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1019
- PS币
- 634
- 主贴数
- 68
- 鲜花
- 1564
- 违规
- 0
- 我的相机
- PS版本号
- PhotoShop
- 辅佐软件
- LightRoom
|
AM#s2.@ 有一位朋友 lim 在 email 中问到: 1=z\,~b Olympus Mju II 可以拍得出浅景深的照片吗? CL?=j| Ea C*11?B[ 答案是可以的, 然而这个问题, K$s{e0
79 其实会厦门商业摄影 中讲到的一样牵涉到一点片幅 ( 或者在数字上感光组件尺寸) 的故事 5d# 73)x$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大小的分别吧。 ^&c &5S} x2/ciC
又记起上次在「不要当 pixel peeper 」一文中 Y:Jgr&*,z 提起的那位用无敌兔的 200% 仁兄 P?jI:'u!R. 记得那天他其实也说了句让我有点震撼的说话 YUyYVi7clq G_WHW(8 「听说你有一台徕卡的 M2 对吧? 」 [By|3bI 「嗯... 」 H;DjM;be ( 然后下删几段对话) [A]
+Azc 「这台 M2... 是 full frame ( 全片幅) 的对吧? 」 *iyc,f^w v-"nyy-&Z 继续的无言。 zyt >(A1 V@EyU/VJ 「嗯, 是用 35mm 底片的」 -zzT:C Qw"%Xk 好, 我们开始今天的题目, {d)L0KXK 说说片幅 ( 组件) 尺寸大小吧 ZsYY)<n &IsPqO xJFcW+ G
c, M6V^ur 1 9C!b
f \ 对, 这是“full frame" 的 ?+%bEZ` q$`>[&I~) 7&w[h4Lw RX^Xtc" ;<%th FULLFRAME? APS-C? Ysw&J}6e 初接触摄影的新手朋友们 sv#b5,>9 ( 应该包括楼上说的那位 200%) g&8-X?^Q 都会对片幅 / 感光组件大小这问题存在一点点的疑问 ivt ~S PeLzZ'$D 这到底是些甚么? Gq%,'amf 对拍摄又有些甚么影响? -3m!970 C0>L<*C 35mm 的 FULL FRAME sWKdqs f|3LeOyz 现在我们常常听到的 vfc,{F=Q FULL FRAME, 或是中文 - 全片幅 / 全幅 ~\<L74BB 其实意思是指, 相机所使用的, 2p58_^l 是和银盐时代每格 35mm (135) 底片相同大小的感光组件 Q~rE+?n9F 而镜头上标示的焦段值, MlW*Tugg 在 FF 的感光组件下, 并不需要额外乘上倍率 ]mC5Z6,1s 8KKhD$ "x0KiIoPk hDBo
XIK 1F+JyZK}w YTr+"\CkA 3BF3$_u)o 5v=e(Ph+ 而 APS 则是另一种比较小一张的片幅 GNHW bC6_m 在底片时代其实都已经有的了 |8)\8b|VuC 一般常见的有 C 和 H 的分类 kP^= APS-C 就是一般入门数字单眼常见的片幅 SO<9?uk. 他们的 crop factor 大概是 1.5 - 1.6 倍左右 8,e%=7h_e 意思是指, 如果镜头上的焦段标示例如是 28mm 的话 N&|,!Cu 那在 APS-C 的片幅相机上使用就会是 28 * 1.5 = 42mm SDk^fTV8x 而另一种 APS-H, 则是 1.3x 的 crop factor (e.g. canon 1D Mk IV) mHH>qW{` ^f,%dM=i= 还有普遍 DC 使用的 1/2.5" 感光组件 9oG)\M.6w 又或者是进阶一点的, 好像说 GRD 所使用的 1/1.7" sensor 9g.5: 但相比 DSLR 所使用的尺寸作比较, >Nx4 +| 则已经小一大截了。 7?);wh 7` aB`jFp- 4[Wwm jw0wR\1 XPnHi@x k[@/N+;")` !;${2 Q g8"H{u 120 的世界, 片幅更大, 同一个光圈值, C5e;U 所能够制造出来的散景会更厉害 M 5`hMfg ( 不过不要老是追求全虚化的散景, 详细请看看这文章的解说) FC]n?1?<( A5_r(Z-5 }_7 k<NxI\s8] 9o3? 感光组件的尺寸会影响到...? k]2_vk^ sensor 的大小当然对影像有不同的影响啦 l 3 jlKB 我们可以试从几方面去看
