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风光摄影创作所需的基本技术、理论知识、实拍经验和后期技法进行了由浅入深的介绍,并将大量的摄影知识总结为320 个知识技巧,通过总结和量化,可以极大地方便读者的学习。
.A 12Co ~J #^L* 第1~111个知识技巧为基本技术讲解部分,包括相机、镜头与附件等硬件知识,还包括曝光、影调、对焦以及虚实、动静与画质和色彩等技术知识;第112~162个知识技巧讲解了摄影创作相关的基础理论;第163~274 个知识技巧介绍了风光摄影实拍经验;
7O)j]eeoL 第275~320个知识技巧介绍了风光摄影必备的四大后期技法。虽然本书介绍后期处理的内容不算太多,但涵盖了
风光摄影后期处理必备的二次构图、影调重塑、色调调整和画质优化等重点技法,并且内容讲解侧重于原理分析加实战训练,以帮助读者在学习时能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举一反三,快速掌握风光摄影后期处理的精要。
)0F\[Jl} B#Sg:L9Tr' 本书内容全面、图文并茂,由浅入深地展开讲解,适合风光摄影爱好者、风光摄影从业人员阅读和参考
r(qAe{ ynkPI6o
Th"0Cc) C|"BMam %A 4F?/E 第1章 摄影系统:相机、镜头与附件 O [Q;[@ 001 像素决定了什么
^uZ!e+ 002 镜头解像力决定了什么
Ekq&.qjYG" 003 相机画幅:底大一级“压死人”
-w7g} 004 单反相机与无反相机的具体区别
42 6l:>D( 005 入门型相机
"XvM1G&s` 006 高端入门型相机
wO\,?SI4 007 专业型相机
m5Q?g8 008 佳能、索尼与尼康相机品牌的选择
6:PQkr 009 恒定光圈与非恒定光圈
y]9PLch]vZ 010 焦距与拍摄视角
v-^7oai 011 镜头性能曲线图(MTF图)
Z]Zs"$q@ 012 定焦镜头特点
'VH%cz* 013 变焦镜头特点
/K+GM8rtE 014 广角镜头特点
|[%CFm}+? 015 标准镜头特点
SM3qPlsF 016 长焦镜头特点
Mv\odf\] 017 法兰距与转接环
-wA^ao 018 近摄环的优势与劣势
W.nQYH 019 增倍镜的优势与劣势
8[2.HM$Y 020 风光摄影配镜方案
4VPJv>^ 021 UV滤镜的用途
'a&( r; 022 偏振镜的使用方法
oh>X/uj 023 渐变镜的使用方法
4KO2oIR 024 减光镜的使用方法
)Fa6'M 025 柔光镜的使用方法
|dP[_nh? 026 其他滤镜,以去光害滤镜为例
_1<zpHp 027 三脚架、云台和快装板的选择
ux8: 028 大力夹:“爬楼”与景区的拍摄利器
PxqRb 029 快门线:大幅度提升创作可能性
(YOp 030 相机清洁
BkZmE, 031 无人机摄影的优势与劣势
~\0uy3% 032 手机摄影的优势与劣势
!21#NCw 033 拍摄入门:持机姿势与快门控制技巧
^N{Lau T(n<@Ac]V 第2章 曝光与影调 ]yR0"<W^xO 034 曝光的过程与要素
lDBn3U&z> 035 曝光与测光的关系
k{{ iF 036 18%灰与测光
^:c:~F6J 037 点测光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w_*UFLMSqR 038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bU(H2Fv 039 局部测光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ch^tq",1> 040 评价测光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hqPpRSv' 041 测光与曝光补偿的关系
n\U3f M>N 042 向右还是向左曝光
GpW5)a 043 控制光圈值,改变曝光值
Ru1I,QvCj" 044 控制快门速度,改变曝光值
oH[4<K> 045 控制感光度改变曝光值
nWrknm 046 “白加黑减”的秘密
4sj:%%UE 047 自动亮度优化
5)}3C_pmW 048 高光色调优先
G:n,u$2a< 049 多重曝光的4种常用模式
z j[/~I 050 曝光与直方图的关系
d|nJp-%V 051 直方图的5种常见状态
7<'4WHi;@s 052 特殊曝光的场景
e-}b]\ 053 光圈优先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hH=H/L_Z 054 快门优先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m/2LwN 055 程序自动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4{[cXM8*j 056 全手动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Cfz020u`g 057 B门的原理与用法
aN87 ^[ 058 全自动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Do&em8i
z 059 场景自动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W?*]'0 060 手动编辑模式的原理与用法
} s0?RH qac4GZ 第3章 对焦没那么简单 G! y~Y]e 061 对焦原理
~"oxytJ 062 相位检测对焦
SBj9sFZ 063 反差式对焦
f* +eu@ 064 自动对焦与手动对焦的使用场景
H;&^A5 065 10倍放大对焦法
N*k` 'T 066 峰值对焦法
]yTMWIx# 067 光源对焦法
(sngq{*%%z 068 单次对焦:适用于绝大多数场景
(c{<JYEC 069 连续对焦:捕捉运动对象
Rf&~7h'+ 070 怎样对时静时动的主体进行对焦?
