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1019
- PS币
- 634
- 主贴数
- 68
- 鲜花
- 1564
- 违规
- 0
- 我的相机
- PS版本号
- PhotoShop
- 辅佐软件
- LightRoom
|
kR{$&cE^ 有一位朋友 lim 在 email 中问到:
#p-\Y7f Olympus Mju II 可以拍得出浅景深的照片吗? cvYKZB nD}<zj$D2 答案是可以的, 然而这个问题, t;_1 /mt 其实会厦门商业摄影 中讲到的一样牵涉到一点片幅 ( 或者在数字上感光组件尺寸) 的故事 G^#?~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大小的分别吧。 8tzL.P^ HstL'{&,-m 又记起上次在「不要当 pixel peeper 」一文中 GK#D R/OM 提起的那位用无敌兔的 200% 仁兄 _WI~b 记得那天他其实也说了句让我有点震撼的说话 nPH\Lra CiTWjE?|7 「听说你有一台徕卡的 M2 对吧? 」 (N5"'`NZA 「嗯... 」 )M8@|~~ ( 然后下删几段对话) Q+Eqaz` 「这台 M2... 是 full frame ( 全片幅) 的对吧? 」 97pnq1b )))AxgM 继续的无言。 cG4}daK]d Fzz9BEw(i 「嗯, 是用 35mm 底片的」 Ii>#9>!F S(0JBGC 好, 我们开始今天的题目, ri4:w_/{,Y 说说片幅 ( 组件) 尺寸大小吧 OXZx!h kH=qJ3Z ](`:<>c &"Fz)} -?Cu-' ER:K^
Za 对, 这是“full frame" 的 {vur9L v+CW([zAx# *=77|Dba 1/SB[[ g y|3!E>Up FULLFRAME? APS-C? ML%JTx0+Z 初接触摄影的新手朋友们 |RDE/ ( 应该包括楼上说的那位 200%) #*3 vE& p 都会对片幅 / 感光组件大小这问题存在一点点的疑问 ?28)l
4 Ml tR_DN 这到底是些甚么? 2
S2;LB 对拍摄又有些甚么影响? 7>-99o^W 4+4&}8FH 35mm 的 FULL FRAME =q[ynZ8O\w jI$7vmO 现在我们常常听到的 ?XVox*6K& FULL FRAME, 或是中文 - 全片幅 / 全幅 A$?o3--#]G 其实意思是指, 相机所使用的, 4ZB]n,pfT 是和银盐时代每格 35mm (135) 底片相同大小的感光组件 ~!_UDD 而镜头上标示的焦段值, Az/P;C= 在 FF 的感光组件下, 并不需要额外乘上倍率 ~}Z{hs) 7*4i0{] Zm#,Ike?# y/+y |.Xg A64c,Uv NSQ)lSW,; z0T6a15f!P '(8}
<(% 而 APS 则是另一种比较小一张的片幅 OGW0lnQ/ 在底片时代其实都已经有的了 !@>:k3DC& 一般常见的有 C 和 H 的分类 .iST!nh APS-C 就是一般入门数字单眼常见的片幅 Vb?_RE_H 他们的 crop factor 大概是 1.5 - 1.6 倍左右 OO;I^`Yn 意思是指, 如果镜头上的焦段标示例如是 28mm 的话 ^;@!\Rc 那在 APS-C 的片幅相机上使用就会是 28 * 1.5 = 42mm aI\ ]R:f, 而另一种 APS-H, 则是 1.3x 的 crop factor (e.g. canon 1D Mk IV) M$3/jl*#} )7WLbj!M 还有普遍 DC 使用的 1/2.5" 感光组件 > Qh#pn* 又或者是进阶一点的, 好像说 GRD 所使用的 1/1.7" sensor ^L'<%_#. 但相比 DSLR 所使用的尺寸作比较, Gn<e&|4>i} 则已经小一大截了。 RMAbu*D0 /q^_
'Lp !KHbsOT?9 >8injW352 E,[v%Xw N
Q}5' :oJ!9\5 Y7`Dx'x 120 的世界, 片幅更大, 同一个光圈值, H#QPcp@ 所能够制造出来的散景会更厉害 %i&\X[ ( 不过不要老是追求全虚化的散景, 详细请看看这文章的解说) MA v-# = Ruq M\kct7Y Qq\hD@Z| wT:mfS09N 感光组件的尺寸会影响到...? O! w&3 p sensor 的大小当然对影像有不同的影响啦 l{.