IA`Lp3Z _c}# f\ +_
+AFBTJ +/" \.wYv 一, 景深 >Pvz5Hf/wW %7?Z|'\ 有发现过, 当使用轻便数字相机拍摄的时候 upZf&4 I8 纵使光圈值已经很大 (e.g. LX3, GRD) zw iS%-F 怎拍都很难制造那种浅景深的效果吗? e_cK#9+ p\.IP2+c 对, 除了光圈以外 /Ba/gq0j 另一件会影响到景深的就是片幅大小 vTIRydg2b k^zU; }d5~w[ cIrc@ Q8.LlE999 uH[:R vC0 e{*yV#Wl o%0To{MAF- 为小相机平反一点: gP |>gy#e 其实当使用微距小花功能 / 使用长焦 ( 我想大约 200mm 以后的), aP"!}* 都能够看到有一点点的浅景深效果的 ( 笑) GR_caP ?I\,RiZkz^ 我们以最简单, 而不太严谨的说法 8NTE`l=>/ 跟大家解释一下 7<Y aw,G 试想像一下, 我们拍好了一张照片 /w2-Pgm-[\ 我们比喻这就是全片幅 4U u`1gtz 然后我们知道如果使用有 crop factor 的相机 I~;H'7|e e.g. APS-C 的 DSLR )CgH|z:=b 如果在同一个位置, 拍出来的照片其实是 Ka<J*
k3 比在全幅相机上的照片近 io@f5E+? 所以如果想要拍出相约的画面 ^MG"n7)X 那您可能就需要往后退几步了 wzBw5nf\ 然而浅景深的出现是因为 0sB[]E|7[s 利用主体件和其他对象距离上的分别 QGE0pWL-a 而去虚化了其以外的所有东西 @rF|WT Dv&K3^~Rfb X}g3[ rZE+B25T~ `;j$] o/oLL w 我们就把这张当成是用FF 相机拍的照片有的景深浅度 ( 设计照片) ntW1 )H'o IaU%L6Q] 记得镜头上的景深尺这东西吗? aK
3'u 其中它就会尝试去告诉您 Z#YNL-x 有关不同光圈值和对焦距离下 tf[)| /M 景深所能够覆盖的范围 G^eXJusOv P]armg% 这时候您不难发觉 t+{vbS0 对焦距离越近, 景深所能够覆盖的范围越少 k|U2Mp 对焦距离越远, 景深所能够覆盖的范围越多 aM(x--UR= 所以, 如果使用同一颗镜头, DKkilqVM 拍摄同一个宽度的画面 i6g=fx6j* 在相对比较大片幅的相机里面, z\woTL6D] 所营造出来的景深会比较浅 ?/myG{E Ys&)5j- xn,9Wj- 'K#ndCGJ$ y*p02\) \NKQ:F1 c5:X$k\ 9PMIF9" 如果是在 APS-C 相机上用同一颗镜头拍, qdxaP% p2 而又想画面的宽度是一样的, 8(L6I%k* 那您就可能要退后几步再拍, 那么景深就没那么浅了 V)vik g!9|1z 至于在开始的时候 l,zhBnD 那位朋友所问的问题 fPPmUM^C9 其实很简单 X;
6=WqJj 套用到了数位才有的说法 gYe6(l7m 35mm 底片相机都是「全片幅」的
|.L_c"Bc 所以就没有像数字小相机一样的问题 LWhPd\ 因为感光组件 ( 就是底片啦) 并没有缩小 0?dr( 所以是能够拍出像一般 135 相机能够展示的浅景深效果 n|KYcU# NCl@C$W9q 然而 Mju II 是一台全自动的相机 n7yp6Db 光圈快门的组合不到自己控制 5L_`Fw\l 所以说会不会一定拍得到浅景深的效果 Iga#,k+% 这就要看看拍摄环境的亮度和底片的感亮度去配合了 \f)GW$` UM<s#t`\3 a,r
