐化
z:Xj_ `p 319 利用高反差保留滤镜进行锐化
=bs.2aN&^ 320 局部锐化与降噪
Bs+c2R 1DEO3p 百度网盘下载书籍;
My]+?.Ru 本部分内容设定了隐藏,需要回复后才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