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99阅读
  • 0回复

[行业讨论]怎样把感光组件与片幅大小的拍照关系了解清楚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019
PS币
634
主贴数
68
鲜花
1564
违规
0
我的相机
PS版本号
PhotoShop
辅佐软件
LightRoom
v 'L"sgW6I  
有一位朋友 lim email 中问到: z@[n?t!7k  
Olympus Mju II 可以拍得出浅景深的照片? *mWS+xcU(L  
\U]<HEc^  
答案是可以的, 然而这个问题, L_Z`UhD3{  
其实会厦门商业摄影 中讲到的一样牵涉到一点片幅 (或者在数字上感光组件尺寸) 的故事 3Mh_ &%!O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大小的分别吧。 7TX$  
R "W=V  
又记起上次在「不要当 pixel peeper」一文中 k;umLyz  
提起的那位用无敌兔的 200% 仁兄 ;|rFP  
记得那天他其实也说了句让我有点震撼的说话 6wiuNGZb  
fNr*\=$  
「听说你有一台徕卡的 M2 对吧? %Y`)ZKh  
「嗯... Md:*[]<~  
(然后下删几段对话) <O9WCl  
「这台 M2... full frame (全片幅) 的对吧? ;rJ#>7K  
L-W*h  
继续的无言。 YbVZK4  
'&/Y}]  
「嗯, 是用 35mm 底片的」 On4Vqbks  
1%.CtTi  
, 我们开始今天的题目, {KqW<X6Hp  
说说片幅 (组件) 尺寸大小吧 $v{s b,  
v]drDVJ   
MMRO@MdfV  
PClwGO8'&  
1i Y?t  
ORo +]9)Yv  
, 这是full frame" '@^<c#h]=  
Y0'~u+KS`5  
+],2smd@N  
0} \;R5a<  
a;7gy419<p  
FULLFRAME? APS-C? mX SLH'  
初接触摄影的新手朋友们 #$t93EI  
(应该包括楼上说的那位 200%) ^sZHy4-yK#  
都会对片幅 / 感光组件大小这问题存在一点点的疑问 TAM`i3{D  
0J)VEMC  
这到底是些甚么? IOUzj{G#  
对拍摄又有些甚么影响? z<"\I60Fe  
nNM)rW  
35mm FULL FRAME q[Y* .%~  
Z;U\h2TY  
现在我们常常听到的 D>#Jh>4  
FULL FRAME, 或是中文 - 全片幅 / 全幅 9 LEUj  
其实意思是指, 相机所使用的, mnMY)-6C  
是和银盐时代每格 35mm (135) 底片相同大小的感光组件 Y%rC\Ij/i  
而镜头上标示的焦段值, MM+nE_9lV  
FF 的感光组件下, 并不需要额外乘上倍率 Izfj 9h ?  
Rm.9`<Y  
{7Ez7'SVV  
Wm58[;%LTw  
<CP't[  
. =A|  
.Wyx#9  
cMt , 80  
APS 则是另一种比较小一张的片幅 eR1]<Z$W\  
在底片时代其实都已经有的了 `H;O! ty&d  
一般常见的有 C H 的分类 C"}]PW  
APS-C 就是一般入门数字单眼常见的片幅 n]JfdI  
他们的 crop factor 大概是 1.5 - 1.6 倍左右 9T;l*  
意思是指, 如果镜头上的焦段标示例如是 28mm 的话 YsjTC$Tx,  
那在 APS-C 的片幅相机上使用就会是 28 * 1.5 = 42mm bU(fH^  
而另一种 APS-H, 则是 1.3x crop factor (e.g. canon 1D Mk IV) M\9p-%"L  
`_e1LEH  
还有普遍 DC 使用的 1/2.5" 感光组件 FCr>$  
又或者是进阶一点的, 好像说 GRD 所使用的 1/1.7" sensor X15e~;&  
但相比 DSLR 所使用的尺寸作比较, "6'# L,  
则已经小一大截了。 n;dp%SD  
o2(*5*b!@e  
W{'tS{  
gJn_8\,C>Q  
;@u+b0 j  
_{gRCR)  
r+l3J>:K  
my3W[3#  
120 的世界, 片幅更大, 同一个光圈值, == i?lbj  
所能够制造出来的散景会更厉害 /Big^^u  
(不过不要老是追求全虚化的散景, 详细请看看这文章的解说) T;I>5aQ:q4  
wvSaq+N  
Oz,/y3_  
`Axn  
b!|c:mE9|  
感光组件的尺寸会影响到...? Q[F$6m%o  
sensor 的大小当然对影像有不同的影响啦 G0h7MO%x  
我们可以试从几方面去看 HQ8;d9cGir  
;-sF%c  
~|)'vK8W  
8BJ&"y8H  
, 景深 ,}#l0 BY  
^RS`q+g  
有发现过, 当使用轻便数字相机拍摄的时候 ;i&'va$  
纵使光圈值已经很大 (e.g. LX3, GRD) 3>sA_  
怎拍都很难制造那种浅景深的效果吗? F0FF:><  
G&*2h2,]  
, 除了光圈以外 E^jb#9\R  
另一件会影响到景深的就是片幅大小 U,u\o@3A  
AUAJMS!m  
l<nL8/5{<  
bc|DC,n?  
