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1019
- PS币
- 634
- 主贴数
- 68
- 鲜花
- 1564
- 违规
- 0
- 我的相机
- PS版本号
- PhotoShop
- 辅佐软件
- LightRoom
|
m1hW< 有一位朋友 lim 在 email 中问到: +
%MO7vL Olympus Mju II 可以拍得出浅景深的照片吗? ^nHB1"OCV *?^Z)C> 答案是可以的, 然而这个问题, 2/yXY_L 其实会厦门商业摄影 中讲到的一样牵涉到一点片幅 ( 或者在数字上感光组件尺寸) 的故事 ] Wx>)LT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大小的分别吧。 %ezb^O_6v VDByj "% 又记起上次在「不要当 pixel peeper 」一文中 =mHkXHE~: 提起的那位用无敌兔的 200% 仁兄 +9CEC1-l 记得那天他其实也说了句让我有点震撼的说话 I #M%%5e ^s^JzFw 「听说你有一台徕卡的 M2 对吧? 」 XOysgX0g 「嗯... 」 VX^o"9Ntl ( 然后下删几段对话) i<4>\nc 「这台 M2... 是 full frame ( 全片幅) 的对吧? 」 9^ >M>f" $=PWT-GIR 继续的无言。 2SDh0F )|w*/JK\Z 「嗯, 是用 35mm 底片的」 F-BJe] k]SAJ~bS| 好, 我们开始今天的题目, ,&.W6sW 说说片幅 ( 组件) 尺寸大小吧 [F/^J|VMV b&lN%+%} zU
f>db xl+DRPzl 5:Yck< U,Z"G1^ 对, 这是“full frame" 的 -ajM5S=d* x],8yR)R 5l41Q $nB-ADRu@ E /fw?7eQ FULLFRAME? APS-C? ?Yq J.F; 初接触摄影的新手朋友们 ;YK!EMM4!h ( 应该包括楼上说的那位 200%) ^Yj"RM$;N 都会对片幅 / 感光组件大小这问题存在一点点的疑问 ] vC=.&] AIZW@ Nq.5 这到底是些甚么? o {=qC: b 对拍摄又有些甚么影响?
gd337jw )Qh>0T+( 35mm 的 FULL FRAME `6a]|7|f {fog<1c 现在我们常常听到的 I86e&"40 FULL FRAME, 或是中文 - 全片幅 / 全幅 s<A*[ 其实意思是指, 相机所使用的, pOqGAD{D$ 是和银盐时代每格 35mm (135) 底片相同大小的感光组件 D9 qX->p 而镜头上标示的焦段值, rQ9*J 在 FF 的感光组件下, 并不需要额外乘上倍率 T*h!d(
p+, 1Fi T)WZ_bR i(Ip(n :8p&#M
s1X]RXX&j mD9STuA$H _9D|u<D 而 APS 则是另一种比较小一张的片幅 6(>3P 在底片时代其实都已经有的了 `S"W8_m 一般常见的有 C 和 H 的分类 a
@6^8B?w; APS-C 就是一般入门数字单眼常见的片幅 Zxg 1M 他们的 crop factor 大概是 1.5 - 1.6 倍左右 cyW;,uT)D 意思是指, 如果镜头上的焦段标示例如是 28mm 的话 blJIto' 那在 APS-C 的片幅相机上使用就会是 28 * 1.5 = 42mm p/r~n'g$ 而另一种 APS-H, 则是 1.3x 的 crop factor (e.g. canon 1D Mk IV) 'UY[ap 2q)T y9 还有普遍 DC 使用的 1/2.5" 感光组件 ;aq `N}d 又或者是进阶一点的, 好像说 GRD 所使用的 1/1.7" sensor /&CUspb 但相比 DSLR 所使用的尺寸作比较, xT W3UY 则已经小一大截了。 +0VG[c\8 d
