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04阅读
  • 0回复

[行业讨论]怎样把感光组件与片幅大小的拍照关系了解清楚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019
PS币
634
主贴数
68
鲜花
1564
违规
0
我的相机
PS版本号
PhotoShop
辅佐软件
LightRoom
"'c A2~  
有一位朋友 lim email 中问到: f sJ9bQm/  
Olympus Mju II 可以拍得出浅景深的照片? U{7w#>V .  
]RPs|R?  
答案是可以的, 然而这个问题, @Z*W  
其实会厦门商业摄影 中讲到的一样牵涉到一点片幅 (或者在数字上感光组件尺寸) 的故事 _-q.Q^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大小的分别吧。 `|6'9  
rM`X?>iT+  
又记起上次在「不要当 pixel peeper」一文中 ![`Ay4AZ@a  
提起的那位用无敌兔的 200% 仁兄 1C< uz29  
记得那天他其实也说了句让我有点震撼的说话 >p)MawT]  
+ln9c  
「听说你有一台徕卡的 M2 对吧? -}nxJH)  
「嗯... ?oVx2LdD|  
(然后下删几段对话) }SX,^|eN  
「这台 M2... full frame (全片幅) 的对吧? xQ}pu2@d  
5:pM 4J  
继续的无言。 SX<` {x&L  
)m`<H>[Eb=  
「嗯, 是用 35mm 底片的」 "S8uoSF`>  
&~8oQC-eF  
, 我们开始今天的题目, Z>QF#."m  
说说片幅 (组件) 尺寸大小吧 S?>HD|Z  
cc,^6[OH@  
Ja,wfRq  
QqFR\6  
1pt%Kw*@j  
{K+i cTL3  
, 这是full frame" ,5i`-OI  
4lr(,nPRD  
0 t Fkd  
kh {p%<r{  
 3L< wQ(  
FULLFRAME? APS-C? aoTM  
初接触摄影的新手朋友们 r"C  
(应该包括楼上说的那位 200%) G/b^|;41  
都会对片幅 / 感光组件大小这问题存在一点点的疑问 u?4:H=;>  
2;z b\d  
这到底是些甚么? i*|\KM?P  
对拍摄又有些甚么影响? "U e. @>  
T ? $:'XJ  
35mm FULL FRAME P^ A!.}d  
s8ywKTR-  
现在我们常常听到的 fmQ_P.c  
FULL FRAME, 或是中文 - 全片幅 / 全幅 Yk)."r&?  
其实意思是指, 相机所使用的, Jy)KqdkX+  
是和银盐时代每格 35mm (135) 底片相同大小的感光组件 k[bD\'  
而镜头上标示的焦段值, &,}j #3<  
FF 的感光组件下, 并不需要额外乘上倍率 5"CZh.J  
<vUbv   
gbI^2=YT'  
mkYqpD7  
RX>xB  
b<a4'M  
Fpm|_f7  
@Fluc,Il  
APS 则是另一种比较小一张的片幅 ~ DBcIy?  
在底片时代其实都已经有的了 YUx.BZf7  
一般常见的有 C H 的分类 `);AW(Q  
APS-C 就是一般入门数字单眼常见的片幅 \DYWy*pe  
他们的 crop factor 大概是 1.5 - 1.6 倍左右 |uX,5Q#6  
意思是指, 如果镜头上的焦段标示例如是 28mm 的话 T^Y([23  
那在 APS-C 的片幅相机上使用就会是 28 * 1.5 = 42mm $CY~5A`l9  
而另一种 APS-H, 则是 1.3x crop factor (e.g. canon 1D Mk IV) 6N",- c  
GR +[UG  
还有普遍 DC 使用的 1/2.5" 感光组件 v>$'iT~l  
又或者是进阶一点的, 好像说 GRD 所使用的 1/1.7" sensor 4[;X{ !  