XhB 我们可以试从几方面去看 'he&h4fm ))J#t{X/8v d^`n/"Ice 3UJSK+d\ 一, 景深 dV"Kx "-G&]YMl 有发现过, 当使用轻便数字相机拍摄的时候 J#G\7'?{ 纵使光圈值已经很大 (e.g. LX3, GRD) S?Uvt? 怎拍都很难制造那种浅景深的效果吗? 6!RKZj) g+=f=5I3 对, 除了光圈以外 7] 17?s]t, 另一件会影响到景深的就是片幅大小 {|tMN,Z wr2F]1bh@ `_M&zN AaJz3oncJ %UCuI9 ~-NlTx ~93+Oxg M532>+A]Za 为小相机平反一点: nAyyjd3!S 其实当使用微距小花功能 / 使用长焦 ( 我想大约 200mm 以后的), Q_A?p$%;L 都能够看到有一点点的浅景深效果的 ( 笑) QkY;O<Y_ M\=/i\- 我们以最简单, 而不太严谨的说法 1!2,K ot 跟大家解释一下 L%4Do*V& 试想像一下, 我们拍好了一张照片 9K#U<Q0b' 我们比喻这就是全片幅 m# I 然后我们知道如果使用有 crop factor 的相机 d~O)mJ
J e.g. APS-C 的 DSLR K<"Y4O#] 如果在同一个位置, 拍出来的照片其实是 |z.Ov&d4)( 比在全幅相机上的照片近 .T7S1C $HP 所以如果想要拍出相约的画面 ](^BQc 那您可能就需要往后退几步了 .4,l0Nn`W 然而浅景深的出现是因为 Evq^c5n>{ 利用主体件和其他对象距离上的分别 (%|L23 而去虚化了其以外的所有东西 v ce1'aW fngk<$lvg 9X87" qF4pTQf .KE2sodq O%busM$P)/ 我们就把这张当成是用FF 相机拍的照片有的景深浅度 ( 设计照片) 'M3V#5l)@| (1;%V>,L 记得镜头上的景深尺这东西吗? c`!8!R 其中它就会尝试去告诉您 /PtmJ2[ 有关不同光圈值和对焦距离下 =/qj vY 景深所能够覆盖的范围 __,}/|K2 98t|G5 这时候您不难发觉 m-}6DN 对焦距离越近, 景深所能够覆盖的范围越少 F$H^W@<w 对焦距离越远, 景深所能够覆盖的范围越多 "?Xb$V7 所以, 如果使用同一颗镜头, 9rQw~B<S 拍摄同一个宽度的画面 w_^g-P[o- 在相对比较大片幅的相机里面, F5/,H:K\ 所营造出来的景深会比较浅 iC Z1ARi Z/=HQ8 |[
,|S{ %z AN@ /mFa*~dj2 K7gqF~5x~ Z)H9D(Za p+|(lrYC 如果是在 APS-C 相机上用同一颗镜头拍, Lw #vHNf6 而又想画面的宽度是一样的, .g95E<bd 那您就可能要退后几步再拍, 那么景深就没那么浅了 *61G<I hS:j$je 至于在开始的时候 naWW i]9 那位朋友所问的问题 s4Y7x.- 其实很简单 rQD7ZN_ R 套用到了数位才有的说法 'P<T,:z? 35mm 底片相机都是「全片幅」的 9Y-6e0B: 所以就没有像数字小相机一样的问题 p+d?k"WN? 因为感光组件 ( 就是底片啦) 并没有缩小 7Ys\=W1 所以是能够拍出像一般 135 相机能够展示的浅景深效果 ixI fJ \H$j["3 然而 Mju II 是一台全自动的相机 CGN:=D< 光圈快门的组合不到自己控制 5_ioJ 所以说会不会一定拍得到浅景深的效果 p}R3AJ 这就要看看拍摄环境的亮度和底片的感亮度去配合了 z9[BQ(9t 'CO3b, ,mW-O!$3W 5qx$=6PT zWEt< `1M (3M7 RpsL@ )nJh) {4\ \hT=U*dMR 拥有 F2.8 最大光圈值的 Mju II, 在某些亮度环境等的配搭下, H@pF3gh 是能够拍出浅景深的效果的, 不过全自动的相机来说 a#:K"Mf. 