i!"IQAvK 5^\m`gS m"n.Dz/S |5W8Q|>% h~ $& f%c06Un= 8KFj<N>' 120 的世界, 片幅更大, 同一个光圈值, d!o.ASL{ 所能够制造出来的散景会更厉害 z1F9$^ ( 不过不要老是追求全虚化的散景, 详细请看看这文章的解说) yL.^ = Zp`~}LV{ VSh !4z1 `%|u! XTV0Le\f 感光组件的尺寸会影响到...? Qh^R Ax sensor 的大小当然对影像有不同的影响啦 sH%&+4!3 我们可以试从几方面去看 rsWQHHkO j~epbl)pC /J;;|X#P @:
Z#E[N H 一, 景深 yr5NRs cv= \g Z 有发现过, 当使用轻便数字相机拍摄的时候 |"Z-7@/k$i 纵使光圈值已经很大 (e.g. LX3, GRD) ^uhxURF 怎拍都很难制造那种浅景深的效果吗? CJp-Y}fGEA :<|Z.4}kJb 对, 除了光圈以外 \*uugw,\y 另一件会影响到景深的就是片幅大小 M+0x;53nz G;NB\3~X 8
}-7{ k52QaMKa~A 0(8gQ
2n >Fyu@u I0iY+@^5 yw'ezpO" 为小相机平反一点: U+} y
%3l 其实当使用微距小花功能 / 使用长焦 ( 我想大约 200mm 以后的), (xL
:; 都能够看到有一点点的浅景深效果的 ( 笑) uJY.5w +C_*Vs@4 我们以最简单, 而不太严谨的说法 KY
g3U 跟大家解释一下 x6ahZ 试想像一下, 我们拍好了一张照片 r{S=Z~J 我们比喻这就是全片幅 6 Uw;C84! 然后我们知道如果使用有 crop factor 的相机 g2=}G <*0 e.g. APS-C 的 DSLR <GaT|Hhc= 如果在同一个位置, 拍出来的照片其实是 V\AK6U@r^ 比在全幅相机上的照片近 t!{x<9 所以如果想要拍出相约的画面 E_3r[1l 那您可能就需要往后退几步了 gLD{1-v 然而浅景深的出现是因为 yp p 4L|R 利用主体件和其他对象距离上的分别 K6hfauWd[ 而去虚化了其以外的所有东西 ;g9% & -L8YJ8J6 s`c?: b
=b: 4UD' %}>y {2:d`fqD 我们就把这张当成是用FF 相机拍的照片有的景深浅度 ( 设计照片) BC({ EE~R) C8.W5P[U 记得镜头上的景深尺这东西吗? ,dcg?48 其中它就会尝试去告诉您 <Oa9oM},d 有关不同光圈值和对焦距离下 $)*xC!@6X 景深所能够覆盖的范围 :Fw?{0 RdI};K 这时候您不难发觉 9|=nV|R'6 对焦距离越近, 景深所能够覆盖的范围越少 R hio7C 对焦距离越远, 景深所能够覆盖的范围越多 [4>r6Hqxr 所以, 如果使用同一颗镜头, ,QvYTJ{ 拍摄同一个宽度的画面 S?4KC^Y5 在相对比较大片幅的相机里面, KO&:06V{ 所营造出来的景深会比较浅 L/x(RCD X+iK<F$ dB3N%pB^ fY_%33_I$ E>}q2 QNArZ6UQ 0T))>.iu# J3=BE2L 如果是在 APS-C 相机上用同一颗镜头拍, Dm%%e o 而又想画面的宽度是一样的, v[&'k\ 那您就可能要退后几步再拍, 那么景深就没那么浅了 c'05{C |I^y0Q:K 至于在开始的时候 a$m_D!b~_ 那位朋友所问的问题 6Z8l8:r-6 其实很简单 fxtxu?A> 套用到了数位才有的说法 %v4ZGtKC@ 35mm 底片相机都是「全片幅」的
jBpVxv 所以就没有像数字小相机一样的问题 31}W6l88c 因为感光组件 ( 就是底片啦) 并没有缩小 4j3oT)+8 所以是能够拍出像一般 135 相机能够展示的浅景深效果 f#P_xn&et U$'y_}V 然而 Mju II 是一台全自动的相机 5pJ*1pfeo 光圈快门的组合不到自己控制 T//S, 所以说会不会一定拍得到浅景深的效果 C`4gsqD;Z 这就要看看拍摄环境的亮度和底片的感亮度去配合了 GMm'of# dJl^ADX[@ nwf7M#3d !8$RBD %
