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11阅读
  • 0回复

听听利益集团代表的“哭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66
PS币
-38
主贴数
38
鲜花
45
违规
0
我的相机
sonyp10
PS版本号
PhotoShop
辅佐软件
LightRoom
穷人只要能把肚子填饱、把身子裹暖、有一个能够睡觉休息的地方,也就心满意足,不感到喊穷了。富人则不然,吃再多的山珍海味,穿再好的世界名牌,住再豪华的房子,也不会有满足感,也不会感到幸福,甚至还在不断地“哭穷”。 -*kZ2grLt  
如今的银行,就是这副德行。 I\IDt~  
据《证券日报》报道,35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说中国银行完全靠高利差实现高利润这个说法不太符合事实。 J]Rh+@r.  
杨委员的依据是,中国银行业的利差水平大体是2.5%左右,与世界上已经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国家相比,这个利差水平是偏低的,或者是不高的。同时, 中国银行业的手续费、佣金收入也只占营业净收入的20%左右,比世界大银行相差6—8个百分点。如果再加上其他非利息收入,差距更大。 Id8e%)  
这就奇怪了,既然银行的各种收入水平都这么低,为什么中国的银行都是世界上最富的银行呢?其利润和收益又来自何处呢?难道银行做的都是假账,或者自己发行货币充当利润和收益吗?要知道,按照有关专家提供的数据,银行的人均利润已接近实体企业的20倍。这样的利润水平,还在“哭穷”,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DwWm(8&6;}  
也许,杨委员提供的数据,在理论上讲,并没有什么错。因为,按照我国现行政策规定,存贷款之间的利差,确实是这个水平。问题是,如果银行都是按照这样的规范去做,企业和百姓的日子可能就好过得多了。至少,每年可以得到数千亿元的利益“回馈”。实际情况是,银行通过规定之外的行为获得的利润和效益,远大于规定之内。利率大幅上浮、强行给企业发放承兑汇票、要求客户必须把所获贷款的一半存在银行、归还贷款不能用承兑汇票、搭售各种理财产品等等,再加上各种乱收费,企业贷款的实际利率至少比名义利率高出一倍。也就是说,利差将达10%以上,这样的水平,与利率市场化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吗? *V[I&dKq  
即便这样,客户要想得到银行的支持,也是极不容易的,还需要反复拜菩萨、敬和尚,打点各方神圣,打通各个环节。这笔开支,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且与银行利润毫不相干。如此,客户得到贷款的代价有多高,也就可想而知了。有多少企业能够承受,也就十分容易理解了。 JE<h  
杨委员作为利益集团的代表,帮所在的利益集团说话、呐喊,本身并不错。前提是,必须实事求是,必须本着一名政协委员相对公平公正的心,而不是歪曲事实、颠倒黑白。如果这样,还如何参政议政呢? Fw#1?/K~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利益集团与公众的利益博弈,可谓是越来越激烈、越来越频繁。在各种利益博弈中,掌握着话语权的利益集团及其代言人,不仅牢牢控制了利益之门的钥匙,而且牢牢控制了语境权,很多重要的场合,发声的都是利益集团的代表及其代言人。就象杨委员一样,明明银行损害了其他市场经济主体和百姓的利益,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却可以在全国“两会”这样的重要会议上“哭穷”,为其所在的利益集团叫“屈”、伸“冤”。相反,利益受到损害的普通企业和群众,却没有发声的语境和平台。 *R7bI?ow  
长时间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和语言环境,严重消弥了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并滋生了许多与经济快速发展完全不匹配的东西。这种现象不改变,将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I<Mb /!TQ  
三十年前,为了激发企业和群众的创造性、积极性,我们下决心解决了不患寡、只患不均的问题,并将中国经济推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三十年后的今天,不患寡的问题已经没有了,不均的问题却越来越严重了。如果这一问题不解决,仍然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严重制约。其中,如何解决利益集团与民争利的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问题。至少,不应让这种不平等的状态继续恶化下去。 oE0~F|(\1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资源内含其他广告信息,请在论坛管理处办公专贴反馈,查实有大奖。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