这其实是有点听天由命的 ( 笑) dk4|*l- dTW3mF4= 74q|FQ #9)D.d|5 二, 噪声 J`4{O:{4 Y>: e4Q 噪声是数字相机当中 iH""dtO 无可避免的一个环节 V57tn6>b 但是, 好像同样是千万画素的相机 >,. x'{ 大尺寸组件的噪声, 会比小感光组件的少 .kkrU 为甚么呢? j9Y'HU5" >X!A/;$ 太深入的我们就不说了 z?i{2Fz6 不过可以简单的试想像一下 "G3zl{?GP 每点像素 (pixel) 就是一个格子 q-)Ynp4' 而每点都会产生同样份量的噪声 ;+h-o 在同样画素的情况下 |ydOi& 大的感光组件, 格子也会比较大 z4yV1 能载的讯号也会比较多 El)WjcmH 而每一格的噪声讯号在比例上, XKq}^M&gy 会比小型组件的小 ($ l
t@j 那么照片看出来的时候, NN;'QiE 就自然会感觉噪声少一点 J|A:C[7 2
:pZWFJ34{ t*'U|K4L/ ,S7g=(27( l
/\n7: (jY -MF3 iCrLZ"$M rWo&I_{ 拥有 backlit cmos 技术的 GXR P10, )+S^{tt 按道理拍摄暗光场合的时候应该表现会比以前的小相机好, &^4 E )F 只是因为感光组件物理上的限制, L&2 Zn{#` ISO 400 的时候其实微粒的感觉已经有点厉害 (]l}QR%Bxu [C"[#7 $yA2c^QS $rG~0 ] oh.w )KPQ8y!d *3>$f.QU y! lEGA7 曾经高 ISO 和自动对焦都是死穴的 Pentax K20D, #I(Ho:b 在 ISO 1600 的时候, 相比起小相机来说 xEfz AJ5& 优势依然很明显 $ }D9)&f; _(Qec?[^Ps 而照片的动态范围, }.j09[< 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L~])?d 所以组件的大小对这是有一点点的关系的 aA5rvP+ Fl'+ C 说完数位了 yj48GQP] 该说说传统的底片了 Y79{v nlGk 底片有噪声吗? 其实是没有的 LYv$U;*+ 然而随着底片的感亮度增加 3LaqEj 颗粒感就会越明显 6GZzNhz XvIrO]F- (3>Z NTm C;&44cU/] 5|E_ ,d!v `1eGsd,f 1600 ISO 的富士 natura, 已经算是颗粒感蛮幼细的高感度底片 $Jt+>.44 yA/b7x-c 那动态范围呢? ~A5MzrvIO2 一般朋友都喜欢说底片的动态范围很强 'kz[Gh*8 其实这只对了一半 (gn)<JJS} 嗯, 负片的动态是很好的 rfdT0xfcU 然而正片的动态也许就只有 +/- 1 EV rz@;Zn 大概一般的数字单眼都比它好了 Jt3]'Nr04@ 所以拍摄正片的时候 eaI!}#>R+ 我们都会追求准绳的曝光, 这就是另话了 Ew|VDD(. DgQw9`WA 3'H 1T &u_s* vZQ' f.4m6"1 ]ctlK'. 3 oG5E"G 100 度的正片 RDP, 颗粒感是有, `n#
{} % 不过看上去都总会感到很细很滑的感觉, '01ifA^ 而且应该不难看出正片和负片的分别 -- Y!8Ik(/~i 正片的分差比较大, 而动态范围也比较弱 Q@in?}; 3\xvy{r L(yR"A{FsE 本文来源于:http://www.ookv.com/20141079.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