但相比 DSLR 所使用的尺寸作比较, u])b,9&En  
则已经小一大截了。 |bq$xp  
tasIDoo+!J  
19HM])Zw\  
ZX>AE3wk  
'm4W}F  
Hw7;;HK 7  
6eT5ktf  
'JCZ]pZ  
120 的世界, 片幅更大, 同一个光圈值, >64P6P;S  
所能够制造出来的散景会更厉害 gG]Eeu+z   
(不过不要老是追求全虚化的散景, 详细请看看这文章的解说) :ctu5{"UJ  
87BHq)  
E8pB;\Z(  
)we}6sE"  
mp=z  
感光组件的尺寸会影响到...? hM;lp1l  
sensor 的大小当然对影像有不同的影响啦 byLft 1  
我们可以试从几方面去看 ;*Ivn@L  
PMN jn9d  
GO__$%~  
M@`;JjtSA  
, 景深 \!k1a^ZP  
&^#VN%{  
有发现过, 当使用轻便数字相机拍摄的时候 4(|cG7>9-  
纵使光圈值已经很大 (e.g. LX3, GRD) 2>cGH7EBD  
怎拍都很难制造那种浅景深的效果吗? +_; l|uhT;  
M[mF8Zf  
, 除了光圈以外 YpH&<$x:  
另一件会影响到景深的就是片幅大小 SSPHhAeH8  
P* w9 ,  
}])oM|fgO  
7[> 6i  
F ~^Jmp7Y  
F$ #U5}Q  
luo   
p^Ak1qm~e  
为小相机平反一点: t; 4]cg:_  
其实当使用微距小花功能 / 使用长焦 (我想大约 200mm 以后的), !9[>L@#G  
都能够看到有一点点的浅景深效果的 () {)BTR%t  
gu0j.XS^  
我们以最简单, 而不太严谨的说法 {zn!vJX  
跟大家解释一下 UJM1VAJ0  
试想像一下, 我们拍好了一张照片 jzDuE{  
我们比喻这就是全片幅 )Qe~ 8u@?  
然后我们知道如果使用有 crop factor 的相机 [U5\bX@$  
e.g. APS-C DSLR *A"~m !=  
如果在同一个位置, 拍出来的照片其实是 ;5zz<;Zy  
比在全幅相机上的照片近 } ud0&Oe{  
所以如果想要拍出相约的画面 N>XS=2tzN  
那您可能就需要往后退几步了 o=50>$5jlS  
然而浅景深的出现是因为 EK;YiJ  
利用主体件和其他对象距离上的分别 (Dw,DY9  
而去虚化了其以外的所有东西 XZ sz/#  
)2bvQy8K  
F({HP)9b  
{[+mpKq  
ZZHDp&lh}  
MCS8y+QK  
我们就把这张当成是用FF 相机拍的照片有的景深浅度 (设计照片) w2 a1mU/  
@)|C/oA  
记得镜头上的景深尺这东西吗? YL]Z<%aKt  
其中它就会尝试去告诉您 y9x w 9l'  
有关不同光圈值和对焦距离下 P{wF"vf  
景深所能够覆盖的范围 <,[cQ I/  
Y~L2  
这时候您不难发觉 LcUh;=r}&  
对焦距离越近, 景深所能够覆盖的范围越少 SZ,YS 4M  
对焦距离越远, 景深所能够覆盖的范围越多 wgamshm"d  
所以, 如果使用同一颗镜头, wN;^[F  
拍摄同一个宽度的画面 N'^&\@)xiU  
在相对比较大片幅的相机里面, F P* lQRA  
所营造出来的景深会比较浅 K_RjX>q%N  
H@q?v+2  
X~lVVBO  
h|,:e;>}  
^>jwh  
8,C*4y~  
NWMFtT  
;_rF;9z9  
如果是在 APS-C 相机上用同一颗镜头拍, \.-}adKg  
而又想画面的宽度是一样的, {so `/EWa  
那您就可能要退后几步再拍, 那么景深就没那么浅了 &Xf^Iu  
7]blrN]  
至于在开始的时候 IF44F3(V4  
那位朋友所问的问题 *=(lyx_O  
其实很简单 {u#;?u=|  
套用到了数位才有的说法 fh](K'P#^  
35mm 底片相机都是「全片幅」的 d-k%{eBV  
所以就没有像数字小相机一样的问题 SKkUU^\#R`  
因为感光组件 (就是底片啦) 并没有缩小 W3MU1gl6k{  
所以是能够拍出像一般 135 相机能够展示的浅景深效果 ]ooIr Y8  
sg$rzT-S4  
然而 Mju II 是一台全自动的相机 WU71/PYm`  
光圈快门的组合不到自己控制 ^Wt*  
所以说会不会一定拍得到浅景深的效果 Q36qIq_0e  