B7aD II!~"-WH 0=K8 nxdx vu#ZLq D3%2O`9 )4m`Ya,E3 拥有 F2.8 最大光圈值的 Mju II, 在某些亮度环境等的配搭下, `*U$pg 是能够拍出浅景深的效果的, 不过全自动的相机来说 V Ew| N) 这其实是有点听天由命的 ( 笑) _ElG&hyp %%zlqd"0 OmS8cSYGc 0G0(g,3p 二, 噪声 Rd|8=`) {^1'' 噪声是数字相机当中 jL'`M%8O 无可避免的一个环节 KSHq0A6/q% 但是, 好像同样是千万画素的相机 _uXb>V*8 大尺寸组件的噪声, 会比小感光组件的少 Vjw u:M 为甚么呢? O;|Cu7WU ;mvVo-r*q 太深入的我们就不说了 y*6/VSRkt4 不过可以简单的试想像一下 F\|4zM 每点像素 (pixel) 就是一个格子 Ez-Q'v(9 而每点都会产生同样份量的噪声 "/mtuU3rt 在同样画素的情况下 ._Ww 大的感光组件, 格子也会比较大 b4WH37,lA 能载的讯号也会比较多 '4Fwh]Ee 而每一格的噪声讯号在比例上, Z!7xRy 会比小型组件的小 ?~!9\dek, 那么照片看出来的时候, 1X&jlD? 就自然会感觉噪声少一点 Ks@cwY 1hE{(onI &/WE{W K1Uq`T J UGj |)/ /,UnT(/k( '+27_j D9?.Ru0. 拥有 backlit cmos 技术的 GXR P10, 7D4tuXUq2 按道理拍摄暗光场合的时候应该表现会比以前的小相机好, i];P!Gm 只是因为感光组件物理上的限制, Bv'%$}}- ISO 400 的时候其实微粒的感觉已经有点厉害 ! Dj2/][ #sDb611}# C/'w `48Ql o]<9wc:FZ
_SJ:|I Jazg n5 'tvuw\hhL 曾经高 ISO 和自动对焦都是死穴的 Pentax K20D, =:]v~Ehq 在 ISO 1600 的时候, 相比起小相机来说 k~ByICE 优势依然很明显 C4P<GtR9 T ~(Sc'8 而照片的动态范围, :O$bsw:3w< 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ai-rF^ehC 所以组件的大小对这是有一点点的关系的 Lj9RF<39g V)N{Fr)& 说完数位了 q=V'pML 该说说传统的底片了 u3GBAjPsIk 底片有噪声吗? 其实是没有的 7(N+'8 然而随着底片的感亮度增加 nosD1sS.K8 颗粒感就会越明显 I.GoY[u_% PP>6 Y[dq" >]z^.U7= d7
H *F ]bY]YNt{7] 1600 ISO 的富士 natura, 已经算是颗粒感蛮幼细的高感度底片 u+KZ. n/ ovBmo2W/ 那动态范围呢? H;l_;c` 一般朋友都喜欢说底片的动态范围很强 W)/^*,
Q7 其实这只对了一半 2\QsF,@`YU 嗯, 负片的动态是很好的 O#^H.B 然而正片的动态也许就只有 +/- 1 EV \Z&Nd;o 大概一般的数字单眼都比它好了 l
$"hhI8 所以拍摄正片的时候 I
"~.p=' 我们都会追求准绳的曝光, 这就是另话了 13`Mt1R $|.8@
nj v{fcQb
2wHbhW[ V3cKbk7~ -!:5jfT" {svo!pN: m<#12#D 100 度的正片 RDP, 颗粒感是有, 0FgF, 不过看上去都总会感到很细很滑的感觉, Y`Io}h G$ 而且应该不难看出正片和负片的分别 -- $2L6:&.P, 正片的分差比较大, 而动态范围也比较弱 L/V^ #$ IhYR4?e 7-!n- 本文来源于:http://www.ookv.com/20141079.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