M>g\Y  
*9Nq^+  
{*PB+WGe  
|q\:3R_0  
为小相机平反一点: Y;XEC;PXD  
其实当使用微距小花功能 / 使用长焦 (我想大约 200mm 以后的), rOy-6og  
都能够看到有一点点的浅景深效果的 () X8b= z9  
rfMzHY}%  
我们以最简单, 而不太严谨的说法 2V#(1Hc!  
跟大家解释一下 v iY&D  
试想像一下, 我们拍好了一张照片 ;/Dp  
我们比喻这就是全片幅 jz;"]k  
然后我们知道如果使用有 crop factor 的相机 4h~o>(Sq  
e.g. APS-C DSLR .qBf`T;  
如果在同一个位置, 拍出来的照片其实是 pTJJ.#$CEF  
比在全幅相机上的照片近 Ik4U+'z6  
所以如果想要拍出相约的画面 1e#}+i!a  
那您可能就需要往后退几步了 !_gHIJiq}  
然而浅景深的出现是因为 3"hPplE  
利用主体件和其他对象距离上的分别 WY%'ps _]<  
而去虚化了其以外的所有东西 'e>0*hF[  
+O @0gl  
#4*~ 4/  
W`-AN}C#  
}A%Sx!7~  
Xj<B!Wn*Xb  
我们就把这张当成是用FF 相机拍的照片有的景深浅度 (设计照片) 8FThu[  
4`7:gfrO,  
记得镜头上的景深尺这东西吗? TM|ycS'  
其中它就会尝试去告诉您 <OEu 4,~:  
有关不同光圈值和对焦距离下 _YW1Mk1  
景深所能够覆盖的范围 7,2bR  
5l"v:Px  
这时候您不难发觉 xV4 #_1(  
对焦距离越近, 景深所能够覆盖的范围越少 |^i+Srh  
对焦距离越远, 景深所能够覆盖的范围越多 0Y9\,y_  
所以, 如果使用同一颗镜头, *1KrI9i  
拍摄同一个宽度的画面 (TV ye4Z  
在相对比较大片幅的相机里面, \Z^YaKj&  
所营造出来的景深会比较浅 X)|b_3Z  
64>o3Hb2  
z\8Kz ]n~  
*.J)7~(P  
{\L /?#  
AVA hS}*t  
K Zw"?%H[  
Hinz6k6!  
如果是在 APS-C 相机上用同一颗镜头拍, _$?SKid|o  
而又想画面的宽度是一样的, xCMcS~ 3/  
那您就可能要退后几步再拍, 那么景深就没那么浅了 yb#NB)+E@  
vo[Zuv?<h  
至于在开始的时候 T0ebW w  
那位朋友所问的问题 IgOo2N"^l  
其实很简单 /K"koV;  
套用到了数位才有的说法 Y\ len  
35mm 底片相机都是「全片幅」的 nDS mr  
所以就没有像数字小相机一样的问题 COa"zg  
因为感光组件 (就是底片啦) 并没有缩小 c?{&=,u2  
所以是能够拍出像一般 135 相机能够展示的浅景深效果 w"O^CR)  
VMUK|pC4 K  
然而 Mju II 是一台全自动的相机 mRw &^7r  
光圈快门的组合不到自己控制 Ii /#cdgF  
所以说会不会一定拍得到浅景深的效果 z17x%jXy  
这就要看看拍摄环境的亮度和底片的感亮度去配合了 pN"d~Z8  
wYJ.F  
nTweQ  
&JM|u ww?1  
shOQ/  
eFUJASc  
;k<g# She  
^E8XPK]-~  
拥有 F2.8 最大光圈值的 Mju II, 在某些亮度环境等的配搭下, x-km)2x=W  
是能够拍出浅景深的效果的, 不过全自动的相机来说 geL)v7t+#  
这其实是有点听天由命的 () \4`~ J@5Y  
([='LyH];z  
eEkF Zx  
X9#;quco@  
, 噪声 1O0o18'  
%+U.zd$  
噪声是数字相机当中 Ms.1RCup  
无可避免的一个环节 fYR*B0tu  
但是, 好像同样是千万画素的相机 Lc!% 3,#.  