这就要看看拍摄环境的亮度和底片的感亮度去配合了 ^pQCNKLBY  
gP0LCK>  
] lrWgm  
-'t)=YJ  
,.OERw  
Dey<OE&  
czS+< w  
AaWs}M  
拥有 F2.8 最大光圈值的 Mju II, 在某些亮度环境等的配搭下, n)^i/ nXb'  
是能够拍出浅景深的效果的, 不过全自动的相机来说 xx#zN0I>-y  
这其实是有点听天由命的 () hw= Ft4L  
I'uSp-Sfy  
u*Pibgd<  
|4B:<x   
, 噪声 v^d]~ !h  
9f&C  
噪声是数字相机当中 /SrCElabP  
无可避免的一个环节 ~N<4L>y<  
但是, 好像同样是千万画素的相机 6)Y.7XR  
大尺寸组件的噪声, 会比小感光组件的少 C -\S/yd  
为甚么呢? Jl#%uU/sx  
9 }PhN<Gd  
太深入的我们就不说了 Y8-86 *zC  
不过可以简单的试想像一下 q,93nhs "  
每点像素 (pixel) 就是一个格子 TU:7Df  
而每点都会产生同样份量的噪声 mP0yk|  
在同样画素的情况下 ,*7 (%k^`  
大的感光组件, 格子也会比较大 u~WVGjoQ  
能载的讯号也会比较多 ^/\Of{OZ-  
而每一格的噪声讯号在比例上, ? 4q4J8j  
会比小型组件的小 xI($Uu}S  
那么照片看出来的时候, `f*Q$Ulqx  
自然会感觉噪声少一点 0w&27wW  
mi,E-  
r76J N  
l'/R&`-n  
+yk24 ` >  
*>n;SuT_  
>[*8I\*@n  
P)Rh=U  
拥有 backlit cmos 技术的 GXR P10, )qo {c1X  
按道理拍摄暗光场合的时候应该表现会比以前的小相机好, {^\+iK4bS  
只是因为感光组件物理上的限制, A8uVK5  
ISO 400 的时候其实微粒的感觉已经有点厉害 ABD)}n=%c  
mLP.t%?#   
E5I"%9X0H  
uRZZxZ  
h*w%jdQ6  
a&c6.#E{y  
&jslyQ#  
pe]A5\4c  
曾经高 ISO 自动对焦都是死穴的 Pentax K20D, eU".3`CtY  
ISO 1600 的时候, 相比起小相机来说 Ji>o!  
优势依然很明显 !cO]<CWPq  
W4pL ,(S  
而照片的动态范围, Gd-'Z_b  
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NQ(1   
所以组件的大小对这是有一点点的关系的 ]n_ k`  
^c^#dpn  
说完数位了 cx&>#8s&  
该说说传统的底片了 lku[dQdk  
底片有噪声吗? 其实是没有的 MvK !u  
然而随着底片的感亮度增加 |=`~-i2W  
颗粒感就会越明显 F'4w;-ax  
bpH^:fyLU`  
zO).T M_  
xv(9IEjt0  
A OISs4  
Jk7|{W\OA  
1600 ISO 的富士 natura, 已经算是颗粒感蛮幼细的高感度底片 JBE!j-F  
T 6)bD&  
那动态范围呢? IsZHe lg  
一般朋友都喜欢说底片的动态范围很强 [|(N_[E|6  
其实这只对了一半 Xejo_SV&?  
, 负片的动态是很好的 jL%x7?*U0  
然而正片的动态也许就只有 +/- 1 EV 5-aj 2>=7  
大概一般的数字单眼都比它好了 *h!28Ya(~  
所以拍摄正片的时候 U+:m4a  
我们都会追求准绳的曝光, 这就是另话了 ]x RM&=)<  
6kpg+{;  
(tIo:j  
i;/5Y'KZ  
nExU#/*~^  
gW>uR3Ca4  
PsnWWj?c  
D^l%{IG   
100 度的正片 RDP, 颗粒感是有, /Z~<CbKKl  
不过看上去都总会感到很细很滑的感觉, ]P.'>4  
而且应该不难看出正片和负片的分别 -- H`1{_  
正片的分差比较大, 而动态范围也比较弱 F`gi_; c  
jcuB  
k5:G-BQ:  
本文来源于:http://www.ookv.com/20141079.ht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在摄影作品和后期作品交流区长期发布相同内容的回复或纯表情回复,将面临封号的惩罚。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