%+wF" @^?XaU |Q!4GeQL[ 'ere!:GJD 拥有 F2.8 最大光圈值的 Mju II, 在某些亮度环境等的配搭下, 0x5xLg;Q 是能够拍出浅景深的效果的, 不过全自动的相机来说 q#vlBL 这其实是有点听天由命的 ( 笑) 254~:eB0 a)9rs\Is{ -0 0}if7 >}SRSqJu 二, 噪声 %-j&e44 a+?~;.i~ 噪声是数字相机当中 "^%Z'ou 无可避免的一个环节 YKs4{?vw 但是, 好像同样是千万画素的相机 ut5yf$% 大尺寸组件的噪声, 会比小感光组件的少
}B ff,q 为甚么呢? 8Rxc&`_X .mPg0 太深入的我们就不说了 m mw-a0 不过可以简单的试想像一下 ~m`!;rE 每点像素 (pixel) 就是一个格子 6fwY$K\X 而每点都会产生同样份量的噪声 9;KJr[FQV 在同样画素的情况下 Np)aS[9W 大的感光组件, 格子也会比较大 HXks_ix ) 能载的讯号也会比较多 l`gTU?<xd 而每一格的噪声讯号在比例上, d
4O 会比小型组件的小 )|]Z>>%t 那么照片看出来的时候, k'+}92
o 就自然会感觉噪声少一点 7ZFJexN] ^?"^Pmw
L2|aHI1'l ("Dv>&w9 7X'y>\^w^> ]k+m=OR{/ @]'SeiNp T[.[
g/` 拥有 backlit cmos 技术的 GXR P10, HDS"F.l5 按道理拍摄暗光场合的时候应该表现会比以前的小相机好, JBcY!dy-d 只是因为感光组件物理上的限制, =B(mIx;m ISO 400 的时候其实微粒的感觉已经有点厉害 'b[0ci: c8DZJSO Lko`F$5X 77We;a d6.}.*7Whc 3jPB#%F kRot7-7I| Lk.h.ST 曾经高 ISO 和自动对焦都是死穴的 Pentax K20D, F?4Sz# 在 ISO 1600 的时候, 相比起小相机来说 ybvI?# 优势依然很明显 ]T^is> oR %agvc^^ 而照片的动态范围, a%K}j\M 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f7+Cz>R 所以组件的大小对这是有一点点的关系的 C\Ayv)S#2 +hH}h?K
说完数位了 jXR16| 该说说传统的底片了 \P?A7vuhLs 底片有噪声吗? 其实是没有的 e@jfIF0=} 然而随着底片的感亮度增加 <abKiXA" 颗粒感就会越明显 -:]@HD : l{%a&/ $G[KT):N {;k_!v{ 6P+DnS[] >saI+u'o 1600 ISO 的富士 natura, 已经算是颗粒感蛮幼细的高感度底片 4/MNqit+ |I1+"Mp 那动态范围呢? pP\h6b+B 一般朋友都喜欢说底片的动态范围很强 r/AHJU3&eY 其实这只对了一半 }O*WV 1 嗯, 负片的动态是很好的 MY F#A 然而正片的动态也许就只有 +/- 1 EV C1QWU5c v 大概一般的数字单眼都比它好了 ?}sOG?{ 所以拍摄正片的时候 (~#G'Hd 我们都会追求准绳的曝光, 这就是另话了 ;BI)n]L kZ[mM'u# (6k>FSpg I:t^S., q^Inb)FeN u(hC^T1 c]v
+ N!m%~kS9k< 100 度的正片 RDP, 颗粒感是有, WQt5#m; W 不过看上去都总会感到很细很滑的感觉,
g1qi\axm 而且应该不难看出正片和负片的分别 -- sqG`"O4W 正片的分差比较大, 而动态范围也比较弱 `Zf9$K| (C `@a/q _,Q[2gQ5N 本文来源于:http://www.ookv.com/20141079.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