大尺寸组件的噪声, 会比小感光组件的少 QcGyuS.B  
为甚么呢? SXn1v.6  
)Ab!R:4  
太深入的我们就不说了 aCe<*;b@  
不过可以简单的试想像一下 {(i>$RG_  
每点像素 (pixel) 就是一个格子 (7G5y7wI"  
而每点都会产生同样份量的噪声 #=@( m.k:s  
在同样画素的情况下 s('<ms  
大的感光组件, 格子也会比较大 -aPvls   
能载的讯号也会比较多 j^}p'w Tu{  
而每一格的噪声讯号在比例上, pDO&I]S`q0  
会比小型组件的小 ^9 gFW $]  
那么照片看出来的时候, o })k@-oL  
自然会感觉噪声少一点 y-gSal  
i w<2|]>l  
:[oFe/1K!4  
TpLlbsd  
%l!Gt"\xm  
JB~79Lsdz  
4~8++b1/;  
)pV5l|`  
拥有 backlit cmos 技术的 GXR P10, < ) L'h  
按道理拍摄暗光场合的时候应该表现会比以前的小相机好, GpV"KVJJ/  
只是因为感光组件物理上的限制, 't:|>;Wx  
ISO 400 的时候其实微粒的感觉已经有点厉害 \e64Us>"x  
SyFO f  
w:P$ S  
TOp|Qtn  
q$Z.5EN  
\-Mzs 0R  
lV/-jkR  
<taN3  
曾经高 ISO 自动对焦都是死穴的 Pentax K20D, ^~k2(DLk  
ISO 1600 的时候, 相比起小相机来说 s_A<bW566F  
优势依然很明显 Z> jk\[  
KPI c?|o/6  
而照片的动态范围, 8|uFW7Q  
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7KOM,FWKe  
所以组件的大小对这是有一点点的关系的 !j,LS$tPu  
]42bd  
说完数位了 lL.3$Rp;  
该说说传统的底片了 ?+)O4?#  
底片有噪声吗? 其实是没有的 Ai&-W  
然而随着底片的感亮度增加 *Y'@|xf*  
颗粒感就会越明显 $IzhaX  
p.kJNPO\@  
:<l(l\MC  
#I jG[a-  
GE]cH6E  
%y{#fZHc  
1600 ISO 的富士 natura, 已经算是颗粒感蛮幼细的高感度底片 6\ g-KO  
5T)qn`%  
那动态范围呢? Zb<IZ)i#1  
一般朋友都喜欢说底片的动态范围很强 O)78 iEXi|  
其实这只对了一半 ;q&6WO  
, 负片的动态是很好的 j] \3>.  
然而正片的动态也许就只有 +/- 1 EV hce *G@b  
大概一般的数字单眼都比它好了 N6Mo|  
所以拍摄正片的时候 x}t,v.:  
我们都会追求准绳的曝光, 这就是另话了 #;59THdtPk  
iO)FZ%?"  
E?1"&D m  
c|8[$_2  
5(0f"zY  
aV?dy4o$  
AV\6K;~  
LP?E  
100 度的正片 RDP, 颗粒感是有, QZ!;` ?(  
不过看上去都总会感到很细很滑的感觉, !P X`sIkT  
而且应该不难看出正片和负片的分别 -- XLe8]y=  
正片的分差比较大, 而动态范围也比较弱 WVUa:_5{  
E^z\b *  
JX%B_eUlAs  
本文来源于:http://www.ookv.com/20141079.ht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在摄影作品和后期作品交流区长期发布相同内容的回复或纯表情回复,将面临封号的惩罚。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