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W2
网上的PS混合模式计算公式相信大家都有看过,可能有的人不知道这些公式怎么用。 pN?geF~t|
XMpa87\
其实很简单,就是像素的RGB值代入公式。 o +KDK{MD
MIF`|3$,
如:正片叠底公式:C=(A*B)/255 bpp{Z1/4
6zR9(c:a~
像素: R G B JVxGS{Z
t]14bf$*Q
图层A: 200 100 50 =R6IW,*
7G]v(ay
图层B: 100 255 100 '^10sf`"
rK@XC +`S
代入公式就是: kVeR{i<*(
J<;@RK,c_
(200*100)/255 =78 得到新的R值78 cM 5V%w
kfj)`x
(100*255)/255=100 得到新的G值100 uw>O|&!
p'f8?jt
(50*100)/255=20 得到新的B值20 =9yh<'583
u/_TR;u=q
正片叠底混合后我们得到的颜色就是:R78,G100,B20这个颜色。 !> 2kH
hteAuz4H
了解这些有什么用,其实也没用,不过可以让你更好的理解图层混合。 !!:mjq<0
J1UG},-h
下面是所有的公式: 0ub0[A
注释: {'@`:p&3r
1.混合模式的数学计算公式,另外还介绍了不透明度。 eEl71
2.这些公式仅适用于RGB图像,对于Lab颜色图像而言,这些公式将不再适用。 Mv?$zV"`#
3.在公式中 D`NPU
A 代表下面图层的颜色值; +{h.nqdAE
B 代表上面图层的颜色值; MP_LdJM1E
C 代表混合图层的颜色值; +S6(Fvp
d 表示该层的透明度。 }5]2tH${
rgb表示光色三原色; &,8F!)[9
HSB表示色相、饱和度、亮度; z)Gd3C
反相表示255减去颜色值。 fK{m7?V
混合色表示上层图层的颜色值; slTE.
基色表示下层图层的颜色值。 e%_J
O7
【混合时是对每通道进行颜色值的计算,然后再将三个通道混合显示最终效果。为便于理解,可以打开 窗口--信息 面板,在RGB模式下使用黑、白和中性灰图层进行验证,将灰色任一通道的颜色值套入公式计算即可。】 'B\7P*L"p
SUC'o"
F?+\J =LT
1.Opacity 不透明度 mJNw<T4!/
C=d×A+(1-d)×B N3(.7mxo
相对于不透明度而言,其反义就是透明度。 3ZUME\U
这两个术语之间的关系就类似于正负之间的关系:100%的不透明度就是0%的透明度。 ISHzlEY
该混合模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在该混合模式下, xQ,My
如果两个图层的叠放顺序不一样,其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当然50%透明除外)。 \)`OEGdOR\
该公式也应用于层蒙板,在这种情况下,d代表了蒙板图层中给定位置图层的亮度(d=颜色值/255), urhOvC$a
下同,不再叙述。 =n<Lbl(7
YN}vAFR`
2.Darken 变暗 38#Zlcf
B<=A 则 C=B u*=8s5Q[
B>=A 则 C=A H! P$p-*.
该模式通过比较上下层像素后取相对较暗的像素作为输出, _)kTlX:,
注意,每个不同的颜色通道的像素都是独立的进行比较,色彩值相对较小的作为输出结果。 !9t,#?!
下层表示叠放次序位于下面的那个图层, ^_gH}~l+U
上层表示叠放次序位于上面的那个图层,下同,不再叙述。 x/dyb.
^).
3.Lighten 变亮 Qg]+&8!*
B<=A 则 C=A p|+TgOYOc
B>=A 则 C=B 6UKZ0~R
该模式和前面的模式是相似,不同的是取色彩值较大的(也就是较亮的)作为输出结果。 \,S4-~(:!