{}vB#! 071 单点自动对焦
,]OL[m 072 多点自动对焦
INm21MS$ 073 使用超焦距法对焦
;NyX9&@ 074 锁定对焦与余弦误差
-^y$RJC 075 花卉题材的对焦
sT. :"Pj$ 076 自然风光题材的对焦
t+R8{9L- 077 合焦、跑焦和脱焦
y~&R(x~w 078 无法自动对焦的原因
\= M*x l.DC20bs 第4章 虚实、动静与画质 s|Hrb_[;l 079 光圈级数
DI P( 080 认识景深
{=(GY@yU/ 081 用大光圈拍摄得到虚化的背景
yv.UNcP? 082 用长焦距拍摄得到虚化的背景
JN{.-k4Ha 083 靠近拍摄对象得到虚化的背景
~*Fbs! ;, 084 最佳光圈
4X0k1Fw)Y 085 叙事性光圈的应用
@KM !g,f 086 分离性光圈的应用
@"`J~uK 087 快门级数
[")3c)OH| 088 快门与画面动静
+Om(&\c(6 089 安全快门
B&l5yI
b 090 拍瀑布或喷泉
p Rt=5WZ 091 快门速度与防抖技术
D ^ mfWJS 092 三脚架与防抖设定
*vx!twu1o 093 感光度的原理
7XE |5G 094 感光度与画质
v&[Ff|> 095 原生感光度与扩展感光度
S7tc 096 不同光线下的感光度设置
&ukYTDM 097 降噪设定与画质变化
&N{XLg> 098 高性能器材
u$7od$&S 099 一定拍摄RAW格式
0]tr&BLl* 100 设定最大尺寸
V~V_+ 101 运用合理的技术
P4{8pO]B gZ!vRO<% 第5章 决定照片色彩的要素 6
ufF34tA 102 认识白平衡
\tLfB[S.5 103 弄懂色温与白平衡,色彩尽在掌握
?v]EXV3 104 自动设定白平衡与手动设定色温
5ua`5Hb; 105 自定义白平衡
}Y/uU"t 106 调高色温值得到暖调画面
oDY
$F% 107 降低色温得到冷调画面
y{>d&M| 108 照片配置文件
y.$/niQ% 109 曝光值对色彩的影响
0dv# [ 110 sRGB色彩空间与Adobe RGB色彩空间
[:cy.K!Uo% 111 你所不知道的ProPhoto RGB
=(ULfz[: <cQ)*~hN 第6章 摄影美学:构图·用光·色彩 FLT4:B7 112 理解构图
J{W<6AK\S 113 构图元素
!f
7CN< 114 内容独特
dQD YN_ 115 主题鲜明
|@{4zoP_N 116 主体突出
[LDV*79Z 117 画面干净
{+CW_ce 118 表现力强
\'z&7;px 119 远景
inO)Y]|f 120 全景
"MH_hzbBF 121 特写
:VP*\K/: 122 横画幅构图
q~*9A-MH 123 竖画幅构图
,{"%-U#z 124 画幅比例:主流的1∶1、3∶2与4∶3
Gqe?CM 125 宽屏系列:16∶9与18∶9
C&Nga
`J 126 俯拍的画面特点及拍摄方法
X,m6#vLK2 127 仰拍的画面特点及拍摄方法
QU4/hS;Ux 128 几何透视
.M3]\I u 129 空气透视
W4
v/,g> 130 光线透视
=o g5Mh, 131 黄金构图法则
Ne{2fV>8Ay 132 三分法构图
~s#vP<QHa 133 对比:远近对比的要点在哪
WCK;r{p%I 134 对比:阴影反衬受光部位
A 9I5 135 对比:以虚映实
e^;<T9Esr 136 对比:强烈的色彩反差
6[r-8_ 137 对比:营造画面的动静对比
P?- #d\qi 138 加法:调整取景角度
$
{Y?jJ 139 加法:添加更多精彩瞬间
uB;\nj5'D 140 重复构图
A .]o&S} 141 对角线构图
1}O&q6\"J 142 框景构图
xa7~{ E, 143 对称式构图
k!9LJ%Xh 144 S形构图
rA<>k/a
145 C形构图
{51<EvyE* 146 V形构图
^T(v4'7 147 光比与光的软硬
6N7^`ghTf 148 顺光追求色彩和细节
Ancka 149 侧光有利于营造丰富的影调
ii< /!B( 150 斜射光强调轮廓与立体感
-&L(0?*qo 151 逆光的特点
Y9YE:s 152 红色系画面
oqLM-=0<} 153 橙色系画面
IP#w 154 黄色系画面
{KH!PAh 155 绿色系画面
{jnfe}] 156 青色系画面
Me*woCos' 157 蓝色系画面
R^[b
I; 158 紫色系画面
$2tPqZ> 159 互补色画面
GJpQcse% 160 相邻色画面
tc.`P]R
161 照片的冷暖色彩怎样搭配
;|C[.0;kgv 162 色不过三
],!7S"{97 %Z:07|57I[ 第7章 山川场景实拍 ?^y!}( 163 通过太阳从中间分割的画面
p#k>BHgnF 164 让视线集中在天际线处
)GbVgYkk 165 三分画面时让切割线位于画面上1/3的位置
lWiC$ 166 使用对角线构图,让画面更灵动
hxt,%al 167 借助航拍,展现与众不同的视角
1[?