【这两个也没啥说的,最简单的比大小,小学知识~】 Dbu>rESz
p1N3AhXY
4.Multiply 正片叠底 M;LR$'cP
C=(A×B)/255 V}X>~ '%
该效果将两层像素的标准色彩值(基于0..1之间)相乘后输出 UR~ s\m
其效果可以形容成:两个幻灯片叠加在一起然后放映, |Kb
m74Z%
透射光需要分别通过这两个幻灯片,从而被削弱了两次。 p1UYkmx[
【从公式可以看出,C会比A和B都要暗,多个同色图层连续正片叠底会越来越暗。任何颜色和黑色正片叠底还是黑色,黑色之外其他颜色和白色正片叠底颜色不变。】 Z 4QL&?U
`a `>Mtl
5.Screen 滤色 F0kdwN4;
C=255-(A反相×B反相)/255 c] -
【 =A+B-(A×B)/255 】 0`V;;w8
该模式和上一个模式刚好相反, zygH-3C7o
上下层像素的标准色彩值反相后相乘后输出, [}HS[($
输出结果比两者的像素值都将要亮 #/>
a`Ur_
(就好像两台投影机分别对其中一个图层进行投影后,然后投射到同一个屏幕上)。 ~)pso7^:
从右边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两个图层反相后,采用Multiply模式混合, Ya4yW9*
则将和对这两个图层采用Screen模式混合后反相的结果完全一样。 Vi`P
&uPF
Re+oCJ
6.Color Burn 颜色加深 D"gv:RojD
C=A-(A反相×B反相)/B DwGRv:&HH
如果上层越暗,则下层获取的光越少,加深效果越明显。 U+R9bn
【如果上层为全黑色,则下层颜色值不是255的像素全变成0】, iJH?Z,Tjf
如果上层为全白色,则根本不会影响下层。 2wu\.{6Zp
结果最亮的地方不会高于下层的像素值。 RN&6z"|jR
zZ,"HY=jN
7.Color Dodge 颜色减淡 A4g,)
C=A+(A×B)/B反相 %l?*w~x
该模式和上一个模式刚好相反。 10Q!-K),p
该模式下,上层的亮度决定了下层的暴露程度。 l9e=dV:pH
如果上层越亮,下层获取的光越多,也就是越亮。 aLl=L_
如果上层是纯黑色,也就是没有亮度,则根本不会影响下层, =ld!=II
【如果上层是纯白色,则下层颜色值不是0的像素全变成255】。 nDcH;_<;9a
结果最黑的地方不会低于下层的像素值。 zm8k,e +5-
g&{CEfw&
8.Linear Burn 线性加深 a6@k*9D>
C=A+B-255 Cp+tcrd_s
如果上下层的像素值之和小于255,输出结果将会是纯黑色。 r
KYQ 8T
如果将上层反相,结果将是纯粹的数学减。 E
6+ ooB[
4
|bu= T
9.Linear Dodge 线性减淡 >{l
b|Vx
C=A+B P_5 G'[
将上下层的色彩值相加。结果将更亮。 +@c$n`>)
m&yHtnt
10.Overlay叠加 5g.w"0MkY
A<=128则 C=(A×B)/255 MV w.Fl
A>128则 C=255-(A反相×B反相)/128 BNe>Lk o
依据下层色彩值的不同,该模式可能是Multiply(正片叠底),也可能是Screen (滤色)模式。 TqSjL{l%
上层决定了下层中间色调偏移的强度。
fda4M
如果上层为50%灰,则结果将完全为下层像素的值。 kZhd^H.
如果上层比50%灰暗,则下层的中间色调的将向暗地方偏移, nch#DE82
如果上层比50%灰亮,则下层的中间色调的将向亮地方偏移。 el\xMe^SY
对于上层比50%灰暗,下层中间色调以下的色带变窄(原来为0~2×0.4×0.5,现在为0~2×0.3×0.5), )3 R5cq
中间色调以上的色带变宽(原来为2×0.4×0.5~1,现在为2×0.3×0.5~1)。 YeVo=hYH@
反之亦然。 -?l`LbD
rp^:{6O
11.Hard Light 强光 Rn`DUYg
B<=128则 C=(A×B)/128 xs
)jO+.
B>128则 C=255-(A反相×B反相)/128 I2krxLPd
该模式完全相对应于Overlay(叠加)模式下,两个图层进行次序交换的情况。 RP^vx`9h
如过上层的颜色高于50%灰,则下层越亮,反之越暗。 gLY15v4?
【如果将上层图层设为叠加,下层设为强光,则改变图层顺序不影响结果。】 bc:3 5.
nN^lY=3
12.Soft Light柔光 =f23lA
B<=128则 C=(A×B)/128+(A/255)^2×(255-2B) *CbV/j"P?
B>128则 C=(A×B反相)/128+sqrt(A/255)×(2B-255) GXk
|p8
使颜色变暗或变亮,具体取决于混合色。 }346uF7C
此效果与发散的聚光灯照在图像上相似。如果混合色(光源)比50% 灰色亮,则图像变亮,就像被减淡了一样。如果混合色(光源)比 50%灰色暗,则图像变暗,就像被加深了一样。使用纯黑色或纯白色上色,可以产生明显变暗或变亮的区域,但不能生成纯黑色或纯白色。 I0><IaFy
该模式类似上层以Gamma值范围为2.0到0.5的方式来调制下层的色彩值。 u%6b|M@P
结果将是一个非常柔和的组合。 hd,O/-m#
-r]L MQ
13.Vivid Light 亮光 [>U2!4=$M
B<=128则 C=A-A反相×(255-2B)/(2B) ~]`U)Aw
B>128则 C=A+A×(2B-255)/(2×B反相) -PU.Uw]
该模式非常强烈的增加了对比度,特别是在高亮和阴暗处。 OOXP1L
可以认为是阴暗处应用ColorBurn(颜色加深)和高亮处应用Color Dodge(颜色减淡)。 (Q&O'ng1
如果混合色(光源)比 50%灰色亮,则通过减小对比度使图像变亮。如果混合色比 50% 灰色暗,则通过增加对比度使图像变暗。
DF=Rd#
4?+jvVq
14.Linear Light 线性光 #3{{[i(;i
C=A+2×B-255 gzy|K%K
通过减小或增加亮度来加深或减淡颜色,具体取决于混合色。 #_|O93HN'
如果混合色(光源)比 50%灰色亮,则通过增加亮度使图像变亮。如果混合色比 50% 灰色暗,则通过减小亮度使图像变暗。 B#}EYY
其类似于LinearBurn(线性加深),只不过是加深了上层的影响力。 G{O{
p
【由于将上层颜色值加倍,所以结果比线性加深亮很多。】 ~w9`l8/0
K`60[bdp
15.Pin Light 点光 ks
%arm&
B<=128 则 C=Min(A,2B) ^t *Ba>A
B>128 则C=Min(A,2B-255) X<pNc6
根据混合色替换颜色。如果混合色(光源)比50% 灰色亮,则替换比混合色暗的像素,而不改变比混合色亮的像素。如果混合色比 50%灰色暗,则替换比混合色亮的像素,而比混合色暗的像素保持不变。这对于向图像添加特殊效果非常有用。 VS!v7-_N5
该模式结果就是导致中间调几乎是不变的, BjfTt:kY
但是两边是Darken(变暗)和Lighten(变亮)模式的组合。 ;g;1<?
[
OF)*kiJ
16.Hard Mix 实色混合 E cSu[b
A+B>=255 则 C=255 /d/]#T[Z9
A+B<255 则 C=0 P2 qC[1hYH
该模式导致了最终结果仅包含6种基本颜色,每个通道要么就是0,要么就是255。 XX
"3.zW
$ER9u2
17.Difference 差值 }W(t>>
C=|A-B| +EqL|
上下层色彩值之差的绝对值。 s?&S<k-=fr
该模式主要用于比较两个不同版本的图片。 @?;)x&<8?3
如果两者完全一样,则结果为全黑。 "q!*RO'a
与白色混合将反转基色值;与黑色混合则不产生变化。 `B:hXeI
:XoR~syT
18.Exclusion 排除 e\f\CMb
C=A+B-(A×B)/128 V]"pM]>3X
亮的图片区域将导致另一层的反相,很暗的区域则将导致另一层完全没有改变。 Z c#Jb
与“ 差值”模式相似但对比度更低的效果(偏灰)。
ZG{#CC =
d2)]6)z6
19.Hue 色相 y+V>,W)r7
HCSCBC =HBSABA tfh`gUV4
输出图像的色调为上层,饱和度和亮度保持为下层。 ts("(zI1E
对于灰色上层,结果为去色的下层。 i el@"E 4
rz2,42H]
20.Saturation 饱和度 ,U+>Q!$`\^
HCSCBC =HASBBA c,M"a
输出图像的饱和度为上层,色调和亮度保持为下层。 *65~qAd
"`%UC#
21.Color 颜色 }RY Pr
HCSCBC =HBSBBA &3xda1H
输出图像的亮度为下层,色调和饱和度保持为上层。 *J
>6i2M,u
<OJqeUo+*\
22.Luminosity 明度 VVpJ +
HCSCBC =HASABB &&m1_K
输出图像的亮度为上层,色调和饱和度保持为下层。 ~*+evAP
.2_xTt
23.Dissolve 溶解 J!dv"Ww"
该模式根本不是真正的溶解,因此并不是适合Dissolve(溶解)这个称谓,其表现仅仅和Normal(正常)类似。 o>T+fBHE
其从上层中随机抽取一些像素作为透明,使其可以看到下层, 1mR@Bh
随着上层透明度越低,可看到的下层区域越多。 I)0_0JXs
如果上层完全不透明,则效果和Normal(正常)不会有任何不同。 h(3-/4
-^;,m=4{3
【补充】: ne 3t|JZ
}W[=O:p
24.深色 tp }Bz&V
rB+gB+bB<=rA+gA+bA 则 C=B 1jAuW~
rB+gB+bB>=rA+gA+bA 则 C=A TDWD8??e
比较混合色和基色的所有通道值的总和并显示值较小的颜色。不会生成第三种颜色。 ~V?\@R:g
+"JWsD(C(
25.浅色 4d}n0b\d
rB+gB+bB<=rA+gA+bA 则 C=A \OWxf[
rB+gB+bB>=rA+gA+bA 则 C=B 'z)cieFKP
比较混合色和基色的所有通道值的总和并显示值较大的颜色。不会生成第三种颜色。 eb6y-TwY
%K06owV(S)
26.减去 gS`Z>+V5!c
C=A-B 86dz Jh
查看各通道的颜色信息,并从基色中减去混合色。如果出现负数就剪切为零。与基色相同的颜色混合得到黑色;白色与基色混合得到黑色;黑色与基色混合得到基色。 %da-/[
-7o-d-d F
27.划分 8<KC-|y.
C=(A/B)×255 ER@RWV2
查看每个通道的颜色信息,并用基色分割混合色。基色数值大于或等于混合色数值,混合出的颜色为白色。基色数值小于混合色,结果色比基色更暗。因此结果色对比非常强。白色与基色混合得到基色,黑色与基色混合得到白色