xU:;9 168 用长焦镜头表现山川连绵的韵律之美
\{g;|Z1 169 用超长焦镜头表现远处雪峰的细节
F.N4Q'2Z 170 用山峰来串联画面
P~6QRm 171 用逆光渲染山体的气势或氛围
at N%csA0 172 利用山路光绘展现优美的山景
Mk:k0,z 173 利用侧光展现山川更多的色彩
5eP0W# 174 利用光影效果增强画面的层次感
HU~,_m 175 利用水面的倒影增强画面的层次感
c8R#=^ DD 176 利用建筑物丰富画面内容
( E8(np 177 利用蓝天白云的变幻增强画面美感
D%WgE&wtM 178 用夸张的前景使画面更加立体
KG2ij~v 179 用人物视线衔接画面景物,让画面更紧凑
7W7!X\0Y 180 利用全景接片全面展现实景地貌
4>JDo,AWy 181 日落后的山川颜色更加丰富
!623; 182 将山川作为地景表现星空,画面会更加震撼
=|Q7k +b 183 充分利用冷暖对比强化画面影调
t;>"V.F<1 184 借助于云雾丰富画面层次
~|FKl% 185 借助于云海塑造画面美感
NWNPq" 186 捕捉光线照射山峰的瞬间,强化视觉中心
dg(fD>+ 187 局部光线照射下的视觉中心,让画面更有秩序感
vk^ /[eha #z(JYw, 第8章 草原场景实拍 Z`W@Od$f 188 利用起伏的地形增加画面层次
P7X': 189 利用云型变化营造迷人的草原风光
{6/Yu:; 190 利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对象作为前景让画面更具表现力
BAJEn6f? 191 利用车辙、公路等作为引导线构图
#iZ%CY\ 192 利用草原中河流的曲线构图
o3s ME2 193 利用草原的花作为前景构图
C>A*L4c]F 194 利用光影营造美丽的瞬间
qGH
s2Og 195 利用枯树、根茎等作为前景增强兴趣点
RD$"ft]Vc 196 利用沙坑、水泡子等构图增强画面内容感
\W;+@w|c 197 利用牛、羊、骆驼等
动物展现草原风光
kS\A_"bc 198 利用民族特色活动展现草原风情
ljS~>& 199 利用奔马扬尘踏浪等场景增强画面动感
2O*(F>>dT 200 利用公路营造出画面的延伸感
T#>1$0yv 201 利用雪景表现冬季草原的纯净感
!)nA4l=S# 202 利用雾凇表现冬季草原的美感
L,KK{o|Eq =}8:zO
2'{ 第9章 水景实拍 cb9ndZ)v. 203 利用河流自身的线条让画面更有深度
t7(#Cuv- 204 利用水面的波纹增强画面质感
-0tHc=\u( 205 利用慢门拍出水面如丝绸般的画面
'`+GC9VG 206 利用偏振镜消除水面反光,使水面更干净
CP%?,\ 207 利用反光拍出波光粼粼的画面
3ZAPcpB2 208 利用水面上运动的物体增强画面内容
SF7p/gG 209 利用倒影使画面更加迷人
mvCH$}w8& 210 利用各种石头作为前景
byyzXRO; 211 利用小桥的曲线构图
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